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婷
【摘 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建立科学的模式,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阅读 学生 创新思维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乃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阅读意义之重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既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中学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大量研究表明,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思维过程,既有认知的参加,也有情感的参与,更伴随首紧张的思维活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加强阅读训练,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思维习惯。而教师对阅读过程和阅读本质的认识与把握,决定了教师的阅读教学观。我认为,良好阅读思维习惯的养成,既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升华,又是突破阅读教学为难点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因而建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科学模式必须把握以下原则: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能调动学生所有感官的授课方式——既轻松有趣、丰富多彩,又是快捷而令人激动的;给学生以创造性、批评性思考酌机会;经常的练习和复习;经常的鼓励。 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创新思维,有以下几点: 一、可以通过推选“老师”—分组质疑—自编练习—解答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关键在于使用知识并把它运用到有意义的场合,而课堂阅读教学可提供这样一个有意义的场合。先推选两名学生当“老师”,然后将学生分成两大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让两名“老师”各选一组,分成两个阵营。出示教材,各组分别阅读质疑,接着,各组由“老师”牵头,汇总疑难,编成练习写在一张白纸上,最后,两名“老师”分别代表自己所在组向对方提出挑战,交换自编练习,限时解答,展开竞赛。教师适时地引导,对两组水平进行评价。 科学研究表明,儿童能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学习,这种学习是通过做、尝试、说话、提问和经历来进行的。他极易受影响,从围绕在他周围的每件事——整个环境中吸取信息。本模式试图利用这一点,以新颖的活动形式(当“老师”、编练习、解答竞赛)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在竞争活动中运用知识,以达到教学目的。应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必须将全班分为男、女两组,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初中生异性之间存在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这样分组竞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阵营的形状可以精心设计,挑战时可安排有趣的仪式,以营造一种有利的学习环境。 二、抓住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结台生活实际,引发学生联想,进行阅读教学文学是再现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部是生活中的人物原型的艺术表现。都只有典型性。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但高于少活真实。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艺术真实引发学生联想生活真实,再回头品味艺术真实.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学生的兴趣也就随之调动起来了。例如:来自清的名作《背影》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记的是父子俩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一段往事。勾勒了一个令人无法忘记的父亲的“背影”。 叙述具体而细腻,写的虽然是背影,但流露出的是真情。这种情感对学生来说是不难理解的,因此,在教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带着对自己父亲的真切感、亲切感去体会作者对父亲那种热爱怀念之情。教师可这样引导同学们:“我们大家都有父亲,文中作者也写了父亲,作者为什么能把这种深沉淳厚的父子之情写得令人潸然泪下,感人肺腑?”这样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同学就会各抒己见,有的说本文选材根感人,有的说作品成功得力于细致的描写.有的说课文开头进出浓郁的悲切气氛,为太题作了有力的铺垫和渲染。在这种势头下,教师重点总结归纳出:“关键在于作者是在用心去感受父亲的一举一动,全文洋溢着作者炽热的感情。”进一步诱发学生自己联想体味,教师说:“生活中时时处处可见这样的父亲,谁的父亲是这样的?”这一问,学生情绪高涨。从而联想到自己的父亲,这样,课内外沟通,感情对流融合,学生兴趣盎然,又增强了人物形象的审美效果。达到教学目的。三、民主参与,教会学生提问 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环境的影响相当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尤其是以班级形式存在的集体环境氛围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形成。在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生民主平等地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良好开端,提出一个问题,胜于解答十个问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边读边思考要提出什么问题,所提出的问题: ①要具有普遍性;②要有趣味性(问题新而有趣)。提出新鲜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系,且自己感兴趣或想知道的问题;③要有科学性,能提出提示中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④要有启发性,当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理解水平或预料期待发生矛盾时产生疑问;⑤要有联系性,教材本身发生矛盾时产生疑问;⑥要有求异性,同一知识点能否用其他途径或角度来写,产生疑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学生质疑的发展过程为:开始会出现“凉场”,在课堂上只有几名上等生能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就再也没有学生发言了,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谁、为什么、什么时候、怎么样、哪里、假如”等词语,展开合理的想像,提出问题。中期为“多而杂”,学生们能提出很多问题,且是多方面、多角度,甚至还有些问题是错误的,这是好的开端,是量变的过程,教师应给予鼓励。最后是“少而精”,学生能提出揭示主题、围绕中心的问题,使学生的质疑达到质的飞跃,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培养。这样一来,学生读一篇文章就能从大处着眼,从而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积累语文知识,感悟人生的哲理,在阅读中追求对同类文章的把握,实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由爱学到会学,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超.《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门》.人民教育.1999年版;[2]梁国祥.《语文处境因何这般困难门》.人民教育.1999年版;[3]潘继平. 《近20年语文教改理论与新课程标准》. 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