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商洛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2009-12-30 09:52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绿色经济新农村建设发展对策

王 磊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商洛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利因素,阐述了商洛山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推进商洛绿色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是: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提升生态农业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山水园林生态旅游”文章等。

[关键词] 商洛山区;新农村建设;绿色经济;发展对策

商洛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之策是坚持以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为着眼点,着力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坚决杜绝不顾质量和效益,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支撑发展的做法,坚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路径。

中国区域发展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三农”,而“三农”问题最突出、最尖锐的区域是山区。山区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山区是大江大河的源头和汇流地,资源的宝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山区集山、水、林、草于一体,不仅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而且还是纯天然、无公害生态产品的主要产地。但是,山区却是贫困的集中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集中区。在全国592个国家确定的贫困县中,有496个是山区县,商洛7个县全是国家确定的贫困县。山区问题,不仅仅是山区本身的问题,而且是牵连到全国能否持续、协调发展的问题。山区建设好了,生产基地大量涌现,能蓄洪水,能抗干旱,人民富庶,社会稳定,全局就活了。因此,可以说,治山就是治国。笔者认为商洛山区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这是破解该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最佳方案。

一、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商洛山区地处陕西省东南部,位于秦岭东段南麓,西临古都西安,东瞰南阳盆地,北接八百里秦川,南带江汉平原,地跨长河、黄河两大流域,是国家实施南水北调的水源涵养区,担负着一江清水送北京的重任。目前虽然国家在水源地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等政策,生态环境在一些地方也有好转,但是还存在生态失调、经济结构不合理、人民生活贫困等问题,表现在:

1、生态失调,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人口增多,在粮食单产低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口粮问题,群众被迫毁林开荒、陡坡垦种,出现了开了浅山开深山,种了缓坡种陡坡的恶性循环。不仅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而且所开垦的耕地,变成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耕作层逐渐变薄,肥力日益减退。以商州为例,据调查,土地坡度在15°—20°的坡耕地,每亩土壤年侵蚀量为1.78吨,地面坡度在20°—25°时,每亩土壤年侵蚀量为3.58吨,坡耕地在25°—30°,每亩年侵蚀量为7.2吨,以每亩年流失土壤4.18吨计算,仅商州区坡耕地就流失表土144万吨,相当于每年从0.5万亩耕地上剥走30cm的表土,按每吨土壤含氮、磷、钾总量22.02千克计算,全区坡耕地每年损失氮、磷、钾总量3.2万吨。由于大量的水土流失,土地越来越瘠簿,土地生产力下降,因而粮食产量不高,群众生存生活出现严重困难。

2、乡镇企业污染问题影响深远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工业污染项目有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山区农村工业项目发展迅速。一些企业外排废水排入河道、渗入地下,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分散、零星建设的化工、制革、农药、染料、印染、电镀、炼油等项目,其外排废水、废物对土壤、地下水造成长期、深度的污染。

3、生活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人居密度逐步提高。一些乡镇驻地、重要集镇,已经呈现城镇化的特点。农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部分人居密度大的集镇的生活污水已经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农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也使生活垃圾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化。商品包装废弃物、一次性用品、农药瓶罐、废旧电池等逐渐呈现和城市生活垃圾类似的特点,而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的缺失,使农村生活污染问题日趋突出。

4、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

许多农民视种田为正业,把发展林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视为副业,受自然条件的束缚,绝大多数人仍以落后的原始的耕作方式为主,过度开发利用、掠夺式经营,不仅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品质低下,“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优质、适销对路产品少,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生产的农副产品大都是初级产品,缺乏精深加工,仅仅能提供原料和初级产品,加之没有品牌,市场占有率低,效果不佳。

5、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严重

比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一些不适合种的种子,成活率、保存率都很低,结果年年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或者是多年后仍是一片小老头树。国家花了很多钱,群众也投入很多劳动力,但改善生态的效果并不好。又比如过分强调人的力量,主张人定胜天,人要改变大自然,气壮山河地改河造田,无限度地侵占河道,结果导致堤毁田冲。

6、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严重

在生态经济建设中,过分强调国家的、全局的利益,强调生态效益,而忽视了发展经济的要求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出现了一些不顾群众发展生产实际而理想化地搞生态建设的现象,最终导致工作的失败。由于山区农村所在地很多都是国定或省定贫困县,这里的老百姓过去主要依靠山里的木材、矿产、林副特产发展经济,经济来源比较单一,他们无法像沿海发达城市的人们一样,可以轻易地从一个谋生方式转向另一个谋生方式,并且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是为了保证“一江清水到北京”,对水源地老百姓来说直接受益并不大,因此当地的群众对这项工程态度有些复杂,一方面他们理解国家保护水源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们担心保护水源地会影响他们发展致富。实践证明,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忽视“以人为本”这一重要原则,就生态论生态,老百姓的吃饭、致富等问题不解决,没能有效地发展经济,造林种草的成果就很难巩固,这样建成的生态环境也不可能稳定、可持续地维护。

因此,笔者认为解决山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滞后问题的根本之策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即:在严格限制传统农业和各类污染型企业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如林果业、特色种养殖业、循环经济园区、旅游业等,用对生态环境无害或有益的产业替代各种威胁、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产业。这是破解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矛盾的唯一可选方案。惟此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真正的保护,同时又能促进经济迅速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可行性

1、生物资源丰富

商洛多山富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这里蕴藏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被誉为中国内陆神秘的资源宝库:共有林木树种435种,是陕西省主要木材产区之一;生物种类达2300多种;林特土产品有1324种,其中核桃、板栗、木耳、柿子产量居陕西之首。林特土产品丰富,如镇安大板栗,个大味甜、色泽红润,已成为驰名省内外的重要品牌;洛南核桃以其个大皮薄、仁厚色亮、味道纯正而备受青睐;商南、山阳、镇安的茶叶也以各自独特的风味畅销省内外。

商洛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境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天然资源,是我国西北地区中药材最佳适生区和理想的药源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区,自古就有“秦地无闲草,商山多灵药”之说。据统计,境内拥有植物种类5000余种,连翘、杜仲、五味子等野生木本中药已郁葱成林。《全国中草药资源汇编》收录的2002种中草药中,商洛分布有1192种,其中265种被列入新版《药典》,丹参、山茱萸、天麻等年产量占到全省的70%以上,是个名副其实的“天然药库”,现代生物医药开发潜力巨大。

2、旅游资源丰富

商洛有青山,商洛有绿水;青山含神韵,绿水荡碧波。“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道出了商洛山水之美。走进商洛,处处可见奇山秀峰,大自然的这种特别赏赐赋予商洛以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把商山洛水造就成“西安的后花园”。商洛旅游资源以原生态型资源为主,突出秀、奇、险、幽,兼具南北地域特色的山水和自然风光地貌,同时又融入秦楚文化之精华,形成独有的集山水风光和悠久历史文化于一体的资源特征。目前,全市有已开发和待开发自然旅游景观100多处,已经形成了以金丝大峡谷、柞水溶洞、丹江漂流为主的10多个旅游景点,境内有国家森林公园4处(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处(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处(丹江漂流、柞水溶洞),省级森林公园5处(苍龙山、玉皇山、商山、玉虚洞、上苍坊),国家水利风景区1处(丹江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牛背梁),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柞水溶洞、山阳月亮洞),省级地质公园1处(金丝峡),古遗址古建筑等文物保护点多达1200多处,其中省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奇光异彩、伟丽壮奇的自然景观使这里旅游条件得天独厚,若能有计划地高效开发,必将产生极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矿产资源丰富

全市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和矿化物有60种,矿产地350多处,大型矿床15处,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达两千多亿元。根据地质资料显示:柞水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属全国三大银矿之一,通过开发已成为省内重要有色金属矿产基地;柞水大西沟铁矿属陕西最大的铁矿,保有储量3亿吨,远景储量5.6亿吨,占全省储量51%;钒矿资源矿带横穿镇安、山阳、丹风、商南四县,长达几十公里,其中山阳县中村钒矿属于大型矿床,保有储量30万吨,潜在价值达1800多亿元;商南县金红石矿矿带长达11公里,资源储量3900多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73%,潜在价值达39亿元;商南县松树沟镁橄榄石矿,资源储量达5亿吨,是优质的造型砂原料;洛南县黄龙铺钼矿储量23万吨,并伴生铼69吨,属国内最大铼矿,具有综合开发的优势;洛南县长岭钾长石矿储量8700万吨,属全国之首;镇安金龙山金矿,远景储量130余吨,属于特大型金矿;另外,境内的丹江、洛河、洵河、乾佑河等几大水系均有砂金分布。丰富且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为商洛发展绿色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产业道路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条件。

三、推进商洛绿色经济发展的措施建议

发展绿色经济,必须结合实际,以环境保护和治理为重点,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要措施,以特色资源为根基,以科技应用和推广为动力,采取政策推动,龙头带动、产业拉动等综合措施全面推进。

1、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广大山区农民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称为是“第三次土地改革”。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明晰产权入手,把森林资产变成农民的重要财产,“还林于民,还山于民”,让经营者有其山,务林者有其利,使广大营林主体在从事林业活动中直接感受到责、权、利的高度统一,激发千家万户、各行各业造林的积极性。这对于解决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租山和承包造林,可以使大面积荒山、荒地披上绿装,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开辟山区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是山区林业资源经济新的增长点,可以有力地推动林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培育特色生态产业,提升生态农业水平

落实惠农政策,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规模化经营,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思路,做大做强林果、畜牧、蔬菜、药材、菌类、烤烟等特色产业,围绕建设“陕东南绿色农产品基地”目标,开展科技承包和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推广工作,加快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抓好药材GAP示范基地、林果业基地、畜牧业基地规范化建设,着力抓好鲜菜以及林果、畜产品深加工,打造商洛特色的产业品牌,以开拓西安市场为重点,切实做好商洛农产品在西安以至全国市场的准入和营销工作,构建营销体系,提高知名度,扩大交易额。

3、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物最少、对环境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是既保持青山绿水,又加快矿产资源开发的现实途径,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的根本出路。鉴于商洛地带的特殊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联度极高,且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因此,在这一地带进行循环经济模式的尝试和推广,既非常必要,又有较高的可行性。

目前除了以循环经济的思路改造已有的工业生产模式外,重点是应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时,设计出产业相互补充、相互配套,资源依次或循环利用的生态经济模式,建立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循环工业经济园区的建设,必须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导向和科技领先为原则,以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为方向,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大型环保企业为支撑,以新能源材料为重点,谋划产业链延伸、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友好的工业经济园区。

4、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四季农业

四季农业是指包括农产品加工、储运、营销业,畜牧业、蔬菜业、水产业及相关种植业等产业,其特点是“季季有产品、月月有收入”,其实质是两个循环,一个是草、畜、肥、粮、果生产循环,形成季季有产品,一个是通过产、加、销各个环节收入循环,形成月月有收入,其目的是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潮流中去,其作用是变农闲为农忙,使农业生产由周期长、见效慢向周期短、见效快的方式转变,其重点是畜牧业、蔬菜业、水产业,其载体是设施农业,其前提是科技和投入,其关键是产加销一体化。总的来说,就是通过产加销一体化把农业产业链条拉长,通过发展畜牧业、蔬菜业、水产业把生产周期缩短、效益提高,让农业优势更优,让农民收入更多。

发展四季农业要因地制宜。一是科学规划,推进规模化生产。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四季农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大产业。二是发展设施农业,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它不仅是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也是农民的“钱袋子”。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创新发展机制,抓好配套建设,使设施农业由一种生产方式转变为一种发展模式。三是创新经营方式,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要重点发展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路子,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多环节、多层次增加农民收入。四是推进科技创新,全面提升科技含量。要把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的重点转移到四季农业上来,做到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五是落实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对四季农业实行政策、公共财政倾斜扶持,有效调动广大农民发展四季农业的积极性。

5、念好“山水经”,做好“山水园林生态旅游”文章

发展旅游是将区域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纽带。要立足商洛“山、水、林、田、路”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一要加快旅游产业品牌开发。要依托品牌优势,以它们为龙头,在周边整体开发与之相配套的园林休闲旅游,建设以商洛民俗文化为主线的风味饮食、购物、娱乐文化街,并由此以点带面,形成商洛的旅游大品牌,可以让人们一提商洛,就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讲商洛,便赞美商山洛水的美好生态。二要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由于许多药用植物都具有观赏价值,实行产业化后,种植基地可发展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有些药用植物可作茶,如金银花,银杏叶等;有些可制作成药酒,如枸杞、灵芝等,挖掘其传统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内涵。同时利用我国的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在药材基地,让游客自己动手采摘、炮制药材、体会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既保护了生态,又传播了文化,还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三要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要把特色文化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下好历史棋,充分发掘悠久历史形成的诸多文化旅游资源,如商鞅封邑、武关、漫川关、竹林镇、云盖镇、闯王寨、生龙寨等文化资源,商山四皓、贾平凹等名人文化资源以及近代红军抗日留下的军事遗址文化资源,洛南旧时器群、洛河元扈山“仓颉授书处”摩岩石刻、东龙山夏商周遗址等古代人类文化资源,可充分利用这些元素打造游览景点。要借助景区(点)建设,挖掘地方传统民族文化、提升地方品牌形象,使商洛的民歌、花鼓、庙会、灯会、社火等地方特色民俗更具地方文化特色,“秦岭山水宴”、“商洛农家菜”等一批商洛特色风味饮食四方飘香,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内涵,使旅游产品更富生机与活力。同时,还要发挥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发展的成果作用,让游客通过休闲游,深切感受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商洛又好又快发展的勃勃生机。

总之,要坚持以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为着眼点,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辨证关系,坚决杜绝不顾质量和效益,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支撑发展的做法,坚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路径。

[参考文献]

[1] 陕西日报.2008-12-8;2009-1-14;2009-1-15.

[2] 商洛日报.2009-1-15;2009-4-3.

[3] 理论导刊.2007,5.

[作者简介]

王磊(1968-)男,商州人,商州市委党校讲师.

猜你喜欢
绿色经济新农村建设发展对策
绿色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