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看法

2009-12-11 09:39周海杰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创设情境

周海杰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研教改的主流。下面联系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与对新《课标》的理解,谈谈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激进创新

1.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2.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探索和解决问题”序列的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或者沿着一条“简洁、顺畅的道路”。重复推演一下当初科学发现的过程,无疑是一条高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途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是十分有益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将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证明的规律纳入待“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之中。将学生学习概念、规律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再解决”的创新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的弯路、岔路和纠偏过程后,受到创新思维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二、创设参与环境,实践创新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

1.制造悬念,创设情境

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使学生怀着积极的态度,满腔热情地投入探究过程。教学终了,学生获得了知识,悬念得以解答,学得愉快、记得牢固。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课前谈话提出问题:“同学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我都知道它是否能被3整除,你们相信吗?”学生立刻雀跃起来,他们都主动请缨列举数字,但很快被我准确地说出来了。有的同学不相信,就用笔算做出来验证我的答案,结果都心悦诚服了。我立刻因势利导地问:“你们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学生很好奇。这种悬念的制造,令学生兴趣大增,都急切地想了解原因,使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进入了学习过程。

2.巧设疑问,创设情境

“学则需疑”,“怀疑”是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有效动力。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上下工夫,克服学生对新课“望而生畏”的心理,引导学生运用有关旧知,去进行新知的探求。这样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尝到自己“摘苹果”的甜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兴趣浓了,思维也就活跃了。

教师要充分向学生展现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设疑、激疑、质疑、释疑中学习新知。

3.操作实践,创设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充分使用学具,在拼拼、折折、剪剪、画画、量量的操作中获取知识。这种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学生正是通过操作实验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通过三次实验,让学生动手剪纸操作,分别在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验证,发现三个内角都能拼成一个平角,使学生确信无疑地得出结论。又如,在《实际测量》这一节中,有多处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练习。在地面上测量距离,就需要学生去参与、去体会,步测和目测法只有在实践中去运用,才能学得巧、学得好。

三、掌握参与时机,深化创新

时机掌握得好,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堂课中,不仅在课的开始要通过情境设计,提示矛盾,导入新课。还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情境推进,使问题不断深化,让学生经常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要创造好参与时机,多方设计,步步引导,让学生始终处于热烈的寻求知识奥秘的情境之中,切不可匆匆而过,过早结论。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就始终在课的全过程中,注意抓住参与时机,积极创设思维情境,围绕“观察——操作——归纳——验证”的过程,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新知。一开始,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这个环节的参与,为研讨公式做好了铺垫。接着,通过操作演示,想办法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变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学生兴趣高涨,并积极思考: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后面积有没有发生变化?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什么?这样,学生在充分参与的情境中,发现并归纳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最后在验证中进一步理解了公式,在练习中运用了公式。在探索中懂得结论的明确性,更加深刻认识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规律。

四、完善评价标准,激励创新

传统教学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唯一标准,往往要求十分细碎,偏重速度和熟练,很少鼓励创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评价要鼓励拔尖、鼓励专长、鼓励创见。教师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有创新的学生要提出表扬,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班风乃至校风,促进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事实证明,那些爱思考、爱创新、有个性、有想法,基础知识扎实的孩子更容易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卢龙县陈官屯乡中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创设情境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