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达日花
(2009.4~2009.6)
一、 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以重庆市为例/黄柏权,彭林绪//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⑵ .-4~10对50余年前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的新探索/叶江//民族研究.-2009,⑵.-1~10
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思考/罗树杰//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6~11
建立我国民族关系评估指标体系的总体构想/阎耀军,陈乐齐,朴永日//中南民族大学学 报.-2009,⑶.-24~27
经济转型时期的新疆民族关系与政府调控:基于伊宁的实证研究/柳建文//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46~52
民族共生关系分析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袁年兴//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41~49“民族牌”背后的理论透析/严庆,青觉//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22~29
民族识别原则的变化与民族人口/胡鸿保,张丽梅//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⑷.-9~13
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基于广西的问卷调查分析/廖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 -28~33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中量的探讨/张立辉,赵野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 . -16~19
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国家行动:20世纪中后期广西的民族识别研究之一/覃乃昌//广西民族 研究.-2009,⑴.-12~21
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全面保障少数民族人权/田联刚//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 ~13
二、 理论综述
阐释与反对阐释:对桑塔格《反对阐释》的一种“阐释”/王媛,黄剑波//思想战线.-2009 ,⑶.-17~22
场域:现代社会研究的另一种视角/于鹏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62~67
传统节日与非物质遗产保护/廖明君,萧放//民族艺术.-2009,⑵.-21~27
从描述、解释到批判:嬗变中的民族志写作方式/文苹,李银兵//思想战线.-2009,⑶.-1 3~16
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方李莉//民族艺术.-2009,⑵.-42~52
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看学科的世界性与本土性/王建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 ⑷.-1~8
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陈勤建,衣晓龙//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15~ 123“帝国边陲”:欧美学界对中国西南的研究演变/安琪//思想战线.-2009,⑶.-4~8
杜赞奇中国华北权利研究述论:人类学视野中的权力研究之二/兰世辉,徐杰舜//青海民族 研究.-2009,⑵.-15~19
反刍与探赜:壮学研究与历史人类学的契洽/覃延佳//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60~65 关于中国族群研究若干问题/周大鸣//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2~10
汉语“民族”概念的特点与中国民族研究的话语权:兼谈“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 与当前流行的“族群”概念/何叔涛//
民族研究.-2009,⑵.-11~20
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潘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1 1~17
“局内人”与“局外人”/马岚∥青海民族研究.-2009,⑵.-35~38
论跨界民族的历史记忆/雷勇∥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⑵.-24~29
论文化生态保护区中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赵艳喜//青海民族研究.-2009 ,⑵.-20~23
论心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韩忠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25~30
米德•弗里曼•萨摩亚:兼论人类学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张丽梅,胡鸿保//北方民族大 学学报.-2009,⑵.-76~79
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本体论”问题/和少英∥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17~24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对生态人类学的借鉴意义/李方一∥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46~51
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意识与认同政治/范可//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11~15
人类学家乡研究的反思与辩护:基于两项教育民族志的研究/巴战龙//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80~85
人类学理论史中的范式变革与议程跳转/袁松//百色学院学报.-2009,⑵.-8~13人类学灾难研究的面向与本土实践思考/庄孔韶,张庆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 .-1~10
人生史杂谈(之二)/王铭铭//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57~170
生态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祁进玉//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47~52
生态人类学中的修正主义/[美]汤姆斯•N•海德兰著;付广华译//世界民族.-2009,⑵ .-40~45
网络日志:一种“自我反射式”民族志文本的可能/巴胜超//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3 5~39
西南视野:地方与世界/徐建新//思想战线.-2009,⑶.-1~3
医学人类学的社会文化视角/张有春//民族研究.-2009,⑵.-57~66
医学人类学的生物文化视角/张有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52~57
仪式叙事与历史书写:代序《〈仪礼〉文化记忆与仪式叙事》/叶舒宪//百色学院学报.-20 09,⑵.-23~28
艺术人类学的阐释路径/吴晓//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105~108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人观表征:从《自我之舞:人观与加瓦尔地区般度戏史诗剧的表演》谈 起/海力波//西北民族研究.-2009,
⑵.-171~178
中国传统节日资源的开掘与利用/萧放//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48~156
中国民族学的百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总结/杨圣敏//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4~38
中国民族学研究应该“眼光适度向上”:从李隆基与节日的关系谈起/张勃//民族艺术.-20 09,⑵.-28~34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挑战与机遇/陈兴贵//贵州民族研究.-2009 ,⑵.-33~38
转变理念正当时:有关文化理念的再思考/刘锡诚//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08~114
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关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25~31
作为民族志的个人叙述:从一位昆人妇女的生活史谈起/张丽梅,胡鸿保//广西民族研究.- 2009,⑴.-30~34
作为认知图式的“地方”/彭兆荣,吴兴帜//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71~75
三、 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安多热贡地区的民间宗教活动:对年都乎“於菟”节及其二郎神信仰的考察/李加才 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33~36
百年诉讼:村落水力资源的竞争与权力:对家藏村落文书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之一/马成俊// 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80~88
茶叶经济的兴衰与传统文化的调适:西双版纳南糯山亻爱尼人的个案/严宁//民族研究.-2009,⑵.-31~37
朝圣与转山:丹巴藏族转山考察/刘亚玲//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55~59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论析/汤夺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31~36
传统与现代间的彝族文化探析:以松子园彝村为例/张跃,舒丽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 09,⑵.-37~44
从丧葬习俗看藏族地方社会的历史及文化: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山岩树葬为例/岳 小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109~113
从社会效应看制度安排的必要调整:鄂伦春族个案/何群//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27~33
大姚昙华山彝族俚濮原始宗教初探/张永琼//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⑴.-61~65
当代艺术民俗学发展的城市化语境/耿波//民族艺术.-2009,⑵.-72~81
地方性知识与扶贫策略:以四川凉山美姑县为例/杨小柳//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 -39~44
滇补诺郎系镍踩(孤人)调查研究/陈保亚,杨海潮,汪锋,彭玉娟,周玲等//云南民族 大学学报.-2009,⑵.-12~16
滇南彝族自然神灵观念与村落格局/龙倮贵//贵州民族研究.-2009,⑵.-45~51
侗族传统生计方式与生态安全的文化阐释/罗康隆//思想战线.-2009,⑵.-11~16
法人类学视野里的农村民事规则:以青海省民和县抓咱藏族村为例/华热•多杰∥北方民族 大学学报.-2009,⑵.-58~61
番回还是回番?汉回还是回民?:18世纪甘肃的萨拉尔族群界定与清朝行政变革/马海云著 ;李丽琴,马成俊译校∥青海民族研究.-2009,⑵.-1~14
赣南客家风水信仰的人类学分析/王天鹏//青海民族研究.-2009,⑵.-29~34
广西金龙峒土司索隐/蓝韶昱//百色学院学报.-2009,⑵.-17~22
贵州毛南族传统丧葬习俗调查及其文化解析/孟学华//贵州民族研究.-2009,⑵.-83~86
合作性田野调查个案研究:以广西靖西县龙邦镇其龙村为例/张小娟,马菁//青海民族研究 .-2009,⑵.-71~75
回族文化的地域差异与民族认同错位:关于江苏连云港回族社区的调查研究/杨文炯,樊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30~35
跨越太平洋:家族、国籍及资本运作:海外华人群像及其“华性”解读/[美]翁爱华著; 张晓萍,贺迎枫译//思想战线.-2009,⑵.-37~41
扩大的家族:藏族民间组织沙尼调查/赵利生,谢冰雪,江波//民族研究.-2009,⑵.-47 ~55
经济消耗与社会构建:菁口村哈尼族丧礼的经济人类学阐释/郑宇,谭本领//广西民族研究 .-2009,⑴.-40~46
历史记忆、国家意识与族群互动:《灌溪匡氏宗谱》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研读/匡达晒//青海 民族研究.-2009,⑵.-39~43
丽江古城的地域社会及用水民俗/杨福泉//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5~10
龙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乡村建构:以华北一村落庙会为例/赵旭东//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9,⑵.-18~24
论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以柳州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为 例/贺剑武//青海民族研究.-2009,⑵.-66~70
论文化语境中自然崇拜的本质/王东昕,万志琼//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20~24
苗族婚姻制度变迁六十年:以贵州省施秉县夯巴寨为例/刘锋,吴小花//民族研究.-2009, ⑵.-38~46
钦州西部的地方历史与都峒之民祖先记忆的创制/杜树海//民族研究.-2009,⑵.-67~76
青稞、荞麦与玉米:一个对羌族“物质文化”的文本与表征分析/王明珂//西北民族研究.- 2009,⑵.-45~67
人类学的视角:昙石山遗址中若干民俗的再认识/钟伯清//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34~39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功能释放与历史变迁考察: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石玲亚//贵 州民族研究.-2009,⑵.-52~58
试论1949年以后新疆汉族移民的类型与功效/李洁,徐黎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53~57
双系亲属法与亲属制度的多样性/蔡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12~18
屯堡族群与族群认同:以天龙屯堡为例/朱志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32~36
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海路,腾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1~7
文化生态、文化空间、政府主导与“非遗”关系:以西北“花儿”的洮岷流派(南路)流行 区KPT村为个案/郝苏民,戚晓萍//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5~13
物的叙事:史前陶靴的比较神话学解读/叶舒宪//民族艺术.-2009,⑵.-87~91
西北燎疳习俗的文化探源与人类学阐释/王贵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76~82
乡土社会中的面子:对福建古田地区寿宴习俗的分析/黎翔//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40~45
以“初”为常与仪式叙事:从神话思维透视礼仪中国/唐启翠//百色学院学报.-2009,⑵. -34~39
英雄、神话和隐语:格萨尔王作为藏族民间认同和佛教原型/[美]郁丹//西北民族研究.- 2009,⑵.-124~135
灾难与仪式:国殇日之民族志/荆云波//民族艺术.-2009,⑵.-35~41
在山沟村民与神灵共娱的艺术世界里思考(一):甘肃环县道情皮影表演仪式及其剧目举隅 /杨静,郝苏民//西北民族研究.
-2009,⑵.-136~147
中国古代礼仪中的神话思想/荆云波//百色学院学报.-2009,⑵.-29~33
转型期撒拉族婚姻家庭价值观变迁探微/石德生//青海民族研究.-2009,⑵.-44~50
转型期西蒙古牧区社会生活变迁的实证研究:基于内蒙古与青海蒙古牧区的实地调 查/僧格//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84~98
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结构及其特点/梁庭望//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66~76
四、 女性问题研究
传统与变迁:透视中国的“家庭妇女”/刘爽,马妍//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31~36
后现代主义法学的性别平等观对中国立法的启示/赵明//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10~1 5
健康的类生态化存在:民族与性别的视角/王金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31~3 7离婚妇女贫困化的制度探讨/徐静莉//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37~42
旅游发展与东道主女性:一个性别视角的研究综述/林清清,丁绍莲//妇女研究论丛.-2009 ,⑶.-75~80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性别角色分工概念探析/李宝芳//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70~74 ,80
外部迫力与内部整合:打工潮背景下的乡村夫妻关系研究/崔应令//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 09,⑵.-51~55
消失的“姐妹情”:流动对农村女性交往的影响/孔海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82~85至关重要的社会性别:21世纪如何开展全球化和社会变迁研究/周颜玲著;蔡一平, 谭琳编译//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60~69
中国妇女法律援助的模式选择/韩荣和//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5~9,36
中国高校女性学制度化模式分析/王王君//妇女研究论丛 .-2009,⑵.-57~62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女职工劳动保护/刘伯红//妇女研究论丛.-2009,⑵.-11~19
五、 研究动态与书评
包纳、合作、参与:美国人类学学会2008年年会综述/葛荣玲//民族研究.-2009,⑵.-104 ~107
发须爪中的“迷信”与“道德”:读《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舒瑜//西北民族研究.- 2009,⑵.-193~204 黑衣壮:“我”的表述与建构:兼评海力波《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吕俊 彪//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197~202
历史中的“游“:读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谭颖//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2 05~211
“迷信”何为?:读江绍原《民俗与迷信》有感/吴银玲//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211 ~216
“民族关系理论”学科体系解析:读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赵健君//黑龙江民族 丛刊.-2009,⑵.-185~187,192
亲属制度研究的另一路径:姻亲关系研究述评/刁统菊//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79~ 192
人类学取向的研究范本:读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张亚鹏,王建军,郭绍亮//百色 学院学报.-2009,⑵.-14~16
少数民族电影研究述评/魏国彬//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⑵.-124~131
文化人类学学科体系的本土化建构与继往开来:《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评析/朱凌飞//西 北民族研究.-2009,⑵.-223~225
中国“民族考古学”理论研究述评/王建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21~26〔责任编辑:陈家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