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语言暴力伤害孩子

2009-12-25 08:54王燕丽
新一代 2009年9期
关键词:挫折暴力家长

王燕丽 王 华

摘要: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在某地的专家热线,有位家长打电话,言语之中透露出对老师的失望。因为每次家长向老师了解孩子情况时,老师的结论就是“胆小,不爱发言”。可是当家长请老师多给孩子一些发言机会时,老师却说:“连手都不举,怎么给他发言机会。”

关键词:语言暴力;期望值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013-01

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在某地的专家热线,有位家长打电话,言语之中透露出对老师的失望。因为每次家长向老师了解孩子情况时,老师的结论就是“胆小,不爱发言”。可是当家长请老师多给孩子一些发言机会时,老师却说:“连手都不举,怎么给他发言机会。”

可能很多老师都意识不到,其实不恰当的语言也是一种软暴力,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打击,有时还会带来意料不到的后果。记得在我上学时,每学期开学排座位时,老师都是让班级学习最好的学生优先挑座位,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就落到后面。一次,一名学习中等的学生对老师的这种做法提出质疑,老师说:“有本事你考个第一名,我让你挑,哼!”老师的言外之意让同学们哄堂大笑,结果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从中等一直下滑到最后,结果连高中也没有考上。

父母和老师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两所学校。父母的言行也会影响孩子的轨迹。因为血缘关系,大多数父母恨铁不成钢,指责其孩子可能会更加肆无忌惮。我也是妈妈,有时候在气头上说出的话过后我自己想起来都觉得很可怕,总想着下次可不敢说这样的狠话了。可是我心里很清楚,每一次的伤害都会给孩子留下阴影。而这阴影的弥补很有可能需要一辈子。我想,其实每个老师和家长客观上都不想对孩子实施语言暴力。那么,平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或大限度地减少语言暴力呢?

一、换位思考

在处理孩子事情的时候进行换位思考,效果会好得多。换位思考中的“假如我是孩子,我为什么需要这样做?”让我对孩子的所作所为多了份理解;换位思考中的“假如我是妈妈,我会怎样来处理这件事”,让我对孩子多了一份宽容;换位思考中的“假如我是老师,我该怎么办”?让我对孩子多了一份理智。因此,孩子、妈妈、老师的三重身份会使我们对孩子多一份尊重和理解,少一份伤害。

二、冷处理

相比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有这种体会:“当怒火中烧的时候,我们往往口不择言。越是最亲近的人受伤害得就越深。在这种时候咬住自己的嘴唇,强迫自己走开。冷静下来,你会发现事情并不是我们想得那么糟糕。孩子身上会有很多闪光点,只是我们党意识的怒火“当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要发火时,请在心里默数一百下。”

三、赏识有度,批评有方

如今,赏识教育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一时间,大家都在运用它。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只能够听表扬的话,而遇到有一点挫折或批评时就萎靡不振,无精打采,有的甚至还自暴自弃。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孩子做到“赏识有度,批评有方”,让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相辅相成,因为没有挫折的赏识教育是溺爱。我们要对孩子的无形生命永远赏识激励,高呼加油,而要对孩子的有形生命千锤百炼,百炼成钢。

四、放平心态,降低期望值

想必很多家长都有这种体会,当我们初为人母(父)时,我们会在心里无数次设想过孩子的未来:企业家、音乐家、科学家……。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按照心中的目标来塑造孩子。而当孩子达不到自己心中的期望时,就会陷入绝望的边缘。实际上,我们应该明白,天才毕竟是少数,让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正常成长,我们的失望就会少得多。

拒绝语言暴力,并不是放弃原则。孩子是缺乏自律意识的。如果孩子犯错成人不追究,那么他就会一犯再犯。所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是需要成人来帮助孩子建立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言、方式方法和体态,这才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挫折暴力家长
反性别暴力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暴力”女
我心中的好家长
挫折使我更坚强
暴力云与送子鹳
家长请吃药Ⅱ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