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2009-12-18 08:47
大家 2009年10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大学生

田 屹

摘要: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高等院校作为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园地,应该把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重要位置上,而音乐教育在素质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不可取代的,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认识它,实践中推行它,对整体音乐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育 大学生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它是一个严谨和科学的概念,按照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社会长远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个性,发展创新,注重群体合作,促进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中国近代以来的音乐教育,一开始就是与素质教育紧密相关的,这可以从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和实践中得到证实。然而,近几十年来,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音乐教育局限在部分学校或院、系之中,被高度专业化、技能化,在普通大学中则被忽略。中共中央、国务院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艺术教育是任何其他学科都不能替代的,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改造人的自然素质,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是一个塑造人、开发人的智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一、以音乐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达和激发思想情感的艺术,其感情特征尤为突出,是艺术中最活跃、最动人、最富于感染力的一种。它通过抽象的、流动的音符, 组成不同内容、不同情感、不同形式的乐曲, 通过听觉刺激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继而产生类比、联想,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和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子曰:“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音乐教育正是借助音乐有组织的音响运动, 表达思想感情, 净化大学生的心灵, 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从而陶冶其情操, 完善其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音乐教育丰富学生情感,促进身心健康

音乐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爱因斯坦和袁隆平都喜欢在工作之余演奏小提琴。音乐能够保健身体;元代名医朱丹溪曾言,“乐者,亦好药也”,音乐能够刺激脑中枢神经,使人的身体分泌多种有益的激素、酶等生化物质,产生抗疲劳、助消化、调理神经等作用。

音乐能够激发形象思维;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让学生淋漓尽致的去发挥想象力。如在欣赏《草原之夜》、《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作品时,借助音乐形象唤起学生对相关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的联想,让学生尽情地想象和感受草原之夜独特的自然美和莫斯科郊外异域风光的境遇美,使学生对音乐“闻其声, 似见其物, 似见其景, 似见其人, 似见其情”。音乐教学中形象思维的运用,对发展人的表象系统, 提高感知事物的敏感性很有帮助, 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

柏拉图曾说, 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 对于心灵用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它诉诸于人的听觉, 打动人的内心。音乐是美的艺术, 具有美的品位;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美的情感体验,不管是雄壮激昂的进行曲,还是婉转悠扬的抒情曲,都可以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中,得到美的感受、美的熏陶,并产生相应的情绪状态, 引起情感的共鸣。使音乐情感和学生自己的情感水乳交融, 在身心愉悦中潜移默化。

三、以音乐教育帮助学生适应社会

音乐既能直接塑造人格,又能间接影响人格,而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定性、成熟的过程,荀子认为: “声乐之入人也深, 化人也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 “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 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 它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 使它也就因而美化。”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巨大作用。在当前的音乐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突出,注入式、模仿式的传统教学方法逐渐被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自主能力所取代,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 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养成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个性,健全人格。

当前我们面临的是知识经济社会,是尊重个人创造和自我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强调合作,沟通,互通有无的时代,人与人、人与物,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乐于交往、善于应变的能力尤为重要。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音乐活动,特别是合唱、合奏等与协作配合分不开的集体表演形式,可以发展大学生个性与特长、提高大学生交往能力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有利于将来适应各种人际组合,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

四、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1、把引导学生喜爱并欣赏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目的

音乐是美的,但每个人对于一种美的音乐都有不同的态度,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慢慢引导,采用各种方式活跃课堂,高效地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好,吸引学生去听音乐、喜爱音乐,提高审美能力,才能欣赏音乐、理解音乐,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2、以课堂教育为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的主渠道

课堂教育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音乐基本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扎实的音乐表达力和理解力,是全面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的主渠道,因此在高校中应普遍开设音乐欣赏选修课。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在音乐艺术美的滋润中,得到提高。

3、课外音乐教育活动是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补充

高校应该有组织、有计划的举办各种音乐比赛、讲座、晚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建立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充分提供自由天地去自我表现,使音乐素质教育成为覆盖整个大学校园的系统工程。

4、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创作活动

音乐创作是对大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检验,是大学生较高素质的体现。在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强弱分明的力度,急缓交错的节奏,抑扬起伏的旋律,使大脑在感知、记忆、分析、创造等一系列转化过程中,使思维更加活跃、敏捷、开阔,学习的精力更为充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在21世纪,我国的教育将进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音乐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人类认识方向的转移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音乐教育在促进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探索征程中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萍.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长沙大学学报, 2005 (03)

[2]唐榕. 浅议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9)

[3]管建华. 21 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 课程改革与文化.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1999 (03)

(田屹,1970年3月出生,女,满族,教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基础理论和传统音乐的教学与研究, 山东德州学院音乐系。)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大学生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