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大遗址保护 推进西安和谐发展

2009-12-21 10:01陈宝根
中国文化遗产 2009年4期
关键词:大明宫遗址西安

陈宝根

西安是一座有着丰厚历史文化遗存的古都,尤其以大遗址为代表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散布于全市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些大遗址历经年代久、分布范围广、研究价值大、保护要求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如何保护好这些大遗址,使其永久存续,并得以弘扬、发挥其时代价值和作用,是西安大遗址保护面临的重要课题。西安市高度重视大遗址保护工作,始终把大遗址保护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周秦汉唐四大遗址的保护在历次城市规划中都给予充分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西安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城市人口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给大遗址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新技术、新理念也给大遗址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对大遗址保护高度重视,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完成100处重要大遗址总体保护规划纲要编制,建设汉长安城、大明宫、殷墟、隋唐洛阳城等一批重点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等等,同时配套专项经费。西安市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科学地开展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工作,积极探索大遗址保护的方法与途径,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使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良好的社会效益。首先是进行整体规划、系统保护。规划是大遗址保护的基础,我们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相继完成了《唐大明宫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并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同意和省政府的批准公布。《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姜寨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这些规划的落实则需要系统的保护和展示工程来体现,鉴于西安的大遗址分布的规模和格局,无法划定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进行集中保护和展示。而简单生硬的搬离或复制,又割裂了遗址的文化脉络,损坏了其文化价值。因此,西安的大遗址保护必须朝着“大遗址之城”,或者设立“大遗址特区”的方向发展。变被动的抢救性保护为主动的规划性保护、系统性保护,在进行系统保护的大框架下,遵循历史节点和文化类型,划出专门区域,结合周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新的文化遗产观,以国际化的眼光、高水平的规划和高标准的建设,以创新的机制、特殊的政策、有效的手段,进行综合规划和系统保护。大明宫遗址区就是这一探索的开端,我们把大遗址保护的内涵从文物价值扩大到文化价值,把大遗址保护的外延从遗产本体扩展到历史环境,通过建设国际一流的集遗产保护、考古发掘、历史研究、科学教育及公众游览休闲的大型遗址公园,以期达到多层次、多途径的保护效果,从而实现广义、全面的保护。未来我们还将尝试设立周丰镐遗址区、汉长安城遗址区等。其次是追求“保护遗址、弘扬文化、传承文明、改善民生”四者的完美结合。我们本着既有利于大遗址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原则,将大遗址保护工作有机融入城市化进程中,使其成为城市功能区和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大遗址保护作为一项文化、生态和旅游系统工程。充分挖掘大遗址本身的审美价值,通过科学合理的展示,克服东方土遗址视觉形象不强的弱点,将其构建成为一道城市文化风景。把大遗址的保护与改善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相融合,2005年,西安市投入巨大的资金对大明宫遗址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改造,提出以建设大明宫遗址公园为核心,向四周延伸近20平方公里,对过去代表脏乱差的居民区进行整体改造,拆除了御道长630米、宽400米范围内的20多万平方米建筑,动迁、安置3013户居民。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对文物进行了有效保护,也使当地居民直接受益。充分发挥大遗址的综合效益,把文物保护和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业发展等相协调,使遗址区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服务业的高地和文化产业的窗口。如在唐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功能定位上,就定位为既是遗址保护区,也是现代城市的一个生态、文化功能区。汉宣帝杜陵和曲江池遗址公园的保护则与城市区域建设相结合,使杜陵周边的万亩生态林既保护了陵区生态,又使遗址本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也使该区域迅速成为休闲胜地和新的城市景观。而曲江池、唐城墙等遗址公园的建成,则通过文物“活”化、遗址成“园”,为大遗址保护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拓宽了大遗址保护的思路。基于以上实践,我们将在未来周、秦、汉、唐等大遗址的保护中,打破“划地为城、整体拆迁”的老路,对于处在城市远郊、河流沿线的西周丰镐遗址,将尝试把它与沣河流域综合治理、当地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集大遗址园区、都市农业、旅游景观为一体的河流生态经济带;在汉长安遗址上,将尝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建设“汉人、汉风、汉衣冠”的汉文化之城。第三是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利用国际资源和社会资本来推动西安的大遗址保护事业。近年来,西安市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投资渠道,鼓励国内外资助和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向大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投资,形成政府导向、各方联动、多元投入、有效利用的保护机制。如杜陵的万亩生态林、秦阿房宫的上天台遗址和大唐西市遗址保护展示等就是一些民营企业参与建设的。如汉长安城的长乐宫4号、5号基址的保护展示,就是由当地未央区政府和汉城街道办提供土地、文物部门投资建设的。高新区和曲江新区结合城市街心公园建设,对隋唐长安城西墙和南墙的遗址进行了很好的保护与展示等等。积极利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大遗址保护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大明宫遗址保护、西安博物院等文保项目上都提供了不少支持。如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先后引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日本政府3000多万元保护了殿基、建设了博物馆和窑址展示厅。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明确表示支持本国公司投资大明宫项目。我们将利用好这一良好势头,拓宽国际平台,促进西安大遗址保护的国际化。同时,通过政府倡导和舆论宣传,调动社会力量,整合民间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合作和保护。西安的大遗址保护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真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保护利用好这些全人类所共有的珍贵文化遗产,推进西安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大明宫遗址西安
三星堆遗址
神秘的地下遗址
小草成长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西安2021
Oh 西安
走在大明宫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唐大明宫图》再现盛世荣光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