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洲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十七大首次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写进了报告当中。党中央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找出一些帮助毕业生走出心理误区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心理 ;心理误区
中图分类号: 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84-02
一、 前言
当前,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十七大报告把就业摆在了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位置,足以体现了党中央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说:“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写进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这一方面体现了党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怀与重视,同时从另一方面暗含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就业工作任务的艰巨性。
造成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市场容量不足,就业信息不畅通,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等等。除此之外,毕业生本身的就业心理、就业观念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心理误区。
二、 大学生就业心理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
良好的就业心理是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毕业生就业中存在众多的心理误区。
1.就业期望值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倾其所有培养一个大学生,到就业的时候当然希望子女能找一个好工作,而这也成为我们的毕业生找工作时无形的心理压力,他们一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二要对得起父母的培养,还要能体面地面对“江东父老”。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大学生容易产生盲目攀比心理,找工作的时候考虑的更多的是面子,而忽视了自身的职业需求,做出了错误的职业决策。
2.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准备不足,经受不了就业挫折,几次求职、面试不成就一蹶不振,信心全无,临近毕业最后只能草草选择一份工作。
3.从众心理。很多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分析自己的职业需求,没有职业规划,而是看到哪儿挣钱多去哪儿,哪儿求职场面火爆去哪儿,甚至很多时候对自己应聘的岗位一无所知,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工作后短时间内跳槽现象严重,给用人单位的招聘增加了难度,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从众心理还表现在考研出国上,很多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出国“目的不纯”,而是在逃避就业压力。近年来,很多学者批评研究生质量下滑,研究生不搞研究,这种大学生考研从众心理难辞其咎。
4.依赖心理和不满心理。网易上有篇题为《大学生就业 父母公关—— 动用全部社会关系深度卷入就业市场》的文章,说到每年临近毕业,忙碌的不止是毕业生,还有毕业生家长,子女就业,父母代办,成为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无法分割的现状。这说明毕业生依赖父母的现象严重,很多招聘会上都出现了父母代投简历,甚至代子女面试的现象,托关系、找朋友,为了帮子女找到一份好工作似乎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种现象就造成了一部分毕业生不知道从自身综合素质上找原因,而是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拉关系、走后门的社会风气不好,甚至抱怨自己父母帮不上忙。
(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进入高校深造的女大学生越来越多,在校生中女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文科类院校,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衡,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2008届709名中国本科毕业生中,女生有560人,占到了毕业生总人数的78.98%。女大学生就业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客观地讲,由于种种习惯的限制,女大学生成才与发展的道路上相对于男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她们要成就一番事业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是,女大学生主观上的一些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也是影响女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
女大学生突出就就业心理是安稳心理和和遭遇挫折后的自卑心理。由于女大学生往往把家庭婚姻放在人生规划的首位,因此在职业选择上,她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相对稳定的单位和行业,比如机关、事业单位,而忽视了自身的特长,与适合自己的工作失之交臂。另一方面,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往往收到用人单位的冷落,用人单位“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高远 崔益军,2006)这就使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更容易收到挫折,久而久之,女大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就会收到伤害,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和畏难心理。
(三)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
贫困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也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和高校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想通过就业改变自己和家人的贫困状态的心情更加迫切。这种迫切的心情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使贫困大学生奋发图强,积极进取,争取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这种心理也容易让他们遭遇挫折之后产生自卑心理,而且,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本身容易不自信,缺乏勇气,不敢面对竞争,加上目前就业环境中一些不规范的现象的客观存在,使得他们的这种心理变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影响就业。
三、 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上来说,我国处在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各种思潮和观念进入我们的生活,社会风气浮躁,物质主义盛行,各种腐败的社会风气侵蚀着校园,大学校园失去了往日的宁静,这给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表现在就业上,他们追求高薪,盲目攀比,浮躁,不踏实。高校方面,对于扩招之后带来的就业压力估计不足,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至今没有一套权威的就业指导体系,和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办法,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不足,很多高校至今没有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无法给予毕业生充分的就业指导。另一方面,大学生本身忽略了自身素质的提高,理想缺失,抵挡不了不良社会风气的腐蚀,大学里没有明确的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活漫无目的,甚至无所事事,临近毕业方知“抱佛脚”,挫折承受能力差,心理素质不高。这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了很多大学生走入了就业心理的误区,无法成功就业。
四、 引导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引导大学生走出就业心理误区需要各方的努力。
首先,要改善就业外部环境,完善就业相关法律法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完善就业法规建设,使就业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合理优化配置毕业生资源,保证就业市场公平竞争;建立就业工作监督管理制度,整顿就业秩序,规范就业行为,纠正就业过程中的无序状态;要进一步增加就业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排除不正之风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干扰,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就业氛围。
其次,要加强引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加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方面的教育,让毕业生认清形势,合理定位,调整好就业心态和期望值,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就业;要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体系,针对不同人群分类指导,加强女大学生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第三,要加强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在校大学生提早接触就业,了解自己的职业需求,做好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避免毕业前的盲目决策。
最后,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及时为就业中遇到心理问题的毕业生提供心理援助。
五、 小结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能否建成,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是成功就业的第一步,我们要正视这一问题,努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引导他们走出就业心理误区,作好就业心理准备,为大学生科学就业努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成才 谭群瑛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7,(1).
[2] 高远 崔益军 浅谈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现状及对策,中国农业教育[J],2007,(1).
[3] 邓丽群 桂世权 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中国成人教育[J],2007,(1)
[4] 林金洋等 打赢就业心理攻坚战——浅议引导大学生走出就业心理误区的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