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摘要:大学语文既不能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延续,也不能变成实用文体写作的附属。应该以人文精神熏陶为纲,以实用技能训练为辅,既注重文学的价值,又不脱离实际运用,使学生在感悟作家高尚品质的同时,也得到实际的锻炼。
关键词:人文精神熏陶训练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36-02
大学语文教材一般是以文学作品为教学主体,或以文学体裁为教学单元,或以文学发展史为教学单元。大体为“诗歌”“散文”“议论文”“小说”“剧本”,或者“先秦诸子”“两汉文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当代作品”“外国文学”,其中又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主要内容。但是单纯的围绕作品精讲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远远不够的。当今社会弥漫着浮躁的气息,大学生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熏染。人格的塑造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一、以文学发展史为线索。帮助学生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有系统化的认识
中国文学史一般主要分为“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现当代文学”。《大学语文》针对的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因此,文学史主要以简史的要求进行教学,其目的是对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所掌握的文学史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其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轨迹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但是讲文学史离不开讲社会历史,二者的有机结合,能使学生增加对文学的感性认识。作家生活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作品产生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只有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同时,才能更好的感受作品。比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思想丰富而深奥,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这是在先秦时代瞬息万变的社会历史现状中产生的;唐诗所表现出的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国富民强等盛唐气象,是在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如果不了解历史背景,不容易更好的理解作品。
二、解读文本,与作家进行心灵对话,感悟精神本质
大学语文课程以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为主,教学中把人文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知识是基础,只有在读懂的基础上理解,才能进行人文性的教育。人文性要从人的情感,人本思想的心理去领悟。而当你有了某种感悟时,心灵也就得到了净化。人是万物之灵,语言产自于内心,具有人性的语言才能成为学习的典范,也是语文学习的原动力,所以语文的人文性更注重人本主义,去挖掘文学语言的人性,人的心灵的必然。每篇经典作品都是作家内心情感的真实反应,他们用心灵之语构筑的一篇篇美文,需要读者用心去体会才会活得精神上的感悟。要体味作者的心灵,首先必须用心反复阅读。
(一)用心读书
所谓用心读即“读通、读懂、读透”。“通”即通顺,主要解决读音问题。汉字是古老文字,同时又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语音差异性较大,稍不留意就会读错。在文言文的阅读中,读通顺尤其重要。文言文讲究音韵的和谐押韵、平仄对仗,读错字音会严重影响对原文的理解。如杜甫《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回”字,应读作“Huan”,“盘旋”的意思。人们往往想当然读作“Hui”,就会理解为“鸟飞回来”的意思,与本意产生歧义,严重影响对诗意的正确理解。杜牧《山行》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斜”应读作“xia”,如果按现代汉语的读音,读作“xie”,则严重影响了对该诗的音律美和意境美的理解。为了读通顺每篇文章,要求学生人手一本新华字典,课堂上随时自己解决所遇见的问题,养成借用工具书的习惯。
“懂”即弄清楚字词句篇章的意思。如陶渊明《移居》二首“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两句中的“胜”、“忽”、“纪”等字意分别为“美好”、“轻易”、“经营”,表达了陶渊明对挣脱樊笼,回归自然的欣喜之情。这是诗歌的核心所在,是了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关键。只有正确的理解诗意。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只有理解了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透”即是感悟,透过文字感受作家的精神世界,这是读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通”和“懂”是基础,是量变,“透”是飞跃,是质变。如李白《宣州谢眺楼践别校书叔云》最后一句“明朝散发弄扁舟”,为什么要“散发”?古人认为发乃父母所给,不能剪掉,所以古时男子是不剪发的,只是束在脑后。这里,“散发”是李白对自己“天生我才没有用”的极度的压抑、苦闷、愤懑的一种行为上的解脱和抗争。用不平常的举动传达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读透了这个词,也就理解了李白。
读书的最高目的就是从作品中得到心灵的感悟,而阅读者的文化积累、性格、习惯、阅历等方面又决定了他们对作品的感受和吸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有目的的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获得某种精神感悟。
(二)朗读美文
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
文字通过声音的表现,更能发挥其感染的能力。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同样不可忽视。声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语气的不同变化,把一篇篇凝固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形象,声情并茂的立在眼前,把人物从文中呼唤出来,与学生同喜同忧。如《该下之围》为帮助学生理解项羽,重点要求学生朗读“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一代霸王穷途末路之悲凉,柔情万丈之感伤。同时,欣赏了现代歌手屠洪刚的歌曲《霸王别姬》。多角度让学生去体会人物的内心。
朗读不仅能更好的理解作品,还能加强学生普通话的训练。贵州虽然属于北方方言区,但不同地区的方言还是有很大区别,严重的还会影响交流,造成较严重的心理压力。有的学生读自己写的东西,也往往别别扭扭、结结巴巴。很多学生音调不准、音色不佳,语不成句、言不成章,句读不分。甚至有的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方言音。很多同学平时说话,声粗如鼓响钟鸣;课堂读书,却音细如蝇嗡蚊营。其根源乃重视不够,训练太少。通过朗读,可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朗读必须用普通话,用规范的读音,适当的语调、语气。据统计,常用汉字只有一两千,通过反复的训练,就能强化对字音,语调的记忆,达到普通话训练的目的。《朱子训学斋规》提到: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朱熹从背诵的要求指出: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我们如果把看书的习惯改为读书,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加强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这里的语主要指言语、话语,即说话。说话就是口头表达。为什么有的人说话我们喜欢听,有点人说话我们不喜欢听?关键在于表达。会说话的人,可以流利的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把话说得清楚、动听,使别人乐意接受,有的人却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图,造成交际上的困难。我在教学中有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三分钟自我展示,包括介绍姓名、个性特征、家乡特色,上下台(要求到讲台上)的动作要领、站姿、辅助手势、眼神等等方面的训练。绝大部份学生是第一次面对公众讲话,即使是朝夕相处的同学,也紧张得结结巴巴,辞不达意。在学校有了这种经历和心里感觉,在以后遇见相似的情况,也许会有一些帮助吧。此外,还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口语表达训练:如成语新解、诗词赏析、辩论等,力图多角度、多形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
这种训练形式,每学期让每个学生有三次上台机会(班级人数一般不超过四十人)。从简单到复杂,从表达清楚到与听众交流,从说普通话到说标准普通话,从平铺直叙到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活跃了课堂,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