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09-12-30 09:52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统计学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马 红

[摘 要] 高职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呆板和思想重视不够、层次低等问题。改革的具体途径一是在课程设置要注意合理化,二是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通俗化,三是在教学方式上要注意多样化,四是在教学实践上要注意多元化,以全面提高《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统计学;教学改革

近几年,随着统计知识普及,《统计学》课程已成为高职院校管理类、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统计学方法在企业经营原理、市场调查与预测、经营活动成果的分析、证券交易的分析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各行业必备的基础知识。

一、我国高职院校《统计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1、许多高职院校对《统计学》的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一些院校在教学设计上,将统计学课时压缩得过少,在教学中,连统计学基本理论方法都很难完成;在师资的配备上,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尤其这几年随着高职院校学生数量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在加重,对《统计学》的教学则往往采用合班上“大课”,以应付教学任务,这直接影响了统计教学质量;对统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也重视不够,有的院校仅有这门课程的教本,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软件都不具备,通过电子计算机教学的设备不给予配置。如统计调查、整理这类简单的实践一般不给任何经费的支持。学生仅靠书本知识完成对《统计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更由此反映出的一些高职院校对《统计学》教学的不重视程度。

2、统计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呆板

许多统计老师在制定统计学的教学目的时,往往只注重统计学知识的传授,很少考虑将培养学生的统计素质和能力纳入其中,忽视了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学在该专业中的应用;统计学的教学内容,也很少根据该专业的需要设置,往往是由于任课教师依据课时、教材而定;一些担任统计学的教师,在统计学课程内容的取舍上无据可依;一些教师的教案更新速度缓慢,一成不变,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听起来很乏味,这些都是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的主要原因。

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是在职业中专的基础上形成的,有些教师教学水平还处于中专阶段,多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填鸭式的满堂灌,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无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即学生缺乏用统计思维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缺乏用统计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发挥。

3、统计课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层次低

在一些高职院校统计课实践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零星、分散,对统计业务流程缺乏系统和深入的训练。实验室模拟操作练习由于采用的软件大多是单用户版,功能单一,而且实验内容只是选择企业中某一时期的几笔经济业务,学生只能进行单机应用模拟试验,只能简单处理一些资料和报表,而不能进行网络应用模拟试验,不能使用网络统计软件处理其他的业务。实践教学内容肤浅,即使学生在学校中很好地完成了统计课程的实践学习,其实际能力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当前统计课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还较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和社会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设置上要合理化

按照高职教学的理念,统计课程必须按照“理论够用、适度,强化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进行整合。统计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方法论学科,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当包括二方面的知识:一是基础理论认知,二是实践能力训练这两大模块来组织教学。

2、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上要通俗化

在现有教改项目的基础上,修改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最新的统计内容。特别注重吸收国内外同类课程的长处,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与国际惯例接轨。高职院校的学生底子薄,统计学教学学时、教学内容虽在教学大纲中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效果,在讲解课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授课方法和教学进度以及部分章节内容可作灵活处理;通过课后答疑的形式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疑难问题。

3、在《统计学》教学方式上要多样化

对于统计学这样一门工具性课程来讲,精讲多练是必不可少的,传统题型非常有利于统计基础知识的掌握,但对学生统计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在平时的训练和最终考核中,应该加大对统计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和考核,具体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不同应用领域的相关案例,同时不要给学生过多的提示和约束,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去选择和应用统计方法,分析结论也不一定是唯一的,以充分地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4、实现《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多元化

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主体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找到统计学的方法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改变在校期间只有毕业实习这唯一实践性教学的做法,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主体式统计教育教学体系,大胆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统计模拟实验室,走向社会,使专业课教学与统计实践密切结合。另外,可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作统计调查分析,让学生参与整个统计工作环节,包括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判断,结合问题背景解释总结。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兰措.统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04.

[2] 卢海斌.统计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教学改革.

[3] 曾宇平.对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02.

猜你喜欢
统计学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