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09-12-11 09:39卢浩武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自学例题

卢浩武

学生自学能力,就是不需要老师的讲解,而独立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能锻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具有良好的独立工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

第一,在课前预习中培养

课前预习,就是在教师讲课前,学生预习老师将要讲授的课堂内容。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学的过程。预习的方法和效果,便是学生自学水平的测评。故应把预习,视为教学的“前奏”。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应提倡课前预习。学生学习新知识,好像走从没走过的路,预习就是寻找学习的路标,寻找听课的方向。这时,教师可作为“引路者”,对学生预习进行指导和提出要求,对学生预习要坚持不懈,因为课前预习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具有长期性。而对学生来说,预习的习惯一开始却是比较欠缺的。为解决两者的矛盾性,本人首先狠抓学生预习习惯的形成。由于学生的行为还缺少内在的动力,预习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约束力的督促。因此,在预习习惯的养成阶段,本人以“提纲式”的问题在黑板上出示,以便帮助学生对照问题,找出预习的内容,或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做到预习的任务明确具体。从而使学生在教师长期硬性规定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预习的习惯。而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从一开始只停留在对课文内容浏览一遍的基础上,随着经验的积累,学习的深入,课堂听课的启发,自学能力也逐步提高。有些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已经能抓住教材的重点,把握教材的核心,突破教材的难点了。课前预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第二,在课堂授课中培养

在看待课堂教学上,往往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课堂上应该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并且讲得越详细越好。其实不然,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得怎样,而是取决于学生“学”得如何,取决于他们学习是否得法。美国曾对科学家或有成就的人做过调查,结果表明:在学校里所获得的知识只能占他个人所获知识的20%~30%,75%~80%的知识是通过自学得来的。所以,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是会学习的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把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贯穿在教学的始终,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这方面,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师的指导作用,盖在于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鉴此,本人在学习“尝试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所教学生的思想和水平,认为课堂教学结构由读、问、议、讲、练(评)创有机组成,灵活组合。其中“读”为基础,“问”是纽带,“议”为核心,“讲”是提高,“练”是重点,“创”是见解。而作为基础的“读”,便是指导学生阅读自学课本内容,从中观察、思考。这是教学的良好开端,也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所在。它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良性循环的保证。依据此教学结构,本人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多给学生自学的机会。如在对课本例题的教学中,鉴于课本已有例题分析、已知、求、解、答等计算过程已说得明明白白,本人就不再“照本宣科”地罗列一遍,而是让学生在有限的几分钟内将“例题”进行自学,然后做与例题类型相同或稍有变化的习题,叫一个水平中下的学生上黑板演算,并要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最后,再组织引导全班讨论,更正,归纳总结。这样做,教师既可以从获取信息反馈中,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又能让学生先学后讲,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掌握知识。使学生能够亲身去感受学会如何学习的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第三,在实验中培养

实验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的重要结合点,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热点。物理实验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类。教师演示实验的教法通常有两种:

(1)示范型演示:即学生动手做实验前,教师为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而做的演示或教师在授课中,为了引出新概念,新定律而做的实验。其好处是能让学生一听就清楚,一看就明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是边教边实验:即教师在教学中,一边讲解新课,一边要求学生随教师做相关的实验步骤。这种实验方式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来建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这两种教法虽然都有优点,但从某一角度来看,却是扼杀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因为在课堂时间分配上,实验时间往往比较短,加以老师传授理论思维的局限,容不得学生多思多想,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照搬实验步骤,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故此,教师演示实验中,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可以先让学生看书,然后再叫一个或几个学生轮流上讲台进行实验演示。其他同学观察后,再进行评议,教师做补充和修正,或者教师故意做错某个操作步骤或者颠倒实验步骤,让学生看书后指出错误之处及正确方法。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思维能力,效果也好得多。另外,学生实验,一般模式可以是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摸索,组装仪器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检查,回答提问,启发学生思维。但是,一味地采取同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将会感到厌倦,影响自学能力的提高。这时,如能根据学生心理发育的特点,综合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适当、适时地变换一些教学形式,学生就会感到新鲜有趣,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中。如在初二学生做“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有估计烫、热、不冷不热的水温的内容。本人为了打破沉闷的实验气氛,在同组学生之中展开“看谁估计得最准确”的比赛活动。瞬时,学生的情绪活跃起来了。同时,学生们为了寻求得到一个公正、公平的“裁决”方法,纷纷在实验前认认真真地看书,再在实验中,根据自己对实验内容的领悟,进行争论,相互纠正各自对温度计使用方法认识上的偏差,在愉快的气氛中自学了课本的内容。

总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学习规律的渗透和学法的点化,其教学理念则还是叶圣陶的话:“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要向不教转化,讲要向不讲转化”。

作者单位:广西灵山县沙坪中学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自学例题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