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阅读教学中的“蓄势”

2009-12-25 08:54吴广岭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11期
关键词:蓄势小英高潮

吴广岭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他说的是诗,其实创新一堂优质课,也是忌直、忌露的,它需要有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审美过程,正可谓“课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需要平淡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过程,同时还要兼顾学生心理特点,以升腾跌宕的教学变化吸引学生,从而保证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高潮迭起”成为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之一。

“高潮”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应是在教师匠心独运的预设中,在师生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情境中!教材重难点的一举突破,教学目标的高度达成,学生思维的活跃与灵动,都需要以组织高潮来增加力度。而最终要酿成奔涌而来的高潮之势,就必须有“蓄势”。

营造氛围的“蓄势”

语文是特别富有情感的学科,有经验的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往往想方设法营造出与新课内容相谐的情绪氛围,这与整堂课的情感熏染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为了营造这种与学习新课程相应的氛围,激起学生投入新课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教师就必须作有意的“蓄势”。如教学《赶海》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想去看看大海吗?想让海水亲吻你的脚吗?想尝尝咸咸的海水味吗?想脱掉鞋袜踩一踩松软的沙子吗?那就让我们去赶海吧!学生兴致勃勃地与文本开始了对话。可见,老师为营造情感氛围所做的“蓄势”,使课堂里充满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气氛,从而奠定了教学本课的情感基调。

接受新知的“蓄势”

课堂上,为了更好地完成接受新知的任务,教师往往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旧知识、旧经验,为实现迁移创造条件,使他们能把新内容纳入到原有的认知图式中去,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新内容而组织的回顾、复习、联系相关旧知等行为,从本质上说即为接受新知识的“蓄势”。在教学古诗《山行》时,笔者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学生背诵《宿新市徐公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梅花》这三首古诗。第二步,学生进一步思考回答:这三首古诗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学生回答它们分别是描写春天、夏天和冬天的诗歌,并从具体词句中抓住季节特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三步,出示《山行》全诗,范读以后,再让学生想一想:《山行》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学生带着跟前面类似的问题读古诗,扣住“寒山”“霜叶”等词句,很快判明《山行》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

显然,教师引领学生复习旧知是十分有效的“蓄势”。“似曾相识燕归来”,学生有这些旧经验垫底,大大减少了学习的难度,同时又调动了情绪,激起了学习兴趣。

层层推进的“蓄势”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层层推进,都可以看作是为一堂课高潮的出现而“蓄势”。如果没有前面每个环节的铺垫和推动,是不可能促成高潮的。另一方面,要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活跃、最亢奋的状态,就需要层层推进,有临到高潮前的“蓄势”。教学《掌声》一课时,围绕“小英在大家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这句,我设计了四次朗读,层层推进,为教学高潮“蓄势”: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中,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小英一摇一晃地向讲台走去,走去,每一步都像她的心情一样沉重。从座位到讲台这短短的一段路,在小英看来却是多么的漫长——(再读)。每往前踏一步,她都会担心,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更不愿意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走路,她甚至担心会从某个角落里突然迸发出嘲笑,她不敢再想,只能强忍住眼泪,鼓起勇气,艰难地向前走着——(三读)。如果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你正注视着小英一摇一晃地向讲台走去,你想通过目光告诉她什么?(理解,信任,支持,鼓励,关切,尊重)同学们,带着这份感情,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吧——(四读)。如果小英可以听到你们的心声,她一定不会胆怯,不会如此痛苦与无奈。同学们,伸出你的双手,送去对小英的鼓励,用掌声去温暖她忧郁敏感的心灵吧。

“山雨欲来风满楼”,教师这样层层推进地“蓄势”,无疑为教学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转折过渡的“蓄势”

过渡是语文课堂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任务转换的时候,要注意为学生接受下一任务而“蓄势”,以维持其积极性。另一方面,课文的内容往往有转折过渡,在由这一部分向下一部分转换时,教师也需要“蓄势”,以激发学生探求新内容的欲望,使他们能积极有效地读懂下一部分内容。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意,让我们也举起杯,再现这感人的饯行场面,让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同座位互相合作,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书上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适当用上自己的语言,表演话别的情景。(学生互动,角色也可互换)

师:感受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了吗?(过渡)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白帆远去,江水东流,此情此景,李白一定会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会想些什么?出示(图配文字)

他想:

拿出笔,在书上写一两句李白最想说的话。(配上古典音乐,学生在充满淡淡忧伤的音乐声中静静地写)

师:谁想来说说李白心中最想说的话?(学生诉说)

师:有留恋、牵挂、祝福,也有惆怅、失落,他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给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往扬州。让我们读出李白内心丰富的情感吧!(学生读得很动情)

由此不难看出,教师让学生适时进行了表演和写作的训练,非常有效,这既是对上一段教学内容的小结与梳理,又通过读写结合,学生内化了语言文字,锻炼了文字表达能力,也更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从而为下一段的学习“蓄势”。

纳入主流的“蓄势”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具有随意散漫、多元辐射的特性,尽管这些思维流向多数会与课堂教学主流相一致,但难免也会有旁逸斜出、节外生枝的。如何把学生思维的涓涓细流,纳入有效的思维流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就要通过巧妙引导,使其纳入主流,也就是为突出主流所作的必要的“蓄势”。以《一路花香》为例,很多人反复强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再多也决不会变成“哈利·波特”。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都应看作是“活资源”,须要进行有效引导。

教师质疑:一路花香是怎么来的,谁浇灌的?鲂矶嘌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破水罐。教师没有放弃这个可利用的资源,接着问:它自己怎么浇灌?鲅生反思后回答:挑水工利用破水罐漏下来的水浇灌路边的花。教师即时评价:用“漏”好像还不够准确。鲅生读书后发现新词:渗。教师又抓住时机发问:“漏”与“渗”用哪个词好?为什么?鲅生深入读书。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又启发他们连起来把句子说完整、说清楚,学生由衷地感叹:看书要仔细,表达要完整。

透过这样的对话教学,我们看到教师不仅善于倾听,还及时利用了学生答问中涌现的资源,引领着他们理解了文章内容,有效地进行了纳入主流的“蓄势”。这种通过教师有效引导,将学生思维纳入主流的蓄势,可谓“百川东流入大海”,“大珠小珠落玉盘”。

拓宽延伸的“蓄势”

从学生认知活动的整体看,每堂课的学习终点,应当同时又是新认知活动的起点。为此,我们教师应该注意学生从课堂获取的知识在课外的延伸和拓宽,实现课内外资源整合的开放性学习格局。这样,学生更能把课内获取的知识应用到课外的广阔天地中去,这种对拓宽延伸的铺垫指导是又一种“蓄势”。笔者在教学《寓言两则》最后说道:同学们,这篇课文很短,一共163个字,而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只用了41个字,就把意思全表达出来了。想不想看?(出示原文,教师背诵……)古文多精炼哪!想不想跟老师读一读?……同学们,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两本书,一本是《中国古代寓言》,还有一本是外国的《伊索寓言》,里面有篇《寡妇和母鸡》,跟今天学的《揠苗助长》很相似,大家课后可以读读。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趣味、读出智慧。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种延伸拓展训练,又何尝不是进一步“蓄势”?正是这一环节,把全体学生的情感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阅读教学离不开“蓄势”,离不开“入境始与亲”的氛围营造,离不开学生已有经验的意义建构,离不开层层推进解读文本的过程,离不开深入学习教学任务的转折过渡,离不开倾听、判断、重组教学信息的智慧生成,离不开课内外资源相整合的延伸与激荡。“蓄势”不是等待,需要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地生成;“蓄势”需要预设,需要教师的匠心与底蕴。在课改爬坡拐弯的行进间,我们应遵循语文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节语文课的高潮“蓄势”,为每位孩子的终身发展“蓄势”。

(作者单位:南京市鼓楼区回龙桥小学)

猜你喜欢
蓄势小英高潮
生日礼物
蓄势待“飞”
四十载往昔,蓄势未来
——2021新年寄语
百折再看高潮来
蓄势蓄能再出发
季节性恋爱(外一首)
蓄势三年,再送“天宫”出征
『四化』助推学雷锋掀高潮
叫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