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009-12-08 08:35曾令云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11期
关键词:优质办学学校

曾令云

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来思考、研究湘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问题,就应该以建设“教育强区”为目标,以优化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一、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意识,充分发挥教育社会基础性工程作用

强化公平、均衡、科学的发展意识。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人才培养和国民素质提升,对其他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教育的优先发展就是要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湘桥区虽然是潮州市中心辖区,但由于历史、行政和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湘桥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困难:教育经费紧缺,中小学布局不合理,入学压力大,师资整体素质不高,教育设备设施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大部分中小学校园面积狭小,规模不大,发展空间受限,老市区学校与带农学校发展不均衡,等等。近年来,湘桥区大力推进了“轮岗支农”、“结对帮扶”、布局调整等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湘桥教育事业的公平、健康、均衡、协调发展。湘桥区把教育列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行点,就是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破解影响教育科学发展的难题,发展优质教育,促进公平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夯实湘桥区经济发展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让教育成果惠及人民

一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来抓,把培养人作为思考、谋划、推进教育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建立健全德育领导机制、管理机制和督查机制,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以创建“德育工作达标学校”和“德育工作示范学校”为契机,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全区德育整体水平。大力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强化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全面加强校园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学校集体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积极做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工作,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继续推进课程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湘桥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和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加强教学管理的督查力度,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发挥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全面提高湘桥教学质量。

二是要坚持以教师为主体,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在教育、管理和科研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全心全意建设教师队伍,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这两个原则,大力加强师德和学术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师德、教学、科研综合素质考核评价制度。坚持以师为本,积极探索校长、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继续教育的新路子及培养培训方法,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到新的水平。建立健全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的奖励激励机制,培养、造就一批教育专家、名校长、名教师,努力建设一支忠诚事业、教书育人、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三是要坚持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根据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新要求,要不断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增强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感,要积极开展好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创办优质学校等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和优质教育的需求,努力建设覆盖全民的公平教育、资源共享的优质教育。

要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完善入学组织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严肃招生纪律,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规范教育收费管理,加大财务审计、监管和查处力度,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资金真真正正落实到学校的自身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更新配套上。坚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办事公开、政务(校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教育行政行为,提高群众监管力度。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依法严肃查处教育违纪违法案件,努力树立勤政廉政、务实为民的教育良好形象。

三、积极推进和优化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要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导向,以农村教育为重点,进一步统筹好城乡教育的发展,具体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推进结对帮扶工程,健全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认真落实湘桥区制定的《关于开展学校结对帮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活动的实施意见》,认真督查“结对学校”落实帮扶方案,力争到2011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生源质量、教师队伍、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上的均衡发展。二是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缩小校际间的差距。要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薄弱学校改造规划,并分步实施。对于一时难以改变面貌的薄弱学校,可采取合并、撤销、办特色学校等多种形式对其进行改造。三是调整学校布局,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按照“优质学校带头发展,中间学校跟上,薄弱学校撤并、整合”的思路,积极探索小规模学校撤并新路子、新办法,鼓励以几个行政村为单位创办较大规模的标准化小学,提高办学效益。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师资均衡配置。要认真探索学校用人制度改革的新路子,加强教师的统筹管理,加大薄弱学校班子队伍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轮岗支农”制度,选派优秀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促进教师资源的最优配置,均衡城乡师资队伍素质。五是抓实教学教研督导,提升薄弱学校教育质量。要对薄弱学校进行教学教研专项督导,健全定期举行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制度,帮助和指导薄弱学校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六是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用信息技术带动教育均衡发展。要充分利用湘桥教育信息网,建立健全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共享机制,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方法传播到全区各中小学,努力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

四、加强科学统筹,协调各类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发展

根据群众对高中优质学位的需求实际,结合湘桥实际,加快南春中学“创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进程,尽快完成南春中学教学楼、艺体楼各一座的扩建工程,力争完成意溪中学周边120亩征用土地工作,扩大两所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增加高中优质学位,逐步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确保到2011年,湘桥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全省目标5%以上。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教育专款中安排一定资金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设备设施建设,积极探索职教骨干专业建设路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办好办大虹桥职业技术学校。要通过布局调整,把培英小学分教点(原太平路小学)校舍划归虹桥职业技术学校办学,作为学校的第二分教点,增加800个学位,为虹桥职业技术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提供了保证。要解放思想,创新办学机制,制订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统筹全区义务教育的规模和结构,优化义务教育资源,扩大湘桥区义务教育优质学位,提高湘桥办学档次。要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湘桥区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研讨会成果,规范全区幼儿园办学行为,全面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幼教服务。重视特殊教育工作,适当加大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满足“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的需求。通过宏观调控,使各类教育的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切合湘桥教育发展实际,满足人民群众追求优质教育的需求,真正为湘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作者系中共潮州市湘桥区区委书记)

猜你喜欢
优质办学学校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学校推介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