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琼
[摘要]电影《生死朗读》自去年底上映以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在历史、文化和性爱的多重表现维度中,影片《生死朗读》对复杂人性中的丑陋与美好、阴暗与光辉,有着独到而精微的展示。通过对人性的悖谬、温暖和困惑的思考,人性的反思成为影片超越爱情和战争反思的深刻主题意蕴。
[关键词]人性;悖谬;温暖;困惑
电影《生死朗读》自去年底上映以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演员凯特·温丝莱特更凭借此片获得了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但是,影片较多的性爱镜头和女纳粹汉娜形象的独特诠释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甚至有评论认为,影片“充斥低级的色隋”和“道德沦丧”。
其实,众多的好评和非议正好说明了影片本身内涵的丰富性和多义性。外界对影片的争议,主要源于对影片的主题及其表现方式的不同理解。它究竟是爱情、战争反思或是秘密和救赎主题?如果综合历史、文化和性爱多个维度来看,影片的叙事内蕴涵着对人性的悖谬、温暖和困惑的多重思考,人性的反思是超越有关爱情和战争反思主题以外的更深广的主题意蕴。
一、人性的悖谬:秘密遮蔽下的生存真相
电影《生死朗读》是伴随着忧伤的乐曲,以极其舒缓的节奏开头的。男主人公迈克在女友离去后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回忆起一段难以忘怀的人生情感经历。迈克关窗的瞬间,画面有节奏地、渐进地闪回到过去。影片巧妙地将观众带入了迈克的叙事视点,女主人公汉娜在15岁的迈克生命中意外地出现和消失,就像一个谜,而这段初恋也成了一个难以诉说的秘密。这种悬念的设置是影片缓慢叙事节奏不让人感到沉闷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秘密遮蔽下的生存真相被揭开之后,引领观众反思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段。
8年后在审判纳粹战犯的被告席上重新见到汉娜,随着迈克揭开秘密真相的主观情绪视点,影片中汉娜前后看似矛盾的言行和性格,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悖谬。电车售票员身份时的汉娜感性、美丽和善良:她对邂逅生病的迈克给予母性的安慰和照顾,与迈克骑游时像孩子般单纯、热烈、奔放,倾听朗读和诵诗班圣歌时如痴如醉甚至泪流满面……然而,作为二战集中营看守身份的汉娜在庭上的表现却判若两人:她在庭上坦承自己的纳粹罪行,眼神却无辜无畏;她甚至激动地强调自己必须尽忠职守,反驳法官对她看着300多人烧死而无动于衷的责问。探究真相,这种反差极大的近乎扭曲的角色形象,都源于汉娜作为一个文盲的文化身份秘密。
为了守护不识字的秘密,她放弃了西门子公司的工作升迁机会到纳粹集中营当了一名看守。也是为了这点扭曲的自卑和自尊,汉娜向法庭承认是自己写了迫害犹太人的报告,接受了终身监禁的审判。不过判刑本身并未使汉娜认罪,直到她摘掉文盲的帽子后,她的良知才得以发现。汉娜身上纠结着个人自然伦理与社会伦理的悲剧性矛盾,她本质的善良、自尊、自爱和愚昧、无知让她成为自我性格和纳粹政治的双重牺牲品。也许到这里,观众可以明白汉娜和一个15岁的少年保持肉体关系,却在少年为她朗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情色段落时感到“恶心”的荒诞而反常的心理。
汉娜的人性悖谬纠结着文化和历史的。共同戕害,迈克的人性悖谬则有着更多的原凶。这个现代文明德国人身上,充满了被爱情、法律、正义、理性、良知多种因素调和后的人生矛盾。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汉娜的庭审过程中,迈克想试着理解她,却在同学的质问下哑口无言。他无法谅解她在二战中作为集中营女看守的罪恶行径。可是听到宣判结果那一刻,迈克为心底埋藏的爱流下了眼泪。他原本可以出面作证,使汉娜脱离终身监禁之灾。导师对他说“把它(指汉娜是文盲的真相)公诸法庭是你的责任”“问题是被告人自己决定掩藏这一点”“我办不到……”。他看似保护了她的尊严,实则是在躲避与纳粹“有染”的羞耻现实。雪花飘飞的场景中,迈克犹豫着走出了监狱大门,没有去探望正在等待的汉娜。在伪道德和伪正义掩盖中自我麻痹、保持沉默求得体面,自私和怯懦成为其人性致命的弱点和心灵难言的伤痛。迈克在秘密遮蔽下生存,几乎丧失了坦减与他人交流的勇气和能力。这种人性的悖谬甚至影响到他和女儿、妻子、父母的正常相处。
二、人性的温暖:由性到爱的升华
性与爱永远是艺术表现人性的一个重要维度。《生死朗读》最原生态的艺术意境,是由身体行为传达出的与汉娜历史文化身份秘密相纠结的情爱秘密。影片前半部分用巧妙的镜头语言,细腻而真实地再现了一个青春期少年美好的性萌动。第一次偷窥汉娜身体时的好奇和慌乱,特写镜头聚焦的是迈克欲罢不能的眼神和喉咙的颤动;回家后餐桌边回想的一组画面的交叉剪辑,传达出他初尝禁果后魂不守舍;一组长镜头展示出迈克飞快地骑着单车去私会和急不可耐的身体缠绵。
美好的初恋往往是从性的萌动开始。随着情节的展开,导演史蒂芬·戴德用艺术化的手法让观众看到一个男孩从性到爱的微妙情感升华。迈克和汉娜因一点琐事像普通的恋人那样有了争吵,流着泪的迈克喊道“我不能没有你”“想想就会心碎欲裂”。迈克的心理发生了毫无准备的变化。和解后,迈克带着汉娜骑自行车郊游,并大胆地在陌生人面前接吻,明亮的画面色彩渲染出迈克欢乐的心情。不过,回到校园中的迈克又情不自禁地被女同学苏菲吸引,游泳池边和她亲密地嬉戏。迈克在汉娜身上找寻的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爱”,应该有对成熟女人的迷恋以及内心渴望被人尤其是成年人重视的欲望,那是一个男孩成长中的复杂情怀。
哲学家休谟说:“我们承认人们有某种程度的自私:因为我们知道,自私是和人性不可分离的。”影片由身体行为和性欲特征编织而成的爱的奏鸣中,汉娜一直靠身体拥有着主导权,她与迈克交往的动机不能说是完全纯洁的。首先,两人交往的空间与外界隔离,见面地点基本上局限于汉娜的厨房和卧室。作为一个文盲女纳粹,已经36岁的汉娜生活相当孤独和荒芜。她喜欢麦克跟他做爱,除了性的满足外,是她迷恋麦克的阅读所带来的遥不可及的文化气息。可是,汉娜的行为没有被简单地诠释为一场性交易。或许由性到爱的升华过程中,汉娜没有迈克那么清澈透明,却也真挚动人。那是一个在法西斯极权洗脑后的盲从、愚昧、丑恶的人性,面对爱的美好复苏。导演让我们看到了善与美,看到了温暖和希望。因此有评论说《生死朗读》最终能打动人们的(同时困扰米夏的),其实不是来自历史的、政治的、道德的思考,而仍然是爱情,一段奇绝的、异化的、刻骨铭心的爱情。
在平静而舒缓的镜头之下,汉娜和迈克的关系是如此和谐而自然地发生和进展,爱将迈克卷入了汉娜的罪责之中,爱将战后一代卷入了他们上代人的罪责之中。戴德利用饱含温情、诗意而略带忧伤的注视暂时替代理性的思考,却产生了更为扣人心弦的力量,让影片处处散发着人性温暖的光辉。在巨大而美丽的悲悯中,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和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女性之间的情欲,没有引起我们道德上的审判,却在朗读本身所带来的充满意境的影像
中让人怦然心动。
三、人性的困惑:生死朗读的隐喻
影片中汉娜形象美丑共体的塑造,似乎让纳粹历史成为一个相对弱化的背影。《生死朗读》的另一个批评的声音来自于和小说原著比较,影片反思的深刻性略显薄弱。然而,这也正是影片不同于小说的独特之处:主题意蕴的开放性和非确定性。就像导演戴德利的第二部电影作品《时时刻刻》不能做简单的解读那样,导演创造了一个内蕴丰富的非封闭性艺术参与系统。很少有电影,能够引发观众这么多的困惑:如何评判汉娜与迈克的感情?即将出狱的汉娜为什么要选择在一堆书籍上自杀?迈克为什么将隐藏在心中的秘密告诉女儿?它诱发了观众持续去谈论和思考这个故事。
《生死朗读》通过“朗读与文学作品的隐喻”,杜绝了过分读解的可能。电影以“朗读”贯穿全片,既点出了决定汉娜命运的秘密,又有契合电影思想意蕴的作用。麦克的第一场文学课,电影中出现了教师的画外音:“潜在内容的解读是西方文学的核心,不同经验和观点的读者可自行丰满它。或坚毅,或高尚,真实的它永无定论。”这似乎暗示不同经验和观点的观众也可以对影片中朗读的文学作品内容和朗读本身,进行多义性的解读,因为影片所反映的真实内容和意旨永无定论。
对契科河夫的《带小狗的女人》的朗读,在电影中不断被提起且贯穿始终。小说故事讲述了一对深陷于无爱的婚姻围城内的男女从一场艳遇演化成一段真挚的爱情之后,无法得到彼此的深层悲哀。或许是受到了现实中迈克爱的关怀以及小说中爱情的感染,汉娜的自学和阅读是从迈克给她朗读过的《带小狗的女人》开始的。可是,汉娜因为不会阅读而迷失了善良的本性,成为历史的罪人;凶为学会阅读反思到自己一生的罪过,却明白自己永远地失去了被爱的资格。迈克的刻意疏离,让这个孤独的女人感到现代文明带来的生存的绝望和困惑。人类存在的卑微与不由自主,撕碎了现实的神活。汉娜踩着一堆书籍踏上了死亡之路,做出了生命对文明的最后一次无声的朗读。
如果说汉娜的自我了断象征着旧德国的完结,迈克则象征着新德国的代言人痛苦地活着。死者已矣,迈克该如何面对纳粹身份的汉娜以及法庭上自己没有替她辩护这个事实,始终是让人倍感困惑的问题。通过朗读,少年迈克获得自信,对汉娜产生了超越肉体的纯美爱恋。通过朗读,中年迈克企图通过帮助汉娜学习文化,摆脱内心的不安,获得心灵的救赎。可是深情的朗读无法超越真实的交流和面对面,迈克始终无法释怀过去的历史。影片是在迈克带着女儿来到汉娜的墓前,开始给女儿讲述自己心中的秘密时结束的。这一结局能够让迈克告别侵蚀他多年的情结,能够让下一代不必再生活在上一代的阴影中吗?好莱坞性质的结局只能是一种象征性的安抚。影片将历史和三代人不落痕迹地联系在一起,却并未解决这种困惑,让人唏嘘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在监狱看守平静地朗读汉娜的遗嘱后,迈克走进了原告依兰娜·玛莎的豪宅,将汉娜积攒的一叠钱转送给她。镜头语言呈现的是一个生活在优雅的环境中,穿着高贵的女士。有品位的现实生活,却无法扫去她心中的阴霾。她拒绝接受在狭窄、逼仄的空间生活了20年、已经死去的汉娜的忏悔。苦难的过去,让她嘲讽迈克去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遗址“学习”:“学习?我们去奥斯维辛不是为了受教育!”可是,让人费解的是她留下了汉娜的存钱罐,并把它放在了梳妆台上的全家福旁边。是否宽恕汉娜们,劫后余生者也受到了来自现实和情理的困扰。
“人性电影的发达,是知识分子电影人的主动追求,也是全球化审美和商业诉求的必然选择。”以人性化的表达感动观众的心灵,一直是人们对中国电影发出的呼吁。中国电影其实并不缺少人性化,只是它的人性化有时太过于含蓄和模糊,乃至失去了本真的动人力量。对电影创作者来说,研究人、理解人、以情动人,通过作品与观众建立沟通和认同,就会有票房的回报,这就是艺术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