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教育管理名家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09-12-24 10:49赵建华苏泽庭
中小学校长 2009年11期
关键词:培训模式探索

赵建华 苏泽庭

[摘要]教育管理名家是中小学校长队伍中的关键群体。通过名家引领、名著研读、名校培训、名校蹲点和名校长论坛等多形式、多途径的培训模式,有助于促进其专业品质的发展,真正成为教育管理和教育实践名家;并通过发挥他们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能更好地体现培训的磁场效应,提升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优质、内涵发展。

[关键词]教育管理名家;培训模式;探索

近年来,宁波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随着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日益关注和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日益提升,宁波教育的后续发展正面临着深层次的挑战。其中的关键就是能否努力打造一支能高水平引领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名家队伍;并通过教育管理名家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全面提升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宁波基础教育的均衡、优质、内涵发展。宁波市中小学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一、教育管理名家培养的意义与作用

1、教育管理名家培养是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的外延扩展了,内涵丰富了,功能增强了,教育的目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教育家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杰出人士;校长成为教育家,既是社会发展对校长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校长的神圣使命,更是校长挑战、历练自己的良好机遇。学校的确需要教育家来办,但是,我们并没有现成的教育家赋闲待聘,教育家的诞生是需要长期实践的积累和水到渠成的孕育。所以,更现实的是,要尽快让已经在岗的名优校长在教育管理实践中逐步成长为办学的行家里手,进而培养出名副其实的教育管理名家或教育家。

2、教育管理名家培养是校长专业成长与学校发展的需要

宁波教育已基本实现了“夯实基础,做大规模”的目标,正努力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校长队伍尤其是校长领军人物的层次直接影响着区域教育的办学水平。校长专业化是提升校长队伍整体素质,培养教育管理名家甚至教育家必要途径;专业化已经成为社会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成为衡量一种职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校长专业化实质上就是校长素质的专业化,即需要培养校长具备策划、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从现在仍活跃在一线的一大批知名校长的经历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对教育有真知灼见,对工作能真抓实干,对学生有真情实感,具有适应和超前时代的教育思想,具有创新思维和学校管理的艺术,具备以学校管理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多种能力,具备以教育管理知识为核心的通才型知识结构。在校长的职业生涯中,没有职业准备不可能成为校长,没有专业水准不可能成为合格校长,没有事业追求不可能成为教育家。

3、教育管理名家培养是校长培训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宁波市自2000年正式启动“名师(名校长)工程”,为打造教育管理名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培训经验。我市的“名校长工程”不是一种评选方式,而是一种培养机制。如何把名校长工程推向深入,引领名校长向教育管理名家或教育家型校长发展是我市校长培训试图解决的重大课题。为全面提升宁波教育的品质内涵,培养一批中小学教育管理优秀人才,引领我市基础教育的新发展,办人民满意和发展需要的教育,我市于2008年正式启动了“宁波市教育管理名家培养计划”。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正在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模式,为各地名校长工程的突破、培养教育家型校长,寻求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参照和范式。

总之,让校长成为教育管理名家或教育家的社会氛围正日渐浓厚,教育家办教育、教育家办学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期待。我们要以现代学校制度改革为中心,改革学校与政府、市场、家长、社区之间的关系,改革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为校长简政放权,使校长能够大胆探索、潜心实践,更好地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争取早日成长为教育管理名家或教育家。

二、教育管理名家培养的目标与特色

1、关于“教育管理名家”概念的界定

中小学“教育管理名家”是指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独到的办学理念,具有突出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管理业绩,具有明显的创新精神和教育科研成果,是区域教育中校长队伍的领军人物,成为市内著名、省内外有名的教育管理和教育实践专家。教育管理名家应具备以下素质要求:

(1)教育管理名家应是业绩显著的教育管理专家。教育管理名家必然要有自己独到的办学思想与管理理念,富有组织管理才干,能把管理思想有机地融入工作实践中,构建起独具效力的学校文化,打造出精诚团结的一流团队,创造出一流的业绩,取得学校的辉煌,并使学校处于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一个好校长在的时候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个校长离开之后还是一所好学校。”

(2)教育管理名家应是富有个性的教育改革家。教育管理名家必须要有超越世俗的高远的教育追求,其教育实践应具有先导性和前瞻性,深谙教育发展的规律,善于捕捉学校发展所需要的那些稍纵即逝的机遇,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向,融其哲学思想、教育主张、品德修养、工作作风于一体,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专门学术见解和理论著术。“理念领先——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名校支撑——有管理实践所形成的出色业绩;热爱学生——有独立的人格和教书育人的品性;影响力大——所从事的教学和管理领域中有引领作用。”

(3)教育管理名家应是德才兼备的领袖型人物。教育管理名家作为校长队伍的领军人物,应具有伟大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抱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能积极主动引领、帮扶薄弱学校,个人和学校具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和榜样感召力。“有坚定的教育信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格魅力”,“务实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付诸实施,勇于创新,领导力强,教育业绩突出,鲜明的个性”,“是师生的精神领袖”。

2、教育管理名家培养的目标

通过系统、全面、个性化的培养与培训活动,着力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管理理论水平、科学人文素养和教育管理能力,在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使之成为思想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个性品德高尚、管理实绩突出的校长队伍的领军人物,引领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真正成为市内著名、省内出名、国内有名的教育管理和教育实践专家。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办学理念。通过培养,具有成熟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强化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办学思想端正、发展战略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和办学成效显著。

(2)提高校长专业发展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通过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研究能力,主持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公开发表学校管理的论文与论著,研究成果显著。

(3)提升学校管理艺术和宏观决策水平。通过培养,掌握科学管理学校方法与艺术,具有快速而有效处理各种事件的能力与水平,在推进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学校和提升学校内涵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示范性。

(4)形成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全面的综合素质。通过培养,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知识丰富,思维敏捷,个性鲜明,敢于创新,品格高尚,富有人格魅力。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语言严密流利,讲话富有感染力。

3、培养培训的特色

(1)培训定位突出高层次。教育管理名家培养人选是在宁波市名校长、名师校长和特级教师校长中挑选,并经过各县(市)区教育局推荐、专家组综合分析评议的基础上选拔产生的,总共有22位。他们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先进的教育理念、突出的办学业绩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我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2)培训内容突出思想性。教育管理名家应具备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思想,“自成一家”。教育管理名家必须具有丰厚的理论素养和前瞻的专业视野,亲身从事教育实践,取得显著的实效,并获社会推崇。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或“班级授课式”培养方式并不适合他们,应通过“访学”形式,借助高校力量和专家团队,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系统提炼、深化其教育管理思想。

(3)培训机制突出多样性。教育管理名家应具有社会公认的影响力,能产生“名人效应”。培训实质上不只针对个体,其最终目标是引领和提升区域教育的层次。所以,帮助校长“输出思想”应成为培训的重要部分,譬如校长论坛、导学制、电视访谈、巡回讲座等等。美国教育管理学家劳克斯.霍斯(Louch-Horxlex)指出,当校长被观察时,他们倾向于采用新的管理策略,当他们发现新的管理策略具有潜在的积极效果时,他们更热衷于继续从事管理改革“活动引领者”。

(4)培训模式体现灵活性。教育管理名家的培养应体现百花齐放的特点。教育管理名家来自不同类型的中小学名优校长,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卓有建树,各有特色。因此,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一刀切”的做法,针对每个培养对象的特点与优势,灵活安排培训内容,采用因人而宜的个性化培训形式,最大可能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最合适的帮助与指导。

(5)培训途径体现合作性。教育管理名家的培养是多方合作的系统工程。教育管理名家不仅仅是一校之长,而是校长队伍的领军人物,所以必须有“跳出教育看教育”的视界,有善于与社会各方沟通、合作的能力。因此,培训机构也必须“跳出培训看培训”,积极与包括国内外著名学府、学术界、媒体等各方合作来构建培训体系。

三、教育管理名家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坚持理论提升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课题研究与经验提炼相结合、自主研修和专家指导相结合,聘请国内著名理论和实践专家为导师,采用“双导师制”,依托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作为培训基地,建立高访学者制度,通过理论学习、名著研读、国内外高端访学或攻读教育管理硕士学位、课题研究、名校蹲点、校长论坛和学术沙龙等形式,扩大培养对象的影响力,提高我市基础教育的知名度。

1、名家引领,构建导学团队

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优化学校管理,加强教育科研。为此中心聘请了国内十几位著名教育专家担任导师,导师主要有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等专家学者担任,全程指导校长开展教育管理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实地指导校长改进与完善学校管理工作,帮助校长形成个性化和引领性的办学思路。

实践证明:教育管理专家高屋建瓴的指导,可以为校长们的专业研修提供问题对话、头脑风暴、理论提升等机会,有助于实现其专业学识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并引发理性的实践反思和实践的理性提升。一流教育管理专家对校长的引领指导,是提升校长专业发展行之有效的手段。

2、名著研读,提升理论素养

根据导师指定或培训机构提供的各类教育理论、学校管理和教育名著等书籍和资料,指导校长广泛地阅读并提出阅读的要求,研读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生平事迹、教育思想,树立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牢固职业思想,不断提高校长的理论水平和学术能力,成为深受师生爱戴、社会敬重的学者型校长。

学习有一种境界就是读出自己。校长的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回味式地读;根据自己的管理实践,研究式地读;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升华式地读;为解决工作问题,师式地读;针对工作困惑,沙龙式地读;借鉴他人经验,照镜子式地读。书籍恰如一面镜子,校长的学习,要读出教育的知识,读出教育的思想,读出教育人生的感悟,读出校长的个性,读出一个大写的“人”。

3、名校培训,夯实管理理念

根据教育管理名家的培养计划,市干训中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培训或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校长们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一是到国内著名高校培训,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系统学习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掌握最新管理理论,把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二是到境外培训,如德国、美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地),学习国(境)外学校先进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注重个性和能力发展的办学特色,形成人文和科学素养并重的学校文化建设氛围;进一步拓宽校长们国际化、多元化的教育视野。三是到专业培训机构培训,如台湾健峰管理技术研修中心等。

这些研修内容具有专题性、综合性、前瞻性和务实性等特点,又以跨学科、跨行业的丰富资源为支撑,便于校长们更好地开展专题研修和自主学习。同时,具体的培训内容、方式随着研修的进程和校长们的需要动态生成并非完全按预设方案一成不变。

4、名校蹲点,深化实践探索

为借鉴各地名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充分挖掘校长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市干训中心组织多种形式的名校蹲点活动。一是组织校长蹲点解剖江、浙、沪、京等知名中小学,学习考察国内名校办学经验,运用所学教育管理理论知识,对考察学校办学特色和管理实例进行反思提炼。二是组织校长开展组内“易校蹲点”活动,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校长到组员学校蹲点,跳出原有熟悉的工作领域,尝试从教育过程的全局、从学生成长的整个历程去领悟教育管理的真谛,端正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完善学校发展规划和愿景。

这种培训模式的主要优点:一是全面了解蹲点学校的情况,掌握学校管理的全面信息,给校长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参考蓝本;二是促进了校长们相互交流与研讨,增进校长们的友谊与情感,强化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培训内容具有真实性;三是能充分借鉴他人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吸取他人教训,解除实际管理困惑;四是借助培训学习团队的集体智慧,运用团队力量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诊断,共同探求解决的方法,提高校长主动研究问题的能力。总之,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名校蹲点”作为一种校长培训模式的创新,受到了校长们的普遍欢迎和广泛重视,收到明显的培训效果,并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

5、名校论坛,提炼办学思想

一所学校办学思想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实践、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校内部的探索和实践,需要有外界的反馈和回应,才有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通过导师推介、中心组织等渠道搭建广泛的交流平台,让校长们参加国内外有关学术研究、学术沙龙、教育论坛等,进一步开发校长群体的教育资源,提炼办学成果与经验。市干训中心经常组织名优校长开展教育论坛,从面向班内、区域内直至面向全市的“宁波天一校长讲堂”“校长与企业家论坛”甚至组织参加“甬港合作论坛”等。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校长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紧围绕培训主题,引导校长凝练自己的教育思想,提升自己的管理经验,创新自己的办学特色,产生示范和辐射作用。

总之,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工程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又是一项需要多方合作的工作,更是一项校长自身不断实践、努力提升的工作。教育管理名家或教育家办学就是要校长能够用专家的眼光去审视教育,用科学的观点去研究教育,用先进的理念去经营教育,用务实的行动去发展教育。实施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工程,促使校长的专业发展更具科学化,实现培训理论创新;探索校长培养工程向纵深推进,研究培训内容、组织形式及行动策略,实现培训实践创新;尝试培训机构、学术界、教育界、媒体等多方合作,打造教育管理名家的立体化培训模式,实现培训模式创新。让校长站在社会所需、人民满意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去规划学校发展愿景,积极研究探索并带领教师向建设品牌学校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应俊峰,何杰. 构建名校长成长的培训模式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5(3).

[2]康万栋.中小学名校长培训的价值取向与培训模式研究[J].中小学学校管理, 2009(8).

[3]汤丰林,方中雄.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小学管理, 2009(6).

[4]鲁林岳. 名师名校长培训体系的构想与实践[J]. 教育研究,2009(6).

(作者:赵建华,宁波教育学院干训处处长、副教授;苏泽庭,宁波市教育局组织宣传处处长)

责任编辑:樊平军

猜你喜欢
培训模式探索
浅谈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专业青年教师规范培训模式的建立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推动我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退役士兵职业培训模式与就业途径探讨
师徒帮带退役士兵“333”培训模式探索与创新实践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