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新
(接上期)
三、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临的机遇
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我国拥有占世界1/5的人口,是全世界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根据2000年和2004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我国15—64岁劳动力人口均超过9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70.15%和70.92%。从国际比较来看,这种优势更为明显。据联合国数据,2000年中国劳动力总规模为8.71亿人,约占世界劳动力总量的22.8%,相当于高收入国家的1.48倍。专家预测,到2015年中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10亿人,约占世界劳动力总量的21.2%,比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始终高出4—5个百分点。我国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00年达到68.3%,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2004年进一步达到70.92%,仅次于韩国(72%)和新加坡(71%),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相对优势突出。据预测,我国的人口峰值将出现在2050年,因此在未来的40—50年内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基本国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劳动力素质快速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文盲人口持续大规模减少。1979—2000年,我国15岁以上文盲从2.3亿人下降到0.87亿人,减少了62%。2000年我国成人识字率达到91%,比世界平均水平75.8%高出15个百分点。二是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1990—2007年我国初中入学率从40.6%提高到79.3%,高中入学率从27.3%提高到71.8%。高校毕业生从1978年的16.5万人增加到447.8万人。
劳动力价格优势较长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亚洲国家和地区平均劳动力成本在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为4%,其中中国为3.5%。总体看,我国劳动力成本在亚洲尚处于较低的位置。国内有关专家认为,未来15—20年内我国劳动力价格优势不会消失。
劳动生产率提高还有很大潜力。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一般在6—8万美元之间。从2003年数据看,我国劳动生产率大约是美国的1/43,德国的1/35;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大约是巴西的1/3,印尼的1/2.4。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处于较低水平。
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在市场、投资、产业配套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和消费能力。同时,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效应非常明显,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等地区,通过专业化的细分,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产业链,不仅功能齐全,而且配套能力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大。越南、印度等国在很多方面不能替代我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外对我出口产品依存度高。目前逾50种机电产品占世界市场份额80%以上,轻工产品占60—70%,纺织产品占30%。由于需求弹性小,国际采购商短期内无替代选择,人民币升值和政策调整增加的部分成本可以转嫁出去。
物流效率明显高于周边国家。如中国制造的商品从工厂到美国的零售店货架通常只需要20—25天,而柬埔寨需要30天,孟加拉国则需要40—45天。
(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
1、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将威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存
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带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韩国为例,1975年韩国的劳动力成本大约是美国的5%,随后以每年13%的速度攀升,到2005年其劳动力成本已提高到同期美国的50%。在这一过程中,韩国的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移到其他国家。从劳动力成本国际比较看,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雇员小时工资水平在15美元以上;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国家小时工资水平接近10美元;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小时工资水平一般2美元左右。2004年我国制造业小时工资0.84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约为德国的1/22,日本的1/22,美国的1/19;与新兴国家相比,约为韩国的1/12,新加坡的1/11;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约为马来西亚的1/4,巴西的1/3,墨西哥的1/2。
但是从工资增长的速度看,我国明显快于其他国家,1978—2007年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3.6%,特别是2004年以来增幅均在14%以上。近几年我国工资水平已经明显高于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印尼、菲律宾等国家,分别是印度的2.7倍,巴基斯坦的1.6倍。国内部分发达地区如上海及周边地区小时劳动力成本达到23.7元人民币,已经超过了马来西亚的水平。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60%以上,由于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制鞋、制衣、家具等传统制造业相当大部分开始从东莞、昆山等地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东南亚、南亚等国家。
2、人民币汇率长期升值的趋势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负面效应将越来越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汇率的不断贬值和相对稳定。1985—199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平均价从293.66元提高到861.87,贬值193.5%,年均贬值12.8%。1994年汇率并轨后,我国汇率长期保持稳定,1995—200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827元左右。但从2005年汇率改革开始,人民币呈现相反的走势,2005—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分别为819.17、797.18、760.40和694.51元人民币,目前维持在682.8元左右,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已持续4年,幅度超过17%。
面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出口企业一方面通过加强管理压缩成本、处心积虑地营造品牌。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与海外客户讨价还价。以纺织企业为例,2006、2007年,中国纺织产品出口价格提升幅度分别为7.37%和7.26%,同期人民币升值幅度分别为3.35%和6.85%,纺织行业依靠出口提价消化了当年的人民币升值损失,2008年纺织服装综合提价约为7.18%,而当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8.7%。由于人民币升值过快,再加上其他成本上升因素,使包括纺织、电子、家具、轻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陷入困境,企业利润或者趋近于零,或者已经开始亏损。专家认为,目前汇率水平已经使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处于生存极限;如果汇率进一步上升到650元,将对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致命打击。这是因为,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中40—60%为劳动力成本,而出口产品的利润率仅为3%左右。据有关进出口商会反映,人民币每升值1%,我国企业出口销售利润率将下降4—6%。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如果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10%,中国出口将下降7%,若汇率升值幅度为20%,则中国出口将下降10.5%。
3、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的粗放性严重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不仅缺少品牌营销,而且各种产品之间的档次差别、质量差别也没有拉开,加之企业之间的可替代性强,造成企业对市场价格的掌控能力非常弱,只能通过争相压低价格在竞争中取代对手。以纺织品、服装为例,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货物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出口金额却排在世界第四、五位。近年来我国每年出口服装件数达50亿件套左右,但平均出口服装的价格不到法国出口服装的1/10。
4、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多元化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出口企业普遍规模狭小。无法享有规模经济效益和内部化优势,并削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从出口的产品结构看,由于我国的出口产品与亚洲一些新兴的出口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的出口产品存在着严重的同构性,使我国出口产品劳动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减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显萎缩。三是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市场看,我国产品对美国、港澳、日本及欧洲出口比率占70%以上,而对亚洲各国和其他地区出口较少。近年来,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由于经济增长放慢,致使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再加上近年来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环境更趋恶化。
5、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反倾销的困境
近年来北美、欧盟、亚洲、拉美和南非等地区不断对我国劳动密集型的出口设置技术(绿色)壁垒、实施反倾销手段来限制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此外SA8000标准已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它规定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该标准很容易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工具。据悉,我国出口到欧美国家的服装、玩具、鞋类等产品,均受到SA8000的约束。
6、能源原材料等成本上涨过快
近些年来我国东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许多城市和地区水、电、煤、地及劳动力成本在快速上升,多数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边际收益下降,产业生存发展的压力日益增大,不得不向相对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要素成本大幅提升成为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中西部地区转移主要动力。
7、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金融环境亟待改善
从劳动密集型企业看,企业发展流动资金不足,贷款满足率达不到20%。一些企业不得不向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又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从金融机构方面看,由于银行过分注重大企业、大客户的发展战略,严重影响了向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弱化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工具创新相对滞后于企业发展需求,票据市场、应收帐款融资、保理以及融资租赁等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客户的融资服务还不够发达。从融资服务体系方面看,担保体系也不很完善,服务滞后,不能满足企业贷款担保需求。
8、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生产设备落后。据有关调查,目前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1%,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为41%,处于国内中等水平的为47%,处于国内落后水平的为11%。二是财务管理不规范。很多企业普遍存在“以单代帐”、“帐外经营”、“现金结帐”的现象,信息不透明,银行难以全面掌握企业财务的真实情况,从而影响银行的贷款决策。三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资产规模小,资金能力弱,发展前景不确定,市场淘汰率高于其他企业,银行从资金的效益和安全性出发,放贷极为谨慎。四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中小企业多头开户、无效担保以及不按期还贷等现象,特别是国企改制中的承债式改制企业,仍存在未清偿或未落实原有银行的债务,甚至恶意逃废债务,在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产生了信用危机。五是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缺乏沟通,不了解银行一些新的融资产品和融资渠道,也不能很好地研究并有效地利用国家财税、金融、产业、贸易等优惠政策为自身服务等等。
四、政策建议
(一)研究制定中长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战略
我国是产业内垂直分工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目前我国中间产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60%以上,中间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40%左右。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研究制定中长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垂直分工,在未来的国际垂直分工和市场竞争中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
1、努力扩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资源密集型产品如粮食、植物油将处于相对劣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水果、花卉以及水产品、畜产品则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从长期看,对我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要通过不断改良品种,提高质量,按照国际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储存和运输,严格卫生检疫,努力提高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
2、提升轻纺工业水平,扩大高端市场份额
受到资源环境的限制,我国轻工纺织产品依托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着力打造自主品牌,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逐步进入高增值的服务环节,将低增值的加工环节委托给其他国家的制造企业,扩大我产品在国际高端市场份额,巩固和提高轻纺产品国际竞争力。
3、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机电产品出口
大力发展技术含量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方向。应围绕IT和新型家电业等高科技产业的终端环节或外部配套环节,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业。
4、借鉴国际经验,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出口
我国服务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密集型。当代世界服务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目前美国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上,印度为5.5%左右,我国仅占1.4%左右。为此,应借鉴美国、印度相关的发展经验,在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服务出口,逐步从目前以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为主、技术密集型出口为辅过渡到两者并举,最终过渡到以技术密集型服务出口为主、劳动密集型出口为辅的新格局。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通讯、金融和计算机等服务业。二是完善教育体系,在计算机、信息、通信、金融和文化创意等专业领域加大投入,培养和塑造一大批有特色、创造力强的实干型人才。三是加快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形成一批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的企业集团,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四是完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五是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打破国家对银行、保险、电讯等行业垄断,完善竞争机制。
5、积极稳妥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努力打造全球服务业外包基地
加快发展技术服务、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建筑设计、工程设计、医疗服务等服务外包项目;加强规划指导,审慎推进银行、证券、保险、电信、医疗、教育、商业、物流等重点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二)加大劳动密集型新产品开发力度,稳定我国劳动密集型商品国际市场份额
1、支持和鼓励更多的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到国际市场去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比重还非常小。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提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培训,帮助企业熟悉国际市场规则,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提供国内法律支援,鼓励和支持国内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对外开放水平。
2、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目前中国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但从总体看,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严重制约企业的技术创新。我们要通过强化技术、装备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工艺技术,不断开发绿色环保和生态型新产品,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政府要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法规政策,颁布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和技术规范标准等,及时发布行业发展趋势信息,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及时进入或退出有关市场和领域。对产品无市场、经营无效益、严重污染环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应依法强制其关停并转,以保证劳动密集型企业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扶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政策支持体系
1、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健康发展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在继续推进促进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行业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规定,认真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等产业政策,引导产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防止产业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2、稳定并完善出口退税政策
1985年我国实行出口退税制度。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大致分为4个阶段:1994—1997年,出口退税率逐步调低;1998—2003年;2004—2007年,出口退税率降低;2008年以来,先后7次提高高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取消或降低了部分粮食和工业品的出口暂定关税,调整化肥及其原料的出口关税。上调部分商品退税率。
从企业来看,出口退税率的频繁变动,使出口企业无法对生产经营进行长期、科学的规划,而且影响了税法的严肃性,在国内、国际均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目前来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基本实现了零税率出口。为了促进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稳定增长,促进就业,缓解企业困难,要保持政策的稳定和连续性,继续保持目前比较合理的退税率水平。
3、进一步完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政策
全面清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对其中涉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全部取消,进一步完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台账保证金制度。稳步推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着重提高加工贸易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推动加工贸易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发展境外加工,鼓励国内能力相对过剩、贸易摩擦较多行业转移部分生产能力。规范加工贸易管理,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和政策,引导先进制造业和生产型现代服务业入区。
4、加强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政策研究
在当前部分外币主动贬值造成人民币相对升值情况下,要研究完善防范汇率风险的金融支持体系,增加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品种,健全出口信用保险机制,拓宽企业避险金融渠道,增强企业防范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针对目前贸易风险、汇率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加强监测分析,适时公开发布有关风险提示,减少企业出口风险和损失。
5、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金支持
研究建立“就业补贴”和“劳动密集型新产品开发补贴”制度,给劳动力就业多的企业以补助和新产品研发资金扶持。要解决劳动密集型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确立贷款的主渠道,建立适合劳动密集型企业特点的贷款条件和审批程序。要适度放宽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准入条件。
6、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走出去”带动出口
鼓励我国有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零配件和原材料出口。促进这些企业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断积累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培养国际化经营的人才和队伍,逐步发展成为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集团。
(四)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
1、通过调整和创新,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
劳动密集型行业要加强产业链的优化整合力度,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淘汰落后设备,积极推广使用国内外先进设备,不断提升产品自主设计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开拓消费领域,加快复合型、差别化、功能化新产品的开发,加大、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提高自有品牌出口比重,全面提高产业科技含量、资源利用效率、环境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2、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强弱已成为决定企业应对危机成败的分水岭。劳动密集型企业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制订有针对性的创新政策,抓住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契机,加强创新政策研究,依据不同产业的基本特点、自主创新能力状况、不同创新路径和差异化的创新政策需求,制订针对不同产业的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加强企业管理创新
要以市场为目标,以创新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提高为着眼点,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系统建设,以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过程、营销过程和管理过程,加快对用户和市场反应速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推进产业各种生产要素优化整合,推动企业并购、重组、联合,促进行业优势企业做大做强。要认真总结我国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形成一批值得推广的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典型,同时引进消化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论和运营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4、加快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不会直接成为国际贸易的优势。从国际经验看,人力资本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竞争优势,只有具备较高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许多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低不仅是因为其劳动工资低,还在于其对劳动过程具有较高的管理和组织水平,由此决定了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更优的产品质量。反过来说,工资成本低而管理水平差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也不具有竞争优势。因此,为了使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必须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提高其技术密集度,使其由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智力劳动密集型。
(五)鼓励和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随着中部崛起以及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收入及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潜在和现实的庞大市场和出口潜力成为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与转移的重要目标。
1、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东中西部产业协调发展
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研发、品牌、营销渠道的优势和内地劳动力、资源、原材料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产业政策、投资导向作用,推进产业合理转移,鼓励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形成东西互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理产业梯度格局,促进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产业良性衔接,全面提升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东部沿海地区要跟踪国际最新技术、产品、消费潮流,形成沿海新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经营、贸易区。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多、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促进产业升级。通过土地、环保、税收及产业政策等多种手段,限制和淘汰低水平初加工能力,减轻东部地区土地、环境、资源、能源与社会压力。
中部地区要抓住“崛起”机遇,利用沿海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劳动力资源紧张,土地、能源和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的时机,成为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规模效益,形成良好的产业链。
西部地区要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突出发挥天然纤维、石油等原料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融入东中部产业链,大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品。
2、加强协调,做好组织对接
要鼓励东西部省区之间设立产业转移及对接协调机构,建立稳定和高效的操作协调机制,定期不定期加强协调与沟通,促进东西部省区间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接,使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成本更小、代价更低、周期更短、效果更好。
3、深化改革,为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环境
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提高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同时要制订促进本区域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加快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企业、中介组织和个人违约行为的约束惩戒机制。
4、加大投入,完善基础建设
进一步加强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为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提供良好硬件环境。
5、大力发展新型流通组织与现代物流业,提高流通的速度、质量、规模和效益
要根据产业转移的需要,发展会计、法律、咨询、信息等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市场中介组织,积极引导中介机构加强为企业服务。
(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服务
1、大力发展民营担保公司,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据调查,有些公司名为担保公司,实为放贷公司,多数公司根本没有担保能力。从国际经验来看,我国可利用应收账款来推动中小企业改善融资环境。据银行有关人员介绍,应收账款一般占中小企业50—60%的资产规模,应收账款若能盘活,将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提供很好的途径。同时创造宽松环境,鼓励企业之间通过资本联合组建新的担保公司以及行业协会组成的互助担保公司,多形式、多渠道地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服务。
2、积极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入直接融资市场创造条件
逐步引导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收购及公司上市的形式筹集资金,探索集信贷、融资、租赁于一身的租赁融资等新的融资手段,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3、促进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在立足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调整信誉评价标准和风险评估标准,确定合理的授信额度,给基层行适当的信贷调控余地,增强贷款业务的主动性。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创新管理机制和业务品种,适当调整再贴现、再贷款额度,增强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支持能力,实现银企良性互动,互利共赢。
4、大力发展中小银行以及担保公司,让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融资更方便
解决劳动密集型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强化资金供给方的竞争,一方面要扩大商业银行的竞争,让更多像宁波银行、以中小企业贷款为目标的商业银行涌现出来;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开发民间信贷机构,积极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允许民间成立合规的贷款组织。
(七)推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整体素质
1、进一步抓好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自身积累能力,建立健全企业的信用体系
指导企业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研究,帮助企业获得银行和社会的更多支持。
2、完善劳动密集型企业国际市场开发策略
要在稳定低端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大力开拓中端市场,逐步向高端市场进军。
3、加快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自主品牌建设
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机制,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的力度,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加大行业产品设计、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力度,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境内外商标注册,进行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鼓励各行业、重点区域通过建立并发挥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创建行业性、区域性公共品牌;重点扶持一批在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方面的优势企业;建立和扩大国际营销渠道,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增强我国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的比重。
(八)完善劳动密集型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建立和完善政府间对话和交流机制,加强行业组织参与应对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企业自觉关注、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共享数据平台,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建立健全行业运行和产品出口的监测预警体系,为企业提供客观、全面、及时的信息服务;密切关注国外设限动向,积极与调查国家或地区进行交涉,运用包括世贸规则在内的各种国际通行规则,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出口企业在贸易摩擦中的权益;充分发挥原产地规则在我国贸易政策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杠杆作用,及其在提高加工贸易层次、避免反倾销制裁、引导外资投向等方面的作用;检验检疫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输欧美出口产品原产地证书签证管理和原产地标记查验力度,与国外建立原产地证书电子联网核查机制,并研究建立原产地证书签证通报预警机制。
(九)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有关部门应加快行业协会改革力度,将一些政府管理企业的职能移交给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加强行业组织的服务与自律,规范企业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避免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政府部门要支持行业组织积极开展民间外交,建立与各国同行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及民间对话机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