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波
2007年以来,上海市普陀区白玉新村幼儿园申报、实施了《多媒体技术在新课程中的运用策略研究》课题(本课题是一项区级课题,又是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的子课题),在这个课题的引领下,幼儿园以现代管理理念为指导,探索尝试将教学、科研工作有效整合,总结教科研管理的经验教训,制定激励政策、调整相应的规章制度,切实给教师的教科研提供引领与服务,有效地为教师铺就专业成长之路。白玉新村幼儿园通过课题研究所建立起来的园本特色的教科研管理经验,具有示范意义。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该园园长王娴婷。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自立项以来,受到中央电教馆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张际平教授的高度重视,白玉新村幼儿园参与这个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科研成果丰硕。你们在课题研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您认为课题研究对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带来了那些影响?
王娴婷:随着幼教事业的改革发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幼儿园重视,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素质、形成办园特色已经成为不少幼儿园的办园策略,“科研兴园”已逐渐成为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园在飞速发展的幼教改革形势下,越来越感到办园的压力,产生了更新观念、加快发展,向改革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率的要求。一个良好的研究课题对促进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的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组织人员分析、研究本园实践中尚存在的问题,并认清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园曾经通过组织教师座谈、设计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当前教师的困惑和幼儿园的问题,一一记录在案后,选择出焦点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方向。
其次,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普陀教育现代化”,强化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观念,我园将新课程的实施作为切入口,带领教师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确立了课题《多媒体技术在新课程中的运用策略研究》,申报成为中央电教管“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的子课题。此课题作为统领本园的科研计划,结合本园的《“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基础性实践课程》,形成针对园内各年龄层(托班、小班、中班、大班)的小专题。
我们在每学期结束的交流会上总会留出时间,让教师谈谈自己在实践工作中的困惑,了解教师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教科研组长再进行汇总讨论,确定教研内容,并且将本园的教育科研内容有机地整合进教研内容中。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有效整合教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开展园本特色教科研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幼儿园运用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幼儿园的质量呢?
王娴婷:在现代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认真总结教科研管理的经验教训,制定或调整相应的规章制度、激励政策,为切实给教师的教科研提供引领与服务,这是当前化解教师畏惧“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方法。
1.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对有科研热情和科研成果显著的教师进行奖励,促使教师“想搞科研”。教科研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就要高度重视激励的作用,以保持教师旺盛的科研热情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幼儿园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如以往只有嘉奖与每月结构工资兑现,而今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教师的需要,我们逐步调整、完善相关制度,除了嘉奖外还给予园本研修相应的学分、给予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等,对于完成科研项目、总结报告或论文优秀的教师,除表彰和奖励外,还在评先、评优时予以优先考虑,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2.加强“科研促教学”的宣传,提升教科研意识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科研实效。让教师尝到甜头,“乐于搞科研”。这一切向教师传达这样的观念:教科研是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参加教育科研不仅让教师有更多的发表、获奖和晋级的机会,更能有效更新自身教育观念,提升教学能力,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于“成事”中“成人”,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
3.因人而异、分层要求,使教师“敢于搞科研”。幼儿园借助《普陀区“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基础性实践课程方案》,制订本园方案,对开展课题研究的教师给予学分认定,按照教师的职称有层次地确定教师教科研成果的形式。比如,幼儿园高级教师每年必须完成一篇在区级以上发表、获奖或交流的论文,并指导一级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体现出高级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一级教师完成园级以上论文或案例研究一篇;未评教师完成教学反思或课堂片段分析若干。因人而异、分层要求体现了教科研管理的公平性,使园中教师感觉到信心,从而敢于尝试教学研究;对幼儿园高级教师则表现为适度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高级教师固有的职称倦怠。
4.加强对教师教科研过程中的引领和指导,使教师“投身搞科研”。我园教科研领导小组以课题为引领,依据《多媒体技术在新课程中运用策略的研究》区级课题实施要求,主要采取了“两定两借”的方式进行管理。“两定”:一是两周一次课题组活动,基本固定领导、专家人员和课题组人员,保证运行的一致性;二是每月定期汇报教科研工作,即每月一次口头汇报、每月月底一次书面汇报,使科研组长、教研组长能清楚地了解课题进展情况。“两借”:一是借华师大信息技术教授和硕士生的专业优势,帮助教师将课件设计的思路转化为教学课件,园长深入参与课件设计、指导,使课件有质量、有创新地呈现在教学活动中。如在本学期我们就大班幼小衔接问题制作了课件《课间十分钟》;中班结合早期阅读制作了课件《十二生肖》,小班结合安全教育制作了课件《不让烫宝宝靠近我》。园长将整合的教育理念和崭新的思路倾注于设计中,在课件运用策略上提出一个课件可以做成系列活动、多次运用的方法,即根据主题发展所需以及孩子经验积累、能力发展有序地选择运用,充分发挥了课件与幼儿互动的作用,体现出设计上有突破性、思路上有开拓性,对教师研究多媒体技术在实施新课程的运用策略上起到了启发、推动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课题研究的层次。二是请教育学院科研、信息专家深入教师中进行指导,在选题、论证、立项、研究过程、研究阶段成果、结题等一系列环节上给予指导,实实在在地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专家还观注整个实践研讨的过程,对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把脉、诊断、推进,以达到课题预期的目的。
5.加强对教师教科研过程中的帮助和服务,使教师“会写科研论文”。由于理论素养的欠缺、视野的局限和研究资源的匮乏,很多教师在从事教科研时常有不知如何下手的困难。由此可见,教科研管理不能只是简单发号施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