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红 张新红
摘 要:语言是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完美的数学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准确性、启发性、趣味性等。
关键词:数学教学语言 科学性 思想性 准确性 启发性 趣味性
数学具有“思维的体操”之称,严谨的逻辑思维是其重要的特征,而思维的工具正是语言。斯大林说:“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在一起的,他把人的思想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了。”
教育学的研究及数学教学实践表明,完美的数学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准确性、启发性、趣味性等。
一、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高度的科学性是数学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数学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是符合客观事实,符合科学原理及认识规律。其科学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内容的表述要正确无误。切忌讲解内容违反科学原理,造成错误。如,一些常用语言:“除”不能说成“除以”“4的算术平方根是2”就不能说成“4的平方根是2”。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用词不当或词不达意,就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理解,甚至产生歧义,有时一字之差,就会给学生的思维造成混乱。
2.科学性还体现在所举的例子、引用的结论要符合客观实际。
3.教师的讲解要符合以旧换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二、数学教学语言的思想性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任何语言都是一定思维的反应,所谓纯知识性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数学创造往往来自旧数学思想的突破或新数学思想的创立,数学发现往往起因于思维的乐趣。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说:“完善的思想方法犹如北极星,许多人通过它而找到正确的道路”。因此,数学教学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要使学生掌握数学最本质的东西。用数学思想方法来统率具体知识、具体问题的解法,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知识诚可贵,思想价更高”。数学教学语言必须体现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挖掘、展现由数学知识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为羽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生领进数学的殿堂。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讲究严谨的逻辑思维,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像、猜想、类比、归纳、洞察、领悟等活动的非逻辑的语言,力求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两种语言的完美结合、高度的统一,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整体性,从而理解数学的本质,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和创造数学。比如,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对关键知识,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像数学家发现真理那样探索。让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思维从问题开始,教师提出“跳一跳,够得到”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给出诱发思维的因素和土壤,让学生在思维氛围的激励下独立思考。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添“柴”泼“水”,添一把“柴”,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迸发火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泼一盆“水”,可以使学生从浮躁中醒悟,多一点理性的成熟。当然,是添“柴”,还是泼“水”,要因人而异,关键是掌握火候。
三、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它的准确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中的定义、定理都是严谨和准确的,不允许随便添字,删字。
2.教材中的措辞恰当,语言规范。特别是“或”“且”“非”之类连词的使用都十分讲究。
3.讲课时不能含糊其辞,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要给学生以肯定的答案,避免那些“大概”、“也许”、“可能”之类的词语。
4.教师说话时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即有的放矢,能够根据智力和能力的差异性,设计出不同的语言。
四、数学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启发性原则是数学教学的中心性原则。我国历代数学家都很重视启发式教学。孔子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这种重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至今对我们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如,在进行“方程、方程组”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先由等式的性质谈起,让学生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然后,用启发性的语言提示新内容即二元一次方程怎么解呢?三元、多元方程呢?用这些疑问结束第一课时,并在第二课时启发学生通过比较未知数的个数和多元方程组方程的个数,得出结论:解多元方程组就是通过不同的手段,达到消元的目的,最终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和等式的性质解出各个未知数的值。这样,通过由浅入深、条理清楚、循序渐进、富有启发的讲解,不仅使学生学会解二元、三元方程,而且使他们掌握了解决方程问题的基本思路,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逻辑性强,富有启发的教学语言,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我们提高效果,完成数学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五、数学语言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曾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比较抽象,给人一种“冷冰冰的铁面孔”的感觉。似乎它与趣味无缘,实际上这是一种曲解和偏见。数学中蕴含着大量的有趣的东西,教师应尽一切可能挖掘这些来提高学生认识,用生动趣味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深邃广阔的数学世界中。上课时应有良好的教态、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授。试想如果老师的语言平淡乏味、单调刻板、千字一腔、没有起伏,缺少趣味性,非但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相反会成为抑制信号,使学生加速疲劳,产生厌倦。
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如在合并同类项开头一节选用引例:小猫和妈妈去市场买菜,回家的途中遇到了小猴和小兔。小猴问他:“小猫,你们买了什么菜啊?”小猫不假思索地说:“买了三只鱼鸡!”小猴和小兔哈哈大笑。小猫赶紧改口说:“不,不,是三只鸡鱼!”小猴和小兔笑得在地上打滚,小猫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笑。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笑吗?这时学生马上回答鸡和鱼是不一样的东西,不能合在一起说。于是,教师马上进行小结:俗语说“物以类聚”,说的就是这种情况,相同的东西才可以放在一起,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合并同类项。通过这个生动的引例,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果很好。
总之,探讨数学教学语言的特征,目的是更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数学教师对数学语言的学习和探索也无止境,只要我们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就一定能使数学语言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张晋荣.《新课程》.2007.09
2.对“对数学教学语言的”认识和思考.安徽师范大学.程峰《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09
作者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