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青
小时候,我很幼稚,因为一个奇怪的想法而引出了笑柄。有一天,我独自在家,没事可做,很无聊。看书吧,一会儿就乏味了;玩吧,一个人又玩得不开心。咦,不如看会儿电视吧!
“嘿嘿,我出拳,接招!”电视中正放着少林寺的武师在和手下切磋武艺!一会儿他又“咕噜咕噜”地喝起了酒,之后便晕晕乎乎地打起了醉拳。“真厉害,实在是太威风了!”我大声夸起了醉拳武师!我想:咦,他一喝酒就能打出威力惊人的醉拳,不如我也来学学这醉拳吧。说不定就能行侠仗义成为大侠客啦,受大家拥戴,到时候说不定还有人来拜我为师咧!“不错不错,不如去试试看!嘻。”我喃喃自语。
我找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酒坛子,掀开红盖一嗅,哇,好浓的酒香呀。于是我便笑着用舌头舔了一下,感觉好像味儿不错哟!“咕噜”一下喝下了一口,又苦又有些刺嘴的辣,唉,为了能成为打醉拳的大侠,再怎么苦也得喝呀。没办法,于是慢慢地把酒灌进了我的肚子。不一会儿,我的脸就红了,走起路来东倒西歪,还不时打咯呢。
老爸回来了,看到了我这红扑扑的脸问:“青青,你的脸……这……哈哈,怎么回事?”爸爸说着,一转眼,就看到了陈年酒。他心疼地说:“你这个馋鬼,这可是正宗的陈年好酒呀!你一定是把它喝了,要不脸怎么红啦!”“咯,不把它喝了我就当不上打醉拳的大侠了,我看电视里的武师都是喝了酒就会打醉拳的!”我无奈地回答。“你怎么这么……呵呵呵!”爸爸忍不住压在心里的笑,一下子都喷了出来,“那你在这儿待着,我去帮你煮醒酒汤!”等爸爸回来,我早就醉倒在沙发上了!
我可真幼稚,能“喝酒学拳”。
指导老师钟慧芬
简评
和上篇习作一样,本文的幽默与有趣也完全源自于儿童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写作中,作者也很好地把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感觉生动、精彩,有身临其境之感。读了这两篇习作,你是否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两篇习作的开头都有些拖沓、哆嗦,实在是不必要的“帽子”。上篇习作如删去第一小节,就从第二小节开始,能直接进入情节,表达会干净利索许多。本文的开头如改成“我小时候有一天独自在家。……”,也会收到同样的表达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