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军
一个用钴青料绘成的人物故事纹瓷罐,在拍卖市场中的成交价居然相当于当时的2吨黄金,这对许多常以戴个十几克重的金戒指为荣的普通人而言,无疑是天大的惊奇和不解。对于为数不多的上千万元“天价”的中国古代瓷器而言,2亿元是真正的“天价”,让收藏投资者燃起了幻想。元青花成为更多的收藏投资者终极目标——个对几乎所有的人来说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香港苏富比1994年秋拍成交的元末明初青花“三顾茅庐”故事纹罐约合人民币763万元,但激起的波澜很快被成交突破千万元大关的宋代汝窑、官窑瓷器和明代官窑瓷器拍卖成交价所替代。
11年后,“鬼谷出山”图罐让沐浴600年风雨的元代青花瓷器梅开二度,让更多的人追逐那透明釉层下神秘的钴蓝。
任何一种中国古代优秀窑口烧出的瓷器,都承载着无数传说。国祚不足百年的元朝,却让白地蓝彩青花瓷器横空出世,又未见与之相关的详尽记载,不由得让人们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向往。2.3亿元的市场价是最强劲的催化剂。元青花面临着诞生以来最豪华的盛宴,市场中充满了元青花的身影,众多的收藏投资者急切渴望着市场承认手中的藏品,收藏投资元青花的经历千奇百怪,而结果却啼笑皆非。许多收藏投资者不仅缺乏对元代历史的了解和对制瓷艺术的喜爱,甚至对赝品上的错别字都无法辨识。部分收藏投资者倾家荡产,欲哭无泪。许多丑之又丑、陋之又陋的元青花臆造品,被虔诚的收藏投资者奉若拱璧,是时代的悲哀。只因那天文数字般的价格太诱人了。
几乎所有收藏投资者都自知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拿2亿元去竞拍“鬼谷出山”图罐,市场中售价几百元、几千元的各等赝品,伴随着卖者的故事和买者的幻想,成为收藏新宠:两者相差上百万的价格倍率是元青花的诱人之处。
“鬼谷出山”故事纹罐拍卖之前,我认为成交价在5000万元人民币左右,2.3亿元的结果应该令拍场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高兴。不同阶梯的竞价失利者并不心疼路费和住宿费用,关键是心仪之物已归他人;竞拍到它的人,这奇高的价值如鱼梗在喉,随后国际市场中所有的元青花成交价证明了这一点。直至今日,所有传承有绪的元青花瓷器真品的市场表现,依然按照各自不同的品质决定着成交价在几万元、几十万元或几百万元。元青花的收藏投资热度呈现着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国际市场上,元青花价格像所有其他中国古代瓷器一样,随着大势起伏波动,冷静平常;中国大陆低端收藏市场中元青花的收藏投资热情不减,奇怪的是交易价格从来没有惊艳表现。人们在不同的地点开着研讨会,出版论文集,与公立博物馆和国外博物馆联展,还自费远赴西亚观摩,声势浩大,推动了人们对元代青花瓷器艺术价值和经济价格的认知。可到目前为止,这些民间收藏投资的元青花还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归宿。确切地说,国家每年都拨出巨款从市场中抢救重要文物,民间收藏的这些元青花却无馆问津,捐赠无门。这是民间收藏投资者抱怨公立收藏机构不作为的重要原因。
民间收藏投资的元青花也缺乏市场认知。除了海内外拍卖市场中少数几件传承有绪的元青花真品外,中国大陆民间收藏的数以万计的元青花没有任何真实的交易记录。这是人数众多的民间收藏投资者们付出了十几年的精力和财力后的悲哀。
这次展出的73件青花瓷器,给了有条件观看的民间收藏元青花者一个自省的机会。伊朗元青花传承经历可追溯到600年前,其距离大元帝都万里之遥,而大多数1949年后出土的遍布中国大多数省市的几十件瓷器,凝聚了远非民间收藏者可比的国家力量,才有此壮观景象。
73件青花瓷器之壮观,缘于多方参与者倾心鼎力。其中,花费的精力、财力、智力之巨,难以言表,仅往返路途之累加,已超出了大元帝国的边际。若以美学观点细审73件佳丽,有半数以上难以冠之美观,更不用说有什么深刻的艺术内涵了。元青花中的大多数,尚不能以精美形容。从北京和内蒙古等地的元代遗存中发现的青花瓷器残片中,多数是青料呈色各异、纹饰粗细不均的普通日用瓷,器形硕大,青色蓝艳,纹饰图案繁密的“西亚型”瓷器残片如凤毛麟角,龙纹青花瓷器残片虽不罕见,但多画法随意。整体而言,仿品的工细程度远远超出了真品。73件元青花中,有多件青花高足杯,如果滤去市场价格的金色光环,就会觉得它们很一般,与其花费一二十万元买这么一个杯子,真不如用同样的钱买两个晚清的官窑盘!元青花收藏投资恰如近代学者王国维所说的三层境界,几乎所有的收藏者都沉浸在“衣带渐宽终不悔”和“望断天涯路”的艰辛之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已不只属于眼力、运气之长者。有钱才是前提。
今天谁再有2亿元,就可能买2个甚至更多的人物纹青花大罐,或者买6个鱼藻纹大罐,8个瑞兽纹大盘,或者10个八棱玉壶春瓶,还可以在生日宴会上摆出100个青花高足杯大宴宾朋。
这一切,不需要有多么高深的元青花鉴别知识和艺术修养,需要的是拥有这些财富的本事。
那些还在迷恋元青花收藏投资的朋友们,或许不如放弃收藏的志向,有时间去看一看这73个美丽的精灵,让它们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并带走、放飞我们的收藏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