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克春
摘 要:寓言在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就象一把钥匙,能够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永远不能忽视寓言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寓言 课堂教学 教育价值
寓言故事是童年时代的最爱,曾经给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的快乐,当我们还没有走入这个社会,所有的触角都未张开的时候,故事是满足我们好奇心、求知欲最好的船。在这些故事当中,一些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故事,以其妙趣横生的情节,滑稽有趣的造型以及深刻隽永的哲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日后的做人与做事。
寓言故事是故事与道理的结合,但这种结合不是显性分开的,是融合为一体的。所以,读着寓言故事并不能直接看到它的道理,需要自我的反省与深思。可走进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寓言故事的教学却成为了另外一幅面貌。课堂中对于寓言的阐述就是故事的弱化,而以总结、板书、概括“你通过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你从中懂得了什么”,一次次询问,一次次回答,说教与挖掘成了课堂的“主题”,忘却了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方式:自我的认识。在这样的课堂中,寓言故事俨然成为了“灌输与束缚个性”的“卫道士”。
看到今天寓言故事教学的课堂,使我们突然想到农村那些农民对子女的教育,他们很多人并没有用那训斥与说教来教育孩子,而是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话语来引导。比如在教育孩子之间要相互团结时说“一双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抱成团”;在教育子女时说“好花不浇不盛开,小树不修不成才”。通俗的故事却永远响在孩子的心里,启发他们,教育他们。
我们的寓言故事教学的课堂为什么不能像农民那样,让孩子知道不是该怎样做,而是为什么这样。只有在对原因的了解中,他才能想象结果,我们常听一句话“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过程很重要。”寓言故事的教学所应该体现的仍然是这样,因为它面对小学生的个体,是以故事的方式呈现,而不是道理,是以文字语言为真正的背景来体现的。道理渗透在其中,需要每个人自我的感悟与体会。
作为小学语文的课堂,能力与情感是我们所面对任何文体都应该关注的,丧失了这两点,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走进“岔道”。在寓言故事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放大故事本身,将道理缩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提供宽广的思维环境。
比如我在讲乌鸦喝水的故事时,让孩子们集思广益,帮乌鸦想办法。如何才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孩子们一个个兴致颇高,纷纷为乌鸦出谋划策。有的说让乌鸦推到瓶子喝水,有的说让乌鸦用司马光砸缸的方法,将瓶子砸破喝水……当最终我把故事讲完,乌鸦喝到了水,再问孩子们想到什么的时候,一个个小脑袋扬起,都夸奖乌鸦很聪明。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并不意外。乌鸦的聪明只是表象的呈现,孩子们太小,他们并不能够理解这则寓言的真正含意,也不明白老师讲这则寓言的最终目的。我在充分听取了孩子们的想法以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瓶子那么高,水那么少,乌鸦口渴却喝不到瓶子里的水,摆在乌鸦面前的是一个看似难以突破的困难。但是乌鸦没有气馁,更没有在困难面前妥协和放弃,乌鸦首先是在积极想办法,那就是衔石子往里填。但是,乌鸦那么小,要衔来那么多的石子并不容易。此时此刻,乌鸦最需要的是什么?
喝到瓶子里的水,只有勤奋,这个问题一提出,孩子们一下子炸了窝。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乌鸦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努力和勤奋。只有不懈地努力,它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
孩子们给出了答案,这才是我最需要的。而此时,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乌鸦喝水的寓言中,我们通过寓言说明道理的最终目的就可能无法达到。我抓住这个契机,很自然地将寓言故事引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告诉孩子们,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乌鸦喝水”的事情,是遇到困难绕开而行,还是面对困难迎难而上,通过积极想办法并勤奋努力,最后战胜困难呢?
所以,寓言故事的教学如果脱离“故事”,那它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就在无形中已经丧失,而我们的目光只有关注着“故事”,关注着学生,把“理”藏在“心里”,才能真正展现寓言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临海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