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燕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出自人美版美术16册第6课。
教案部分
一、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明暗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用多种手法表现物体的明暗和立体感,提高学生对物体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张扬时代个性。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去理解物体的明暗和立体感,用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2)教学难点:淡化透视和三大面、五大调子,以具体的实例说明明暗产生的一般规律,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创作,使作品彰显学生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三、学习材料
(1)教具:课件、范画、静物、调光灯。
(2)学具:学案、写生物品、明暗表现不同的材料和工具。
四、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
1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调试多媒体设备,准备范画、静物,组织教学。
学生活动:学生准备资料、材料和工具。
2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尝试画一个圆和一个球,比较圆形和球体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回答:一个是平面的形,一个是有明暗的体积)
师:体积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教师总结:利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思考平面的形到明暗立体的形成。
3讨论与分析(导出课题)
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展示课件)
光的照射使物体形成深浅不同的明暗变化,构成不同的色调。
老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放石膏型体和静物同学生一起用调光灯照射物体,体验物体的明暗变化。学生配合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调节灯光时远时近、时强时弱、角度变换。学生前后左右距离不同多视觉的观察等,使学生对明暗的规律有一定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学生参与度更高、主动性更强、兴趣更浓厚。
学生讨论,发表对明暗变化的看法。
讨论:明暗变化的规律。
老师总结学生讨论分析的明暗变化的规律。
知识回顾:素描中的三大面、五大调子。
明暗色调不同:光源和物体远近不同、光源的强弱不同、光源与物体的角度不同、观者与物体的距离不同、物体本身的色彩不同
问题:我们怎样去表现明暗色调的不同?用什么手法表现?
指导学生看书本中的学生作业,思考后再回答问题。加强学生对明暗变化的印象,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学具,如文具、苹果、小装饰物件等拿出来,感受明暗变化的规律,观察石膏体为什么有黑、白、灰的变化,球体的变化形成调子等。说明明暗表现使用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表现手法、作品创造的意境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石膏体有受光面、背光面和中间色的变化,球体明暗变化逐渐过渡等。结合课本引导学生总结明暗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课件展示各种不同的明暗表现方法,如铅笔调子画法、结构画法、钢笔画法、淡彩画法、水墨技法、黑白块面画法、剪纸拼贴、电脑制作等。
作品欣赏:(以优秀的素描作品为主)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明暗与立体的表现在绘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多元化及现代艺术观念的渗透,鼓励学生从传统的圈子跳出来,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欲望。
4实践活动
学生练习:根据前面所学知识,独立或合作完成自我意识较强的富于明暗与立体表现的作品。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学案上的作品,使其具有明显的明暗变化和立体感。②独立创作一张具有明显立体表现的作品(或选择自己喜欢的静物写生),也可利用电脑进行多种方法的制作。要求表现内容、形式、方法、工具材料不限,个性张扬,形式感强。
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谈创作意识;老师小结。(自评、互评相结合)
学案部分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明暗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用多种手法表现物体的明暗和立体感,提高对物体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张扬时代个性。
(2)通过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作具有一定创意的、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3)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素描作品进行分析。
二、知识准备
(1)素描最早来自西方,原指画家为创作画的草图。现今凡是用单色画的画都成为素描,有时也包含两、三种颜色。素描是初学绘画者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绘画者表现物象结构、空间、动态、色调、质感、神情的能力,也可以用来为创作收集素材、起稿等。一张精美的素描也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成为独立的画种。
(2)物体产生明暗和立体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光的照射。
(3)物体受光后形成受光部和背光部明暗两大体系,概括为“三大面”,即亮面(明部)、灰面(半明部)、暗面(暗部);“五调子”,即在三大面的基础上,细分为亮面(明部,包括高光)、灰面(半明部或中间调子)、明暗交界线,暗面(暗部)、反光和投影。
三、学习过程
1知识回顾与导入
①请同学们在右边空白处画一个圆和一个球,比较圆形和球体有什么不同?
(一个是平面的形,一个是有明暗的体积)
②体积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2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1)物体产生明暗和立体变化的主要原因
①光的照射使物体形成深浅不同的明暗变化,形成不同色调。
②明暗变化的规律。
(2)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
①素描的表现方法:素描及相关知识的回顾。
②三大面、五大调子。
③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
明暗色调不同:光源和物体远远近不同、光源的强弱不同、光源与物体的角度不同、观者与物体的距离不同、物体本身的色彩不同
看教材第16~17页,找出能够表现明暗与立体的方法(结合课件实例分析),包括固有色的明暗、线条走向、点的疏密、物象的位置、线条的排列组合、电脑制作等。
(3)立体与明暗的绘画步骤
①使用的工具。
②立体与明暗的绘画步骤。(看课本第16页过程图)
③课件展示: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
(4)作品欣赏
(5)创作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以下作品,使其具有明显的明暗变化和立体感。
②独立创作一张具有明显立体表现的作品(或选择自己喜欢的静物写生),表现内容、形式、方法、工具材料不限,个性张扬,形式感强。
(责任编辑: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