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燕群
语文新课程教学工作中,有个难题许多教师无法解决:家庭语文教育的缺失。原因并不是家长懒得管,大部分家长是重视孩子的教育的。只是家长缺乏教育经验,缺少对教材的了解,需要有人指引他们用正确地方法关注孩子的学习。 “怎样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语文学习辅导”是家长们渴望。多年来我致力于搜集家长的疑问,根据课程标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家长学校普及教育、个别访谈交流等途径,为家长答疑解惑。现将交流内容与大家共享。课文后面的生字为什么不全部抄写?人教版一年级教科书,只要求学生写350个字,认识950个字,认、写分开就是新课程低段语文教材的最大特点。孩子正处于长身子的关键时期,手指肌肉尚不发达,大量抄写孩子容易疲劳,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无一利处。课程标准提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样的要求,明确地体现出了认、讲、写、用不是同步发展,而是重在保证一定的认字数量,使学生在一年级末实现独立阅读。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在课余抄那些只要求认的字,不仅加重了孩子的课业负担、疲于奔命,而且造成“认、写”互相干扰,导致该认的不巩固,该写的写不好的结果。每天写多少字比较好?根据写字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在开始写字阶段,应该注重基本功的培养,基础打扎实后,写字的速度自然会提高。传统写字教学从写“上大人,丘(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开始。根据现有的资料(包括敦煌遗籍),一般认为这个专供重蒙练习写字用的教材大约从唐代就开始流行。之所以流传至今,是有其原因的。古人先教孩子们写那似通不通的“上大人,孔乙己……”是在练习基本笔画,基本部件,基本结构,为写复杂的字练基本功作准备。古人经过长期的摸索,逐渐积累出行之有效的做法,现在应该很好地进行研究和分析隐含于其中的道理。写字首先是练习执笔,练习写基本笔画并了解基本结构,这是写字的基本程序。开始练习写字应该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否则,急功近利的思路和做法会产生严重的负作用。降低写字数量,为学生打好写字基础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学生可以摆脱疲于奔命地写很多字,把节省出来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写字的基本功上。要写得少、写得好,少而精。每天写字量不要过多,将老师布置的字写完,再适当写几个即可。因为孩子的手部骨胳发育不完全,写多了,手易疲劳,心生厌烦,书写质量也下降。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兴趣要减退。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识,三四回成好朋友。巩固认字是在语言环境中复现学《语文》,学习的内容并不只是课本,可以是生活中一切可学的语文内容;学习的场地并不仅限于教室,可以是任何有语文知识的场地。也就是要通过课堂里学到的方法,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在生活中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十分重要。生活中处处都有汉字,大到门店标识,小到食品包装,学习汉字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大多都认识“男、女、厕、所”这些字;家中有电脑的小朋友都认识“开始、欢迎使用”几个字;看过动画片《葫芦娃》的孩子对“葫芦娃”几个字都能无师自通。凡此种种都说明整个社会是一个广阔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汉字的天地。。家长可鼓励孩子在家里、在街道、在社区等生活场景中自主识字,只要见到汉字,就产生识字的愿望。这需要家长配合,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比如在休息日陪孩子读书、看报纸、看电视,进行亲子阅读;带领孩子到街上认识路牌、广告牌,商店、商品、学校、机关的名称等。在家庭生活的环境中识字是极方便的,例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幕,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认识,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进行有意识的认读;让孩子认读家庭电器的标签;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家长鼓励孩子当天复习,或从身边、从报纸上找到刚认的字,在生活中多巩固生字,比如认广告牌、车站牌、超市里的商品名称……将汉字单独拎出来认是比较困难的。低年级只要求生字在课文中能认;在其他文章中能认;允许孩子将句子的前后意思联系起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不赞成将生字孤零零地拿出来认。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低段识字1800个,写字800个,平均每学期认字450个,写字200个,多认少写的理念是鲜明的。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一个人获取信息的快慢多寡,与个人、与社会至关重要。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用汉字阅读必须识字。为了使小学生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所以,从修订版教学大纲到《语文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出低年级识字,要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现在要求认的字,以后几册教材中会再出现、再复习,有部分会慢慢地转换为要写的字。“认写分开”反映了教材在写字编排上由少到多、有易到难、由简到繁、有独体字到合体字的完整体系,扎扎实实进行写字训练。语文书上的课文要不要全背?有余力的孩子全背下来当然最好了。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只要将要求背的部分背下来就行了。背诵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阅读的能力,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小学生开始课外阅读越早越好。儿童认了字,必然会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家长应当支持、鼓励,千万不要压制。人教版在一年级上册的最后,编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雪孩子》、《小熊住山洞》,意在鼓励学生不借助拼音自己阅读。有些孩子学了两三个月就借助拼音自己读书看报乐;有的家长陪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很高,开展“父母伴我读”等读书形式,全家人利用闲暇读书、读报、讲故事,把课堂学习延伸到家庭阅读。这样的活动对巩固识字,培养阅读兴趣与能力,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大有裨益。 但是请家长注意两点:①阅读时间不宜过长,重在尊重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每天阅读、定时阅读的习惯。②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倾向。从阅读内容上分析,大部分低段学生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科幻故事、儿歌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有不少家长重视幼儿识字、古诗文、智力练习等,在每天的阅读时间对孩子进行训练,使阅读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孩子在“被迫阅读”,阅读能力及兴趣没有增长,反而萌生了“厌读情绪”。请家长允许孩子自主选择图书,提高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他阅读的书籍;多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只要家庭重视语文教育,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能得以提高;只要家长和学校的两支桨合作划行,就有利于我们的语文教育之舟沿着正确航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