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翔 韩江波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在实行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它不仅是新时期城乡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小康目标和国家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关系到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及社会能否协调统一。从新型工业化的视角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利用新型工业化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和“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两大理念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工业化新型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5-012-02
作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推出的一项新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作出的正确决策,它不仅全面体现了新时代、新形势、新条件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涉及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四个大方面。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对农村现有问题的系统解决,而且还是一个崭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与过去在传统工业化过程中所从事的农村建设不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正在实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提出的。鉴于此,从新型工业化的视角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结合工业化进行分析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的工业经济转变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不仅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例如来自制造业活动与第:次产业的国民收入份额一般上升和从事制造业与第=产业的劳动人口一般也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而且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250年左右的工业史表明: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关键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的产物,即一个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的现象。这也是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所部分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另外,根据大多数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应先从轻工业开始,然后过渡到基础工业,直至到重加工业的发展道路。但具体到中国,情况却不相同。由于建国初期所处的历史发展环境的特殊性和当时对工业化不太正确的理解,中国跨越了轻工业、基础工业发展的阶段,采取了直接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而跨越的这两个阶段正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集聚并逐步完成转移的重要时期。中国跨越式的工业化虽然在短时间内提升了重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但却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其实这抑制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动,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源自于刘易斯所创立的以现代工商业和传统农业作为分析对象的:元经济理论为指导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单方面转移的战略在实践中日益显示出局限性。同时,这个时期中国经济也已经迈过了费景汉一拉尼斯等开放经济模型中的“出口替代点”,而处于“转折点”前后,也就是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型阶段,实质上也是:元结构向现代经济转换阶段。从这个阶段开始,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由于建国初期历史发展环境特殊性和当时对重工业化理解的偏差所导致的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致使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往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年年递增的趋势。蓄积已久的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不仅阻断了工业化所要求的对简单劳动力流动的循序渐进性,而且打乱了工业化过程中对复杂劳动力流动要求的循序渐进性,再加上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狭隘动机,所有这些不仅加剧了中国资源能源的紧张、弱化了环境的承载能力,而且抑制了产业升级的步伐,使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越来越明显甚至呈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因此可以说。单纯借助于简单劳动力而缺乏技术集约和资本集约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瓶颈。
鉴于此,党在十六大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具体要求便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但由于中国具有的长期以来“城市偏好”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导致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形成的强有力制约这一特殊国情,即便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率的提高,中国仍将有大量农村人口。例如,按现在城镇化速度,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7%左右,到时仍有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鉴于此,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中国必须关注农村的发展。否则,农村将很有可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衰败、落伍,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也将会化为泡影。为化解这一难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破解这一困境的现实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讲,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农村改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一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中的又一重要举措。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应将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导入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而不是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相脱节。以便充分利用好新型工业化带来的新农村建设的新机遇,
二、借助于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这是因为如果农民收入不能够得到持续稳定增加,新农村的建设将会失去发展的奠基点和支撑点。相应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及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问题。具体来看,在耕地和水资源方面。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和水资源较少,而消耗较大。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与此同时,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可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对农业发展的制约会越来越明显。从农田水利设施来看,目前,全国大型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已不足40%。工程配套率不足70%,工程老化、年久失修、渠系不配套的问题十分突出,全国8亿多亩有灌溉条件的耕地,
每年有1亿亩左右不能得到灌溉。从农业科技支撑方面来看,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储备不足,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较低。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较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不到0.6%,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以上,发展中国家也都超过1%,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储备不足,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较低,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只有45%左右。比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要低20%~30%;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目前,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约3000亿元,仅占总支出的12%左右。农业贷款只占全社会贷款总额的5%左右。与农业增加值占GDP的15 2%的比重很不相称。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的投入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在农民生活环境方面,据联合国统计显示,目前水污染已给人类造成严重伤害。在我国也不例外,特别是农村地区,还有3.2亿人口饮水不安全。鉴于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来指导农业发展,改变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为集约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即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
1借助于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向农业扩散、渗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从而达到降低农村资源消耗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复合阶段。即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随着城市边界的拓展及农村边界的收缩,在这个阶段上,中国农业承受着包括资源和环境在内的各方面的压力。与传统工业化不同,新型工业化主要体现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鉴于此,中国可以利用新型工业化的这些理念来促进新农村建设,就利用农业高新技术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可从三个地方着手:首先,中国可借助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经营集约水平和增强耕地资源产出能力;其次,中国应利用农业生物技术这一农业高新技术的核心来挖掘农业潜在生产能力,在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从而提高商品农产品的质量;最后,中国必须运用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生态技术,在有效监控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借助于新型工业化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的素质,培育现代农民。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力要素具有非同质性,素质低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素质高则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条件。因此,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素质的高低不仅能决定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且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本质的内容和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关键所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现阶段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资料表明,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而初中的仍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的或识字很少的占7%。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再加上农民受传统影响,对市场经济等新的东西接受能力较低,缺乏发展和创新意识。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或年龄较小的老人或儿童,农民老龄化的趋势已现端倪,我国农业将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鉴于此,我们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重视科学和教育的理念来提高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抓好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要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二是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这是培养有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必须大规模开展农民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农业科技人员要坚持走到田间地头,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促进科学种田。另外,教育部门应在切实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三是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具体地讲,必须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加快完善农村文化设施。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和谐乡村”的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并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3借助于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时于推动新型农业产业化和增强农业的增长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农业产业化涉及到市场、加工企业、农户及科技服务等元素,具体来讲,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载体,以农户参与为基础。借助于科技服务这个手段,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产业化是实施农村城镇化、农业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突破点,是农业驶入高速发展快车道的切入口,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抓手。因此,抓住了农业产业化,我们就抓住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抓住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擎。相应地,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就可得到平衡发展,从而实现在农村生活并不代表可以降低生活质量的目的。并进而减弱农村人口集中涌入城市的压力。传统农业产业化的弊端在于照搬工业和服务业的模式来经营农业,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下,造成了企业和农业争利的这一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造成农民的利益受损,最终的结果往往会阻碍农业产业化的更新换代。新型工业化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理念正好可以解决这一矛盾,众所周知,信息化可以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使相距很远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超越时空限制见面,从而减少了众多繁琐的中间环节。在充分利用信息特性进行低成本传输和联络的基础上,一个个有形的组织既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效率,又避免了农户成为市场风险的承担主体。另外,信息经济还可以在对传统农业进行信息化改造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分工,通过非农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从而大大增加中国农村地区实现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即使生活在农村,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同城市人一样享受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
4借助于新型工业化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解决农业剩余向外转移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众所周知,农业税的减免对于缓解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消费乃至于发展农村经济起到过一些作用。但由于农业税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并不大,因此。对于减免农业税对于农民的意义不应高估。实质上,农民收入持续的增加采自于农业剩余的增加。虽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农业剩余,但由于价格机制的市场调节作用能导致农业剩余外溢。因此,它并不必然保证农民收入有实际的增长。却有可能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众所周知,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中,当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很小或者无弹性时,需求唯一地决定产品价格。根据中国农业的实际情况。由于农业信息闭塞、生产的盲目性及因农业技术落后导致农产品的低质量,致使中国农产品供给弹性低甚至某些地区农产品供给的无弹性,再加上需求下降,使得农业剩余持续外溢,农民收入增长很慢。例如上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就说明了这一点。鉴于此,中国农产品供给缺乏弹性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剩余数量的关键因素,并进而成为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关键因素。要改变这一状况,我们一定要以利用信息化为主要手段,在随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的基础上,适应市场对农产品的优质和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增加其供给弹性。另外,借助于信息化及时接收国家对国内外农产品的产需情况及绿色认证标准等整理分析后所发布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其销售范围进而缩小市场价格机制的“剪刀差”,减少农业剩余外溢,也不失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