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林
唐长安城是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作为其中一处重要的宫殿区,大明宫可视为其建筑的集大成者。大明宫兴建于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当此之时,经过唐初特别是“贞观之治”数十余年的发展积累,国库充盈,海内升平,远方来贡,开放的大唐帝国恰步入中国历史上少有鼎盛时期。大明宫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营建的,而且它显然剔除了隋太极宫布局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从正式营建到废弃,沿用时间长达240余年,其间每代皇帝大都有所增建修葺。因而在“三大内”中,大明宫是最能全面反映唐代宫城建筑理念和当时建筑水平的一处宫殿区。另外国内外多年来的考古资料反映,与唐时代接近的渤海国的上京宫城、日本的平城宫多有模仿大明宫的成分。不仅如此,因为大明宫的布局与唐代皇权政治紧密联系,所以后来中国历代王朝在宫城建设中都以之为蓝本,着力借鉴模仿,因而在中国和东亚古代都城特别是宫城发展史上,大明宫具有着重要地位。故而大明宫遗址考古在古代都城和宫城研究中,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学术价值。考古勘探表明,大明宫平面南北较长,其中南部为长方形,北部受地形影响,稍微窄,略呈梯形。实测宫城墙东边2310米、南边1674米、西边2256米、北边1135米,在东宫城外侧,另有东内苑,苑北城墙长304米,苑南城墙长1050米。另外在东、北和西三面还筑有“夹城”,总计占地近3.7平方公里,比太极宫大出近一倍。宫城置门十一座。其中南面正中为正门丹凤门,其东依次为望仙门和延政门;其西依次为建福门和兴安门。而延政门通东内苑,兴安门通往大明宫的西夹城,所以南面实际上只是三个门直接人宫。宫东面一门,为左银台门,西面两门,南为右银台门,北为九仙门,北面三门,中为玄武门,其东西分别为银汉门和青霄门(一说为凌霄门)。宫城诸门中除望仙门和延政门外,大多已经探明,丹凤门、左银台门和玄武门均已经被发掘过。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显示,宫内建筑布局大致遵照《周礼》的朝寝制度,以三道东西向的隔墙将其分为前朝和后廷两部分。前朝区建筑以中轴线为准,由南而北前后依次排列外朝的丹凤门、含元殿,中朝的宣政门、宣政殿,内朝的紫宸门和紫宸殿等主要建筑。目前,丹凤门、含元殿已经发掘。中轴线左右两侧对称布置有左、右金吾仗院,东、西朝堂,门下省、中书省等衙署。后廷区的建筑比较散乱,大多利用自然地形进行布置,且许多殿堂为陆续添建,因此不如前朝区那样规划整齐。虽然如此,但从整体上看,太液池应该是后廷的中心。从发掘的建筑遗址观察,大都是围绕着这片水域错落有致布置的,其中许多大型建筑都被安置在四周地势高爽的地区,三清殿、麟德殿和清思殿的发掘即证明了这一点。考古材料表明,大明宫的建筑形式仍以传统的土木结构为主,无论城门还是殿堂,其工程作法都是以坚实的夯土作为基础。殿堂阶基多用石或砖给以包砌,四周铺散水,殿面铺方砖或石,柱础多为覆盆式。柱础上立柱,构成房屋的木框架。墙壁多为夯土筑成,有些起承重作用,有些仅起隔断作用。内外墙面抹以白灰,有些涂有赭红色,太液池沿岸的墙面有些还涂有红、黄、绿等彩色,应该是壁画的残存。屋顶以板瓦和筒瓦覆盖,檐施有莲花瓦当,大殿正脊两端一般都施有鸱尾。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遗物,其中尤以建筑构件为大宗,当中有础石、长方形砖、素面方砖、花饰方砖(莲花为主)、青棍方砖、板瓦、简瓦、青棍筒瓦、花饰瓦当(莲花为主)。基本反映了当时宫内建筑的主要风貌。此外,在太液池池边发现了一些干栏式建筑桩基遗存,反映了大明宫中园林部分建筑的复杂多样性。1丹凤门丹凤门遗址位于今西安市火车站之北,自强东路东段中部北侧。钻探和发掘结果表明,丹凤门基址主体(包括护基和散水)东西长75米、南北宽33米,由门道、隔墙和墩台3部分夯土结构浑然组成。门道共有5个,仅西边的3个门道及其相邻隔墙和西墩台保存较好。钻探发掘可知东部外轮廓与西部大致对称。保存较好的3个门道均宽8.5米(含夯土隔墙则宽达9.4米)、残存进深24米,门道地面较平整,可见均匀而密集的圆形小夯窝。3个门限坑东西处于同一直线上,坑内皆残存有火焚后余留的木炭块,门限两侧置有石门砧。门道两侧的夯墙下皆置有排叉柱石础。西墩台夯基南北长33米、东西最宽处15.6米。其西南部转角与城墙衔接处唐代地面保存较好,从残迹可知丹凤门主体基台外壁应是以长方形砖包砌而成的。基址主体两侧与城墙和马道相连结。东、西城墙均宽9米,残墙高于唐地面约1米。东、西马道紧贴城墙北侧,与东、西墩台相接,长皆54米、宽3.5米。东马道破坏严重,西马道保存稍好。出土遗物以建筑构件为主,尤以长方形砖、板瓦、筒瓦和莲花纹瓦当居多,也有少量的绿釉琉璃瓦、鸱尾、铁泡钉和石构件残块。部分砖瓦上戳印有纪年文字,其中一长方形砖块上有“西坊天宝年六”,一板瓦上残存有“宝四月官瓦”字样。还有件白瓷碗底刻有“官”字款,尤为珍贵。丹凤门遗址墩台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都是目前隋唐城门考古之最。2御道遗址位于丹凤门和含元殿之间,南北长约650米,东西宽度尚不明确。仅在含元殿遗址以南发现一段与殿基东西平行的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三座桥梁、砖道和车马道路。依据清代徐松《唐两京城坊考》、清王森文《汉唐都城图》等文献记载,渠道当为龙首渠,桥梁为下马桥,自西向东依次可名之为西下马桥、御桥和东下马桥。渠道呈东西走向,北距含元殿遗址最下层大台南沿130米,长400米,渠道口宽3.65米~4米,深约1.55米~1.6米。渠道两壁陡而斜直,局部残存有护壁砌砖。从底部淤积土的冲积波纹看,唐代渠水是自东往西而流的。御桥桥址北面正对含元殿的东西向中轴线,渠底仅残存有嵌入渠底用于支撑桥梁的木柱柱孔和数块桥基石块,从柱孔分布范围推测,该桥南北跨长4.3米、东西宽17米。柱孔自北而南大致可分为北组、中组和南组,共七排。柱孔径7厘米-40厘米不等。西下马桥桥址北面正对西朝堂,东距中央桥址128米。渠道内残存砖砌桥墩和木柱柱孔遗迹,可推知该桥东西长6.85米、南北宽4.65米。砖砌桥墩紧靠南北两壁而砌,共发现4处。两侧桥墩东西相距约5.5米,残存最高1.45米。桥墩之间均清理出排列均匀的桥柱柱孔遗存,孔径为28厘米~45厘米。道路遗迹共发现两处,分别为车马道和砖道。车马道位于渠道南岸之上,呈东西走向。经间断发掘长300余米,南北最宽13.5米,厚20厘米~30厘米。路面坚硬,车轮所碾辙痕密集。
砖道位于含元殿西朝堂遗址之南,呈南北走向,跨过西侧桥址伸到渠道南岸上,残存长约28.5米、宽1.2米。路面以素面方砖、青棍砖和少量的莲花纹方砖混杂铺砌。路两边的侧立砖和顶缝砖保存尚好。砖道在《新唐书仪卫志》《玉海》卷七十和《全唐文》卷七二七中都有类似的记载,也是官员上朝前必经的通道。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遗物,尤以渠道淤土中为多。有砖瓦、石块、陶瓷器、铜钱、铁钉和铁剑,其中砖瓦类数量最多,有长方形砖、索面方砖、莲花纹方砖以及莲花纹瓦当和板瓦,长方形砖多带有印款,其中有“……官砖”“安门……”“开廿九六月官砖等”。3含元殿含元殿的考古工作前后共分两次完成。第一次为1950年代末,主要发掘了主体殿基;第二次于1995年至1996年进行,这次对主体殿基之外的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发掘表明,殿址是依龙首塬南缘而建,殿基高15米多,雄踞于全城之上,前景开阔。殿身主体东西面阔十一间,75.9米,南北进深四间,42.3米,高3.5米。面积3210平方米,与明清北京紫禁城正殿太和殿近似。殿外四周有宽约5米的“玉阶”三级,重檐庑殿顶,左右外接东西向廊道,廊道左右两端南折,与建于高台上的翔鸾、栖凤二阁相连。二阁作三重子母阙的形式,下有高大的砖砌墩台。文献记载,龙尾道是上殿的通道,呈坡状自两阁内侧盘上,但由于破坏严重,仅在栖凤阁下东侧的第一级大台通往上级台的一段略呈东北一西南长约28米的斜坡道。两阁下各有长十五间的东朝堂和西朝堂。含元殿居高临下,两翼开张,包括二阁在内,建筑群总宽约200米,气势弘大,大朝会时数万人列于殿下广场,是最能反映唐代气魄的宫殿。整组建筑围成凹字,好似雄鹰展翅,既是官阙,也是主要大殿。含元殿是中国最伟大的殿堂,气魄宏大,充分反映了大唐盛世的建筑艺术水平。殿址中出土有大量砖瓦和石质建筑构件,其中有不少经过打磨并渗炭处理的青棍方砖、板瓦和筒瓦,也发现有少许绿色琉璃瓦片,表明含元殿的檐口使用了琉璃剪边的作法。台基四周出土残石柱和螭首残块多件,在翔鸾阁北廊道的西侧出土许多铁甲片和矛头10个,可能是在兵火战乱中被遗弃的。2005年,根据考古发掘结果,含元殿殿阶基址和两阁基址已经得到保护性复原。4麟德殿麟德殿遗址是大明宫内保存最好的一处殿堂遗址。殿基台分上、下二层,下层台高1.4米,东西宽80米、南北长130米,上层台高1.1米,东西宽65米、南北长100米。以前、中、后三殿串联形式聚合布局而成,共发现柱础192个,故俗称“三殿”。三殿均面阔九间,前殿进深四间,中、后殿约进深五间,除中殿为二层的阁外,前后殿均为单层建筑,在中殿左右又有二方亭,亭北在后殿左右有二楼,称郁仪楼、结邻楼,都建在高7米以上的砖台上。按文献记载,自楼向南有架空的飞楼通向二亭,自二亭向内侧又各架飞楼通向中殿之上层,共同形成一组巨大的建筑群,建筑面积总计达12300多平方米。在前殿东西侧有廊,至角矩折南行,东廊有会庆亭。史载在麟德殿大宴时,殿前和廊下可坐三千人,并表演百戏,还可在殿前击马球,故殿前极可能是开敞的广场。麟德殿是迄今所见唐代建筑中形体组合最复杂的大建筑群。底层面积合计约达5000平方米,由四座殿堂(其中两座是楼)前后紧密串连而成,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殿堂。在主体建筑左右各有一座方形和矩形高台,台上有体量较小的建筑,各以弧形飞桥与大殿上层相通。据推测,在全组建筑四周可能有廊庑围成庭院。麟德殿以数座殿堂高低错落地结合到一起,以东西的较小建筑衬托出主体建筑,使整体形象更为壮丽、丰富。遗址中出土大量黑亮的青掍方砖、板瓦和筒瓦,也有少量的绿琉璃瓦片;台基周围出土很多螭首和石望柱残块;阶道铺有莲花方砖,散水砌以黑青棍方砖。从出土遗物可知该殿屋面除用青板瓦和筒瓦外,也使用了绿琉璃瓦,两层台级均安有望柱、勾栏和螭首等装饰,螭首且以红、蓝、绿三色彩绘,可见其豪华壮美。5三清殿唐代崇尚道教。三清殿正是大明宫内供奉老子、奉祀道教的大型重要建筑之一。该殿位于大明官西北隅青霄门内偏东,是一处高台建筑,台基北高南低,现存最高有15米,台基平面呈凸字形,北宽南窄,南北长78.6米,东西宽北部为53.1米、南部为47.6米,总计面积为4000多平方米。高台全系版筑夯土,周围砌1.26米厚的砖壁,表面皆顺砌磨砖对缝的清水砖面,其底部铺磨制非常工整的基石两层,基石和砖壁向上均呈内收11度角的斜面。从出土的大量朱绘白灰墙皮,可知上面有殿堂或楼阁等建筑。台基周围出有石作残件,证明其上安石栏及排水石槽等设施。台基下周围铺宽1.5米的方砖散水。上殿的阶道有两条,一条设在南面正中,长15米,宽3.2米,当是踏步阶梯道;另一条设在台基北端的两侧,为一斜坡慢道,长43.25米,东宽西窄,平面呈梯形。从出土的石作残块可知,慢道上面两侧铺有压边条石并设石栏等。遗址中出土的绿琉璃瓦和黄、蓝、绿三彩瓦以及青灰色陶瓦为数也很多,还有铜构件及镶嵌在木构件上的鎏金铜饰片等,此外还出土残铜佛像一件,以及红陶浮雕佛像等,反映了该殿的宗教性质。6清思殿清思殿位处左银台门内偏北,营建于唐敬宗时期。遗址台基为长方形,南北长28.8米,东西宽33米,殿堂广约7间,进深约5间。尚残存柱础石12个。出土遗物中有铜镜残片17片,还铜鱼符一件,其上有“同均府左领军卫”7字。其中的铜镜与《旧唐书》记载吻合,从中可见清思殿建筑的精美。7太液池太液池位于大明宫后廷中心地区,这里是宫廷的皇家园林景区。整个太液池有东池和西池两部分,东池较小,面积约3.3万平方米;西池为主池,其平面呈椭圆形,面积约有14万平方米。根据池岸和池底最低处落差判断,池水当时应有2米~4米深。2001年8月至2005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文化财研究所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共进行了六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有1.9万平方米。钻探和发掘表明,太液池的池岸结构比较复杂,其中南岸和西岸是由黄土与淤泥混合夯筑起来的,可称之为“泥夯”,夯筑面积不等,大小依岸边建筑的需要而定的,在池西边表现出宽达100余米的遗迹;北岸基本为缓坡状的原生土。岸边均发现有车辙和踩踏形成的路土面。车辙与池岸走向一致,最宽处可达25米。在南岸和西北岸的近岸池底均发现有干栏式建筑基础遗存,多是嵌入池底的规则密集排列的
木柱柱孔和散布的残石。其中南岸遗址平面大致为长方形,呈东北一西南走向,柱孔共有千余个,大致可分为三个东北一西南走向的排组。大致与这三排组柱孔走向平行,紧邻的岸面上发现有四个磉墩坑,坑底皆置础石,从相对位置和走向分析,推测这四个磉墩坑与池内三排组木柱为基础的干栏式建筑有着密切联系。它们连同西边不远另外一处柱孔遗迹,共同形成一处骑岸跨水的大型建筑基址。西北岸干栏式建筑基础遗址略呈东北西南走向,近似长方形,中部弯折,长近70米、横宽13米,由16排柱孔(每排两行)组成15个建筑单元。该建筑是建在水道上面的干栏式建筑,用成排的木柱支撑,上面应有棚搭木板构建的房屋。在池的西岸和南岸高地,分别清理出廊房建筑遗迹两座和一处大型廊院建筑基址。西岸的两座略呈南北排列,其中北边一座为单面空廊式建筑,西边敞开,东边用夯墙封闭,走向与西岸平行。残长61米,每间长4.05米、宽3.7米;南边一座为双面空廊,保存状况较差。南岸高地上的大型廊院建筑基址,从性质上看,应该是前朝与后廷之间的连接通道和过渡建筑。共清理出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廊道各四条、南北向和东西向的独立夯土墙各一道,以及由它们间隔出的六个院落。院落均呈长方形,大小不等,面积30平方米~70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在廊道填土中和白灰墙皮上还发现了涂有绿、红和黄三种颜色的壁画碎块。在池内西北发现有座岛屿,平面近乎长方形,南北长70米、东西宽50余米,上面没有发现建筑迹象。该岛加上早已明确的蓬莱岛,预示着唐诗中屡屡出现的“三岛”可能并非虚指。人造园林景观遗迹共发现有两处,分别位于池址东南岸和蓬莱岛南岸。其中蓬莱岛南岸清理出了夯土路,砖砌小水池、岸边叠石、亭基石础、平桥和假山等。这表明,蓬莱岛是一处经过精心构筑的景观。发掘迹象还表明,太液池的水是来自宫外西北方的渠道引入的。如此联系以前的资料,大致可推定,其排水渠道即在东北角。此外,在西岸和南岸,均发现有许多或明或暗的排水沟、渠和水井。排水沟两壁以砖垒砌,暗渠或用砖砌,或用筒瓦铺接,或用石槽、陶水管杂以白灰浆相粘连。水井多为圆形,直径1米余,深达7米~10米,个别井也有用砖砌就的井圈。太液池遗址发现出土的唐代遗物丰富精美、数量众多,有砖瓦石构件、陶瓷器、铜铁器饰、骨器、玻璃串珠、贝雕残片、封泥残块,以及“开元通宝”和“乾元重宝”等铜钱。其中砖瓦等建筑材料为数众多,有莲花瓦当、莲花纹方砖等,部分筒瓦是“青棍瓦”,少数为琉璃瓦。有些砖瓦上还模印有工匠姓氏、年月、窑名、吉祥语等,如“匠杨氏”“昭七年”“左策戊寅”“天下太平”等。石构件包括柱础石、栏、雕像、花盆、石插座等,其中有一残石象,象背披有莲花纹鞍,上置莲花宝座,制作精美。另有件透雕龙纹石栏,是以整块青石精雕而成,长1.26米、宽0.66米,厚16厘米,龙体矫健,作行走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8翰林院位于右银台门以北的西夹城内。夹城东西宽55米,南北全长900余米。翰林院占据夹城南部长400余米的一段。已发掘南端约100米,发现五座建筑遗址及砖道等。翰林院大门开在南端东侧的宫墙上,门道宽5米多,进深8米多,两道石门限,安装两重门。此门称为“翰林门”或“复门。”9玄武门与内重门玄武门是大明宫北面的正门,门址平面呈长方形,仅一个门道。墩基东西长34.2米、南北宽16.4米,下大上小呈梯形。周壁以砖包砌,厚0.7米。门道宽5米,进深16.4米。两侧各有一排柱础石。从迹象分析,门道建筑当是木构“过梁式”。内重门位于玄武门正南约20米。该门两侧通过宽2米的夯土墙曲折北拐而与大明宫北城墙相接,从而在玄武门之南形成一个窄小的院落。从功用上看,这个院落和内重门应该是玄武门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表明,内重门门基略高于当时地面,没有隆起的墩台。从墙基、散水和柱础等遗迹可知,是一座东西三开间的平房穿堂式门,东西长15.6米,南北进深11.5米,中间为门道,宽5米。该门建筑形制独特之处是,房外两侧夯土墙体直伸入房内门道两侧,将两边之房体分隔为南北两间,墙内立有承重暗柱。遗迹现象显示,玄武门与内重门是一组同时规划营建、浑然一体的建筑。依据发掘资料,著名古建筑学家傅熹年先生对这组建筑作过科学的复原研究。他认为,玄武门应是一座门墩高9米、城楼面阔26.6米、进深二间的单檐庑殿顶式建筑。内重门则是一座平面为三开间四架,屋顶为悬山式或歇山式的平房。二门之间院落两边,东西对称各有七间曲尺形廊庑。至于玄武门的马道,则应设在院落围墙之外。傅先生关于玄武门形制的复原,准确而直观地再现了当日其守卫森严的宫禁气氛。根据文献记载,唐代禁军很大一部分驻屯于大明宫北面苑中,玄武门号称“北司”,是镇守大明宫的要地之一。咫尺之间,置设重门,这样结构复杂的布局,显然是出于严密的军事防御方面考量。五十年来,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艰辛努力,大明宫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人们了解、认识和研究这一著名的宫城提供了大量直观的遗迹和遗物,也为复原它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然而必须看到,大明宫占地面积大,地貌复杂,沿用历史长,而考古工作限于人员、资金、设备和环境条件的制约,虽然勘探的面积不少,可是实际发掘的部分还不到大明宫总面积的百分之十。而据历史文献记载,大明宫中有二十六门,四十殿、七阁、四省、十院及楼台堂观池亭等,相对于这个数目,已经发掘的遗址简直屈指可数。所以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大明宫考古工作任重道远,同时也是大有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