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素丽
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试是检查教学成果的尺码,试题内容要与三维目标紧密结合,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共鸣的效果,“三维一体”得到充分的体现。历年中考试题最突出的一个命题特点就是:试题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与三维的关系,是一些值得研究的好题。
一、把试题内容置于实际生活情境中
生活中许多问题离不开化学知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试题素材,例如2004年鹿泉中考题:食用松花蛋常有涩味,是制作时用了熟石灰和纯碱等,为了减轻涩味,可在食用时添加调味品,这种调味品最好是()
A.食盐 B.食醋
C.香油 D.酱油
此题从生活中常见的调料入手,考察酸碱中和知识。说起松花蛋,有的学生经常吃,有的见过松花蛋的现场制作,有的还亲自制作过,试题所给出的四种调料,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学生读完题之后,心情非常轻松,消除了以往紧张的情绪,轻而易举就选出答案。再如潍坊试题:小花用凉开水养鱼,不久全死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
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
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
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
此题是考察元素、分子、原子这些枯燥概念的应用,鱼是常见的动物,有的学生还亲自养过鱼。本题选生活中的鱼为素材,把抽象的概念变为栩栩如生的知识,让学生读完题后产生答案就在身边的感觉。很多试题都选学生熟悉的事例,改变学习情境,焕发学习活力,让他们轻松愉快学到知识,认识到生活被化学所包围,感到学化学真有用。
二、试题内容置于社会热点的情境中
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是最引人注目的,这些问题有能源、环境、人身安全等,试题内容从社会热点中找素材,可避免以往人为编造有悖理的虚假情境。如2007年黄冈试题、长沙试题都以“能源”为背景,考察能源开发、能源转化等知识,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同时让他们意识到社会能源是紧缺的,关心社会就等于关心自己。2004年媒体披露阜阳“毒奶粉”恶性事件惊爆全国。海口和安徽都把它作为试题背景,既没有超出三维目标,又教育学生对社会要有责任感。没想到,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又轰动了全国,不法分子为了区区小利,向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严重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食品检查的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
三、精选生活素材巧设探究情境
实验是化学课的基本特征,探究题作为考查学生素养较全面的题型,立意很好,但不能刚开始就把学生吓倒,所以试题也要精选生活素材,巧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诱发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海试题花匠用熟石灰降低校园苗圃土壤的酸性,效果不明显。化学老师发现原因是熟石灰已部分变质,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实际例子,就取回一包样品,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该样品确实部分变质。熟石灰和碳酸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材料,这类探究题,以生活为素材,以双基为载体,以实验为手段,让学生大胆去猜想,再用实验去证明,显示出生活的真实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又在探究中体验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体现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总之,试题内容源于生活素材,关注社会热点,又与三维目标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从中体会源于生活的知识又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依赖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