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新
摘要:合理用“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人性化和制度化的和谐统一,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工作者要尽“情”至“义”,对学生工作要有热情和激情,以至爱岗敬业;对学生要有真心和真情,以至管理育人;对学生工作要充满“痴情”,以至科学研究。这主要通过分析把握当代青年的主要特点,善于运用疏导艺术,适时用“情”来实现。
关键词:情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6—0245—03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一部分,如管理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学一样,学生管理工作也是一门学问,她同样具有管理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一般属性和特点,其过程同样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对管理者的素质不仅有基本的要求,更要全面而综合,因为学生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更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同时高校学生管理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在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的同时还要依靠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凭借丰富的经验区别对待、灵活处理。学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在工作中如何做到关心学生、支持学生、团结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因素,达到化消极为积极,那就得“以生为本”,也就是更人性化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此时,能恰当用“情”就会相得益彰。这里讲的“情”是一种关爱、尊重,而非一般的“亲情”、“私情”和意气用事。
一、合理用“情”能有效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和谐统一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是管理的两个手段,在早期的高校学生管理中,以制度化管理为主。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以及现代高校管理理论的研究,人的重要性凸现出来,因为,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诸多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如何在有效处理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同时发挥好制度管理的作用,以达到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用“情”是有效的途径。
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学生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保障人权等。它以弘扬人的主体性和价值性,对人的权利的平等尊重和关怀为特质。人性化管理源自企业管理中的范畴,它指以“情”服人来提高管理效率,人性化管理讲究的是情、理、法并重的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就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人性化,即要尊重大学生个体、尊重教育规律,又要重视个体差异,要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思想:人本,即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培养人,给人更大的发展空间,具体到高校就是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就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优秀人才的良好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无论制度化管理还是人性化管理,其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顺利实现管理目标。制定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激励大多数人,约束少部分人,因此制定规章制度都要得到多数人认可,与多数人形成共识,使执行者能积极感受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并自觉遵守,而不是消极地执行与服从,在规章制度的执行中把握适度的原则,不能机械执行,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对某些具体问题要因时、因事、因人而异,灵活处理,不可伤了人心,没了人“情”。所以,制度化管理是根本、是基础,人性化管理是补充、是完善,使得两者统一和谐作用的就是“情”。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都要求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性化,但是制度化管理也不能放松,因为离开制度这个基础,其他的都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两者都不能放松,不能偏废。
二、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主体应尽“情”以至“义”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这里的“义”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和追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学生工作要有热情和激情,以至爱岗敬业,这就是它的“义”,一种崇高的追求。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要用“情”,尽“情”,以至“义”。
1.对学生工作要有热情和激情,以至爱岗敬业
任何工作都需要人的热情,工作热情是保证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的前提。学生管理工作更需要政工干部的热情,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复性、繁杂性容易使政工干部工作热情衰减,由主动变为被动,甚至流于应付,以致学生管理工作毫无成效。因此,政工干部自身要调整自我,以保持高昂的斗志和热情,学校也应有相应的激励措施确保这支队伍的工作热情。此外,学生工作面对的是青年学生,他们精力旺盛,有憧憬,有理想,有激情,作为管理教育他们管理者也不能死气沉沉,要顺应青年学生的特点保持适当的激情,这样,管理工作才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管理者能时时注意保持和调整自己的工作热情和激情本身就是爱岗敬业的很好表现。
2.对学生要有真心和真情,以至管理育人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有这样一个观点:“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是师德的最高表现。热爱学生可以转变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真诚、深切的爱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学生管理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人的情感就像一股和煦的春风,虽不如行政手段果断、强硬,但内化人心的力量,却更为柔韧、充实。当代大学生思路宽、意识新、个性化更强,使工作难度相对增大,面对新挑战,学生工作者更应有意识的将情感作为一种力量去做工作。善于在情感上征服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果只依赖于理性的、强制的方法和手段,而不注入情感因素,其工作效果只能是暂时的、肤浅的、消极的。自觉的运用情感,那么自身就会涌起感情的力量,并运用它去动员、感染、影响周围的人,形成巨大的推动力。感情的投资,应是真情实意而不虚假,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的高尚的行为而不是权术。如听天气预报有雨就马上想到在室外活动同学的防雨问题;面临入世后外语人才需求的巨增,立即应加速中文类学生中“双语人才”的培养。
我们讲以情感人,不能用感情代替真理,但感情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区分表达形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对性格外向的你就不要拐弯抹角,要任感情的流水倾泻;对性格内向的要掌握分寸,让感情的细流缓缓的渗透;对讲究友谊的要与他架起友谊的桥梁;对埋头学习的要给予他学习上的大力支援。还要选择表达的时机:当学生有成绩时,要表示由衷的祝贺和鼓励;当受挫折时,要给予安慰和激励;当有病痛时,给予慰问和关心。总之,应做到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如面对毕业不知如何找工作的学生,就想方设法开办就业指导课程与讲座,面对急需个体指导的学生,学生工作者自身应在“个性化”指导上下工夫;对刚入校门大学之路不知怎么走的学生,就运用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开办新生指导讲座,等等。这些举措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帮助,真正达到了学生工作者与学生的同呼吸、共命运,达到了管理育人的目的。
3.对学生工作要充满“痴情”,以至科学研究
学生管理工作固然要有热情、激情,对学生也要真心真情。但要达到取“义”,仅靠这样还远远不够。否则也只能停留在繁琐的事务中。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学生管理者要在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热情的同时潜心去研究它,在事务中总结经验,在经验中寻找规律,在规律中创新方法,以研究的精神投入工作,在工作中开展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使自己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专家和学者。
三、适时用“情”是学生管理工作艺术化的体现
学生工作是一门艺术,是科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有机结合。为了更好的做好这项工作,除了依靠科学、遵循规律之外,还应适当、适时运用感情。感情是政工干部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云:“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深厚的感情、慈母(兄长)般的胸怀,才能产生巨大的情感和耐心。对学生学习周到指引、生活关心体贴、思想排忧解难,通过长期的悉心培养和深切关怀,才能心理相融、感情相通,与学生形成感情共鸣。那么在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如何适时用“情”以达到学生管理工作的艺术化呢?
首先,要分析把握当代青年的主要特点,这是搞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与基础。青年时期是人生由少年向成年过渡的特殊阶段,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发展中逐渐成熟的阶段。处在这特别关键时期的现代青年有着自己的特点:(1)在迅速发展的身心发育过程中呈现出特殊的生理、心理现象决定了现代青年自尊、自重、自立意识的强烈和敏感,同时在成长、成熟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特殊的需要,尤其是现代青年希望得到社会承认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渴望平等的愿望十分强烈。(2)具有最大的可塑性。一方面他们需要特别的关怀、教育和培养;另一方面又具有了自我定向、塑造的可能性条件。(3)“边缘性”特质非常明显。例如,他们渴望发展素质,增长才干,社会却要求他们承担责任,虽然还不能完全分享成人的权利,但已经不能停留在青春期以前的不负责状态。(4)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思想活跃开放、竞争意识强烈;崇尚务实的行为方式、崇尚真才识学;个性特征鲜明、思想差异明显。总之,在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方式上都表现出多样性与个性化的特征。
其次,要善于运用疏导艺术,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疏与导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疏通是为了正确地引导,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疏通的目的,是疏通的必要继续,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坚持在疏通中引导,在引导中进一步疏通,又疏又导,疏导结合。
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启迪学生的思想,塑造学生的灵魂,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水平,解决他们在思想方面的各种障碍和误区,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众多方法中,疏导教育法则是实现这一目的一种最常用、最基本且是最主要的教育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疏导:(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者要想说服别人,首先要自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决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现在的学生已不再欢迎那些学无专长,教无建树,仅凭着传统管理经验张着嘴提要求教训人的教育者。要想疏通引导学生,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了解掌握新信息,更新观念,使自己具备较深的理论功底,才能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信服,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向师力,从而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功效。(2)把握症结,有的放矢。几乎每个教育者都感叹,疏导教育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说而不服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苦口婆心换来的是口服心不服;有时唇干舌燥而池却依然故我。即使教育者具备渊博的知识,雄辩的口才,也还不足以保证疏导的成功。疏导最大的难点在于正确掌握对方的心理。而一旦掌握对方的心理,就可以对症下药,采用相应的疏导策略,向对方展开强有力的心理攻势,最终让对方接受教育者的观点。而要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就要求教育者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研究,不仅要熟悉他们的个人经历、家庭状况,还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思想情况。(3)尊重对方,让受教育者畅所欲言。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个性心理特征突出,自我意识发展迅速,表现欲较强,他们极力摆脱绝对服从地位。因此,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尊重,特别是教师的尊重。所以,在进行疏导教育时,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达到预定效果,是说服不是压服。因此,教育者在进行个别谈话时,切不可因自己理由充分而咄咄逼人,也不要因自己滔滔不绝而信口开河,不给学生插话的余地,更不能因一时气愤而忘乎所以,对学生讽刺挖苦,侮辱漫骂甚至进行体罚,使矛盾激化。所以,在疏导过程中,应与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充分考虑事件发生的原因、动机、目的、过程。同时,也要给学生解释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疏导过程,一步步引导学生,使其明白错误之所在。(4)寓理于事,深入浅出。疏导教育重在晓之以理,以理服人。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但是,如果从道理到道理空泛议论,或者就事论事,缺乏令人信服的分析,都会使人感到乏味,感到那些很好的道理如在云端,可望而不可及,使人难以信服。所以,疏导教育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是要在说理上下工夫。一是说理要“透”,只要把道理说透了,以理服人,人莫不服;二是说理要“真”,要讲真话,不讲假话,理不怕真,理真服人;三是说理要“实”,要根据事实,不尚空谈,以事论理,说理才有基础,才有力量;四是说理要“新”,要适应新的时代新的对象新的特点,切忌回避现实,陈旧僵化。说理时讲大道理并不等于空洞的说教,而是要联系实际,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由具体到抽象,融化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像三月春雨那样润入人心,并在头脑中留下较深的烙印。(5)情理交融,真切自然。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所以,教育者在进行疏导教育中,一定要以诚相见,以情感人。《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许多有经验的教育者都谈到:“没有感情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苍白无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为了对学生表达某种思想阐述某种道理,只有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产生思想的共鸣,这样,你的看法和意见才能被学生接受,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6)要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疏通引导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致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表扬为主,但也要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它是一项经常性的“洗脸扫地”的教育方法。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带头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不仅要大胆批评受教育者,也要欢迎受教育者批评自己,而且要作自我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要让受教育者自己学会用这个武器解决他们之间的内部矛盾。当然,在疏导中进行批评,要十分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方法,批评要适度,讲求实效,起到批评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作用。总之,疏导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教育者只要善于研究,善于运用,反复实践,不断总结,定会让疏导艺术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出绚丽之花。
参考文献:
[1]姚启和著.高等教育管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张立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中“情感投资”的艺术[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
[3]黄亮祥.试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疏导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01).
[4]赵玉玲、王文军、佘娜.浅谈高校学生管理的制度化与人性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3).
(责任编辑/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