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础道德教育回归“正途”

2009-12-09 05:55
天津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工作心灵

吴 芳

前不久,笔者重温大文豪雨果写的《悲惨世界》,读及文中“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做人的正途”一句时颇有感触,然后思及时下学校的基础道德教育:缘何“全民皆兵”式的“全员德育”,“响彻云霄”式的“口号呼唤”,“铺天盖地”式的“德育活动”……换来的却是令人“扼腕叹息”的遗憾与无奈?诚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雨果的“圣人”与“正直的人”、“特殊情形”与“做人的正途”这个角度来审视、反思,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基础道德教育之所以“低效”,是因为我们使它远离了“正途”:“揠苗助长”式地追求道德的至善:试图通过“大动作”、“大手笔”来追求“特殊情形”的实现;以“长官”的身份“一厢情愿”地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圣人”。那么,如何摘下基础道德教育的“高盖头”,提高德育的人文性和有效性呢?

一、“将半壶水先烧开”——让德育目标回归“正途”

有个哲理故事,讲的是一个豪情万丈的青年树立了远大目标,可是一直无法实现。一日,他在河边遇到一位智者,便向其诉说心中的苦恼,智者听罢,指着身边的一只大水壶说:“请你帮我烧壶水。”青年装了满满一壶水,捡了些干柴过来烧水,可水壶太大,水太多,水未开,柴已尽。于是,青年便再去捡柴,待捡到足够的柴回来,水已经凉了。智者问:“若不再去捡柴,你如何将水烧开?”青年摇头,智者起身,倒掉半壶水,青年恍然大悟。回去后,青年修正了目标,并付诸努力,最终达到了目标。由“烧开半壶水”的故事来审视我们的德育工作:我们正像那位青年一样,给德育目标盖上了“高盖头”,往往把德育目标定得高而宽泛(“满则难开”,“满则溢”),使德育目标远离了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很难适应学生的需要。比如,我们要求学生懂得感恩,而现实生活中学生连起码的尊重都未做到;要求学生在车上主动让座,而学生却习惯了抢着上车:要求学生乐于助人,而学生连不妨碍他人都做不到……德育目标的“高盖头”现象,是对学生现状认识的缺乏,是对道德基本底线的忽视。德育不能以“应该怎样”为目标,而要以学生“实际怎样”为起点来确定目标;要从学生的现状和实际存在的问题入手,确定切实可及的目标,让德育目标始于生活、源于问题、立于改进。以守法、践约、遵守公共生活准则、尊重他人、与人合作等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道德素养为目标,以此为德育的基础和生长点,让学生在达到这些基本道德要求的基础上,践履更高、更完美的道德目标。

二、“将浸润进行到底”——让德育形式回归“正途”

古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是一位俊美而又性情孤僻的王子,他精心雕刻了一座象牙少女雕像,每天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她”。天长日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少女”真地“活”了起来,并乐意做他的妻子,这便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王子的默默坚守最终感动了“少女”。由此审视我们的德育工作:我们过于注重德育活动的轰轰烈烈,看似热热闹闹,实质并未走入学生的心灵;追求一蹴而就的“高效”,奢望“一针见血”,缺乏长久的教育浸润。比如,在植树节前许多学校都组织了全校性的植树活动,活动中彩旗飘飘,人头攒动,可谓场面壮观,然而,学生外在的植树行动是否能真正内化为绿化美化环境的责任意识?这点很难说。这就需要深化德育活动的效果,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内化道德准则。再比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学生们为老人表演节目,老少之间相处融洽,其乐融融,但这样一次活动就能让学生具备尊老爱老的美德吗?恐怕不能。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要在生活中养成。习惯的养成、德行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认知到接受、从体验到实践、从内化到行动的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我们要做的是像皮格马利翁那样,悄然无声地浸润,用足够的恒心去坚持。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所言,习惯就像一根缆绳,需要我们每天给它缠上新股,天长日久,它就会牢不可破。比如,我们可以将“培养良好习惯”这个“大而空”的德育内容,细化为9个方面,督促学生实践和内化:(1)品德好习惯——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2)礼貌好习惯——微笑面对他人;(3)做事好习惯——用完东西应将其放回原处;(4)上课好习惯——认真听讲,敢于提问;(5)阅读好习惯——每天读半小时课外书;(6)姿态好习惯——用正确姿势写字;(7)安全好习惯——靠道路右侧骑车、走路;(8)健身好习惯——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9)卫生好习惯——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让学生在反复思考和训练中,在教师的引领、督促下,不断进行自我修正,形成自觉行动。德育工作必须“不求近效,但求铢积寸累成千日之功”,从细节入手,“将浸润进行到底”,让学生经历和体验道德发展的全过程。

三、“将长官架子拿下”——让教师形象回归“正途”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下课后,教师将一个在课上表现不好的学生拉到办公室训话:“你知道上课时应该怎么坐吗?坐无坐相,看你那副怪样子!”学生嘟囔了两句,教师厉声追问学生说了什么,学生犹豫片刻后语出惊人:“老师,您现在也坐没坐相,还翘着二郎腿。”教师一下子脸涨得通红,转而恼羞成怒……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位教师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单看这个学生天真而又大胆的举动,实际上他道出了传统教师形象的弊端——师者的“权力膨胀”:教师是“德育长官”,“我说你听”,“我管你从”,永远发号施令;学生是“道德下属”,永远唯命是从。而事实上,我们的德育工作不能只让学生“做”给教师看,而要首先塑造教师自身的良好形象,以身立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用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铺就的。”我想,每位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应该争创“三好”:(1)定好角色。我们的德育工作不是从“零”开始的;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没有思想的静止物,而是有思想、会思考、具备一定道德起点的生命个体。教师不能将自己放在教育人、训诫人的“专利箱”里,时时处处炫耀自己的“道德优越感”。教师要主动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朋友”和“合作伙伴”,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让德育的过程贯穿师生对话过程的始终,在学生面前塑造真实可信、温厚可亲的自我形象,从而实现“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2)做好榜样。教师要注重自身榜样形象的塑造。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向教师提出的“每日十项自问”值得借鉴:一问校园内外,我和学生互致问候了没有;二问交通工具我摆放到指定地点了没有;三问走进办公室,我整理好内务了没有;四问走进教室前,我认真备课了没有;五问上课前,我清点好学生人数了没有;六问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尊重学生人格了没有:七问课堂教学及带班值班中,我守时尽责了没有;八问作业设计、布置、批改中,我执行规范了没有;九问对待特殊学生,我关注他们了没有;十问学生到校离校时间,我记住了没有。让学生感到育人者个个是真诚可学之人、可钦可敬之人。(3)亮好特长。教师要定好角色,做学生的“朋友”、“合作伙伴”,和学生成为共同体;教师要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成为学生的榜样;摒弃“权力膨胀”意识,并不是说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只能“谨小慎微”、“故步自封”,相反,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主动亮出自己的特长和本领,并发掘其中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特长,张扬个性,提升素养。比如,爱好体育的教师,可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磨炼意志,自觉健身:爱好文学的教师,可引领学生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通过作品和大作家、大文豪对话,感受作品中的诗情画意、豪情壮志、美好人性……学生充分吸收教师身上的优长,促进自身的道德成长和全面发展,长此以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愿望便成为现实。

新德育的倡导者李镇西指出:我们造就的学生,应该是行为规范、心灵自由、感情丰富、思想充实、胸襟开阔的现代人:应该是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国家、社会、他人负责的现代人。作为培养“现代人”的学校,作为肩负着神圣育人使命的教师,我们不必盲目地追求“更高、更快”,而应使基础道德教育回归“正途”:“将半壶水先烧开”——从基础的道德目标开始,低起点,平稳运行,循序渐进,在“固德本”的基础上“建德楼”:“将浸润进行到底”——让德育如春风化雨,逐渐注入“心灵的根部”,最终换来“生命拔节的声音”;“将长官架子拿下”——亲近学生,倡导民主,促进对话,榜样引领。这样,我们的基础道德教育才能真正成为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才能让道德建构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历程,才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真教育”:真诚、真实,才能使德育工作和谐起来,有效起来!

(责任编辑邓蕙)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德育工作心灵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