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华 周冰连
关键词:艾格敦荒原尤苔莎叛逆普罗米修斯
摘要:艾格敦荒原是托马斯·哈代小说《还乡》中的一片荒凉、黑暗的石楠地。荒原上的居民之一——女主人公尤苔莎通过她的叛逆思想和行为——憎恨荒原、寻找情人和逃离荒原来克服荒原的恶劣环境以便找到人生的幸福。本文把她的行为与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的行为进行对比,认为她的行为是普罗米修斯的行为的置换。她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神圣性、适用性、悲剧性和革命性,值得读者思考并从中获得启迪。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哈代用了整整一章的文字(即小说的第一章)来描写一片荒芜又黑暗的荒原——艾格敦荒原。所有人物的故事、语言、行为都在这一片荒原上展现。哈代对这片荒原的描写细致而周到。使得它在小说里显得很突出。所有人物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因为它才发生、发展和结束。它的地位很重要,以至于有些批评家把它看作是和小说里的人物一样重要的一个角色,一个巨人(Kramer 141)。哈代的小说之所以被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就是因为他的小说里的人物性格往往和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方面而言,《还乡》可算为最典型之一。
艾格敦荒原是一片黑暗、荒凉的荒原。荒原上的居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逆来顺受、压抑感情,与荒原妥协地过着日子的人。其代表是克林、克林的母亲、克林的表妹和她的前男友迪克利等人;另一类是不与荒原妥协,用这样那样的方式反叛荒原的人。其代表是尤苔莎、韦狄、坎特大爷、费尔韦大叔等人。这一类人又分为激进型的和非激进型的。尤苔莎、韦狄属于激进型,他们为了逃离荒原,最终失去了生命;坎特大爷、费尔韦大叔等人属于非激进型,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与恶劣的荒原环境进行周旋,获得了一定的幸福。非激进型的叛逆人物已有论文研究过(黄锦华,82);尤苔莎、韦狄等激进型荒原叛逆分子也有论文提到过,说他们的原型是普罗米修斯(李元,23);但是论文没有具体分析他们在哪些方面像普罗米修斯,也没有讨论他们的叛逆思想和行为有什么意义。因此本文在此欲分析讨论尤苔莎这个典型的激进型叛逆人物,把她的行为与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的行为进行对比,认为她的行为是普罗米修斯的行为的置换。她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神圣性、革命性和悲剧性,值得读者思考并从中获得启迪。
叛逆的思想
尤苔莎出生在热闹、时髦的海滨城市布达茅斯,她的童年在那里度过。但到了少女时代,她的父母都病死后她只能去艾格敦荒原上和外公一起居住,由外公抚养。由于幼年时她领略过了城市的繁华,到了艾格敦荒原后,她对荒原黑暗、荒凉的环境很不适应;对荒原居民落后的生活方式也深恶痛绝。因此,她一到荒原,就开始对荒原抱有敌意。在《还乡》第l卷第7章“黑夜女王”中,作者就提到“尤苔莎的灵魂是火焰的颜色”,“心底深处永远和它格格不入”,“她的容貌与这被抑制的反抗情感十分协调……”在第1卷第9章,尤苔莎对韦狄说:“我恨荒原,荒原是我的十字架,是我的苦难……”
她要设法打发无聊的时光。她在设计通过婚姻的办法以便逃离荒原的计划。她的叛逆计划很高明。作者评论说:“她的计划显示一种将帅的全盘战略,而不是妇道人家的微小计谋。”(《还乡》,第1卷,第7章)。
叛逆的行为
尤苔莎的叛逆行为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漫游荒原,第二是寻找情人,第三是逃离荒原。
漫游荒原是尤苔莎反叛荒原行为的第一步。她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地在荒原上游荡。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喜欢荒原上的景物。她在荒原上漫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愁解闷,打发无聊的时光。因为荒原的环境使她“心情忧郁,十分消沉”(《还乡》,第1卷,第7章)。当然,她的荒原漫游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四处打听消息,寻找机会认识意中人,以便与未来的爱人一起逃离可怕的荒原。
寻找爱人是尤苔莎反叛行为的第二个步骤。尤苔莎在荒原上找到的第一个情人是韦狄,开“静女店”酒吧的老板。但尤苔莎对韦狄并不满意,她认为他在地位、相貌、财富等各方面与她所要求的相差甚远。而且韦狄也不是真心真意的情人,他同时也和另外一个女人——托马沁幽会。那为什么尤苔莎还和他保持联系?因为荒原上的好男人太少了,人才太稀缺了。“在艾格敦荒原,即便最冷淡、最卑贱的亲吻,都标着荒年的高价。”(《还乡》,第1卷,第7章),因此,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尤苔莎只得保持与韦狄的恋人关系,并千方百计地把韦狄理想化。同时,她在仔细注意周围的动静,等待认识新的更好的情人。
终于,她盼望已久的情人出现了,他就是布卢姆斯恩德屯的克林-约布赖特。克林自小聪颖过人,12岁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艺术家和学者。但在他父亲死后,他只得跟人到布达茅斯谋生,之后去了伦敦,最后到了巴黎。他在巴黎经营珠宝生意,是相当成功的商人。现在,他回家来了,听说是回来与母亲过圣诞节。尤苔莎知道这一消息后喜出望外,她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千方百计地认识他。通过到克林家里参加圣诞节短剧表演这一方式,她如愿以偿地和克林相识,不久两人即坠入情网,然后结婚。尤苔莎希望克林与她结婚后把她带到巴黎生活,达到逃离荒原的目的。但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克林不想再回巴黎了,他想在艾格敦荒原办一所学校,永久地呆在艾格敦荒原。尤苔莎急了。她和克林不断地闹矛盾,不断地吵架。后来,她离开了克林,搬到她外公家去了。
接着就是尤苔莎叛逆行为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逃离荒原。由于克林不肯把她带走,她只能和旧情人韦狄再次交往。尤苔莎和韦狄密谋在11月6日的夜晚12点在静女店附近碰头,然后一起私奔到布达茅斯,接着再到国外去。可惜,由于约会那天晚上正下着倾盆大雨,尤苔莎不小心跌落水库,韦狄跳入水库救她。由于两人的水性都不好,结果双双淹死在水库里。
尤苔莎反叛命运的意义
尤苔莎的反叛行为具有四种意义。一是其行为的神圣性。以上提到过,哈代认为艾格敦荒原上烧篝火的人,包括尤苔莎,是“被禁锢的诸神”,另外,他还前后两次在与尤苔莎有联系的地方提到了普罗米修斯,这说明尤苔莎的反抗行为是可以和诸神的行为特别是普罗米修斯的行为相比拟的。她的反抗一是具有神圣性,她的叛逆行为是和神一样伟大的英雄壮举,是令人感动和崇敬的非凡行为。二是它的实用性。尤苔莎通过荒原漫步,约会情人的办法使她得以打发生活的单调和无聊,找到暂时的幸福,这是很实用的生活方法。另外,她的逃离荒原也是可行的生活方式。试想一下,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曾经因为不满足于周围环境而移民到异国他乡?他们不也是曾经有过像尤苔莎这样的经历吗?三是它的悲剧性。尤苔莎讨厌自己的生活环境而选择逃离,但在逃走的风雨交加的夜晚不幸跌落水中淹死了。她的反抗行为的悲剧就在这里。“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是一种审美价值类型。哈代通过尤苔莎的毁
灭——经过抗争和拼搏之后的毁灭,使读者对尤苔莎的不幸命运产生怜悯和恐惧,使读者对她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肃然起敬。四是它的革命性。艾格敦荒原上居住着成千上万的人,但大多人都是一辈子规规矩矩地逆来顺受地在荒原上生活,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有什么积极的反抗精神和行为。克林的母亲及其亲戚就是如此。也有对荒原稍作反抗的,比如坎特大爷、费尔韦大叔等人,他们通过烧篝火,喝酒,说粗话,睡大觉,不去教堂等行为也找到了一些狭缝中的幸福,但那是有限的幸福。他们的反叛行为不够热烈,不够革命。只有尤苔莎为代表的敢于背叛荒原,逃离荒原的叛逆行为才具有创造性和革命性。这种革命性的行为才有可能给人带来自由和幸福。
哈代在少年时喜欢阅读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荷马、维吉尔等人的著作(Hands:2,5,6)。在他后来创作的小说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希腊罗马神话的影响。如《苔丝》中的苔丝、《无名的裘德》中的裘德和淑珊、《卡斯特桥市长》中的亨查德、《远离尘嚣》中的巴什巴,以及上面刚讨论过的《还乡》中的尤苔莎,都可以从其身上看到普罗米修斯的影子。这些人物与命运的抗争行为都可以看作是普罗米修斯的行为的翻版。哈代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塑造,也许要向读者传达这样的信息:人们生存的世界,还是一片“艾格敦荒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还存在缺陷,人们必须克服恶劣的环境,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可能找到人生的幸福。在这种与环境命运斗争的过程中,有人胜利了,也有人失败了。胜利者是无上的光荣,但失败者也可歌可泣。重要的是他们都具有敢于反抗命运的精神和行为,就像聂珍钊教授所说的那样:“哈代认为命运是可以反抗的。人们应该反抗不合理的命运。命运就在现实的世界里,就在人们自己身上。它不是神秘和不可战胜的,人们应该反抗斗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聂珍钊,363)
(责任编辑:水涓)
参考文献:
[1]黄锦华.《还乡》中的荒原叛逆者及其原型解读[J].《作家》,2009,(1):82—83.
[2]李元.《还乡》的神话与原型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3):20—25.
[3]聂珍钊.托马斯·哈代小说研究——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
[4]托马斯·哈代.还乡[M].王守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