由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到大语文教育观的再探究

2009-12-31 09:43牛祖慰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教育观课外活动陶行知

牛祖慰

1 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民主革命战士,“生活教育论”是他的基本教育理论,它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是师承杜威的,约翰·杜威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教育家。一九一九年,他在陶行知等人的积极邀请下来中国讲学,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曾轰动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但陶行知并不完全接受杜威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杜威的“学校社会化”和“教育生活化”,都“好比笼子里面囚着几只鸟,养鸟者顾及鸟的寂寞,搬一两个树枝进笼,以便鸟儿跳得好玩……小鸟是比较舒服了,然而鸟笼毕竟是鸟笼,绝不是鸟的世界。”也就是说“学校社会化”等于把社会搬进学校,只是一个缩影,没有血肉,好比小鸟关在笼子里一样,没有生气。陶行知在他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学生在学校里所受的教育,不能包括人的全部生活,而人的全部生活却是一个全整的教育过程。因此他提出“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又认为,学校只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有它的广阔天地;学校生活只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且还有种种限制,不能包括全部的社会生活,学校的教育也不能包括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教育,而社会生活的教育却能包括学校教育在内,因此他提出“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推翻了杜威的狭隘经验主义的教育思想,创造了一个社会生活的新鲜的、广阔的天地,同时,也标志着他在扬弃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过程中的一次大转变。1934年7月陶行知在他创办的《生活教育》第一卷第十期上,毅然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正式改为“行知”。他的教育思想如今愈来愈放射出奇异的光芒。

2 由生活教育观到大语文教育观

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笔者想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学校“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为,在当代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是并存的,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而活动课是课外活动的高级发展阶段。

我们知道,现代信息科技提供了多种信息传递方式,如报刊、广播影视、音像、计算机程序、卫星转播等。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小的场所可以是家庭;大的场所可以超越国界,可观察正在变化的事物,可呈现远古和未来。信息传递的多种方式和时空限制被打破,造成了教育的开放性。它向一切社会成员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把教育从学校这个传统的固定场所中解放出来。所以我们认为,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根据语文学习和应用的范围包括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因此我们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河北省特级语文教师张孝纯据此曾提出了“大语文教育观”。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的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这些语文专家在上世纪末的一系列教改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他们的实践为今天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所有这些也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积极渗透与延展。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和其它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促进学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前苏联教育改革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孩子们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到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他弃工学医是在课余读了并未列入正课的《全体新论》,后来又弃医从文是因为在课间看了时事影片。陶行知通过亲身实践,提出的“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把教育的范围扩大,好比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广阔的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去。他提出的口号是“以社会为学校,奉自然做宗师。”鲁迅先生两次道路的抉择,说明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不一定是课堂教学和课本知识,关键是要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否和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相联系;学习的动力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是产生学习兴趣、热情和毅力的动力资源。

在开展教育活动方面,很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开封市求实中学。张建平校长,从一名优秀的教师一举成为教育界的名人,这其中的秘诀值得我们去探究。近几年来,我从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并专程奔赴求实中学考察,才得以全面了解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

张建平校长以平民的教育思想,敏锐的捕捉教育信息,用头脑思考,用心灵工作,她在践行着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理想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快乐,让每个教师都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她勇敢地向传统教育、优质教育发出挑战,她尊从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的规律,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创造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突显青春爱动的年龄特点,充分张扬充满阳光的个性。求实中学开拓创新、敢于承担风险,让学生在30公里野足中体验磨练,在狂欢一夜中学会释放,在郑州一日活动中学会合作和自我管理。校园的小广场成了学生展示和锻炼的舞台,灯箱广告“群星风采”使学生从容而自信、光彩而荣耀,元旦个性化的祝福贺卡使教师和学生心灵得到真正的感动。管理中该放手时就放手,放手放出了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放出了富有创意的化妆舞会、神秘欢乐的圣诞晚会……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能力得到了发挥,心理得到了满足,信心得到了增长,兴趣得到了培养,语文素质得到了提高。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把语文课外活动纳入语文教学的范畴,是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只有让课内指导课外,从而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真正培养出新世纪的一代新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外学习资源包括:“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总之,课外学习资源的内容和形式很多,教师应该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更多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广阔的时空里接受大自然的沐浴。

3 突破大语文教育观遭遇的社会尴尬

曾荣获“武汉市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十佳共产党员”称号的湖北省武汉三中的初中语文教师王溢朗,她穿的高跟鞋的高度在全校从来都是数一数二;她的发型从来都是披肩发;每逢中考她都穿艳丽的旗袍,让学生赏心悦目制造好心情以减轻压力。她将自己的日记念给学生听,并要求学生每天写“日练”。她喜欢旅游,10年来自费游历了20多个省的200多个城镇。她也常将学生带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上课。就是这样的教师曾被很多人名之曰“出格教师”。

《教育时报》2009年7月11日登载了作者原绿色的评论文章《大教育才是真教育》,文章称:“北京为中小学生开辟社会大课堂。北京首批481家资源单位开始向学生开放,学校可以有序组织学生走进大课堂,‘博物馆当教室、‘蓝天当课堂、‘小溪当课本。老师和学生可以从大课堂中找到合适的教学内容,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走进公益性文化场所参加活动,农村的孩子有机会到城市的博物馆进行研究性学习,城市的孩子也可以到农村感受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作为教育中人,看到这样的消息,我和作者一样“不免感慨万千”。作者说:“这一举措有几个突破:①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需要突破安全压顶的束缚,许多学校不让学生走出校园,都是担心安全而因噎废食;②突破教育在课堂的局限,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而不是只在课堂,学校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完全的教育应该是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总和;③教育的形式从此丰富活泼起来,学生从此更加快乐;④突破了社会资源单位的利益观念。社会资源向学生开放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这件事情之所以能成为新闻,说明我们的教育大部分没有这样做。近年来,“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沦为单纯的学校教育、课堂教育、应试教育,我们的教育、教师、学生与社会生活越来越远,教育离教育本身也越来越远……学校教育的封闭、孤芳自赏,让教育越来越畸形。为考试而教育,离培养人、教育人的目标越来越远。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变得缺乏趣味,面目可憎,越来越显得低效或无效,越来越让学生有知识无能力。”融入社会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大教育,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在语文教学方面就得突破大语文教育观遭遇的种种社会尴尬,学习北京市这种有效的积极的探索,呼吁政府牵头,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特别是需要教育界的勇气和谨慎操作,那么我们的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将会走进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学生的教材,开放学生的课堂,开放学生的视觉,给学生提供“凭借”的机会,实行大语文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课堂教学与其它学科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课堂教学与火热的校外生活相沟通,拓展外延,丰富内涵。只有这样,让学生在广阔的校外世界中尽情地学语文、用语文,享受开放学习的乐趣。

猜你喜欢
教育观课外活动陶行知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淘气包马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