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俐 张 漓
整个法瑞瑟河谷每一英尺的铁路下都埋葬着一个中国人
1880年6月至1887年7月间,有2.5万名中国人来到加拿大,占当时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他们主要来自五邑。招募中国劳工一般是由华商承包,最主要的承包商是台山人李天沛,他也是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中国劳工的主要承包商。他与同乡族人、维多利亚广安隆商号的李枯芹、泰源号的李奕德和旧金山广华源商号的李天宽,联合组成联昌公司,在维多利亚和香港两地设立专门办事处,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招募中国劳工。他们除了到旧金山、波特兰招募熟练中国劳工外,还亲自到香港,并返回家乡台山及开平等地进行招募。仅在1881年,李天沛就从香港招募中国劳工两千人,用六艘船运送到加拿大,其中1739人抵达维多利亚,加上从美国运来的中国劳工,总数达到2939人。台山另一承包商、广安和商号督理叶春田(叶生)也为铁路公司招募了七千名中国劳工,他曾为美国太平洋铁路招募过中国劳工。来加的大多数中国劳工都是从广东台山、新会、开平、思平几个县分批到达的。叶春田的广告给人们很大的诱惑,它让人们看到五年内就可以攒下三百加元,而当时三十加元就足够让一个中国成年人在一年内吃好喝好,所以三百加元可算是衣锦还乡了。面对如此诱惑人心的广告,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毫不犹豫地便在契约上按了手印。从1884年进入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5056名筑路中国劳工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出,被招募的筑路中国劳工来源相当广泛,但以五邑为主,占了招募中国劳工的近七成。
中国劳工的吃苦耐劳早就是闻名于世了的。在太平洋铁路修建的中国劳工,他们的工资远远要比白人劳工的低,但干的活儿,却是最苦最累的,是白人劳工不愿意干的。而且中国劳工温顺、沉默,从不主动去招惹是非,即使是给予他们的工资很低,派给他们的活儿非常艰苦,他们也毫无怨言,从不制造麻烦。
不久以后,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政府为了偿还多年积累下的债务,提高了当地许多税项。其中,尤其是以烟酒税提高的最多,但这对中国劳工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万里迢迢背井离乡来这里卖苦力的中国劳工,他们干活儿的唯一目的就是挣钱,以便养活远在中国的家小。因此他们既不吸雪茄又不喝威士忌,也很少到街上去消费,购买食物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他们挣得的那点工钱除了吃饭全都存了起来,准备有朝一日带回家去。这样的加税也就很少加到华人劳工的头上,对他们的影响也就少之又少。
受到影响的当然是当地的一些白人劳工,他们开始愤愤不平起来,认为这些中国劳工既抢了他们的饭碗,又占了他们的便宜。这些白人就组织起团体,到处抗议铁路公司招聘中国劳工。他们竟然声称即使不修太平洋铁路,也不能招聘华人。
但是,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这么紧张的工期,公司不招聘华人,到哪儿去找这样吃苦耐劳、埋头苦干又便宜的劳动力?所以白人劳工越是抗议,铁路公司招聘的中国劳工反而越来越多。当地的华人招满了,又从太平洋那边一船一船地运来了五六千个中国劳工。于是,太平洋铁路工地上的劳工,中国人所占的比例也就越来越高了。
那时候,当然不可能有什么挖掘机、推土机、铺轨机之类的现代机械,施工全靠人在悬崖峭壁上打炮眼放炮崩山,或者用锹镐修路,用双肩将铁轨扛到路基上铺好,再一锤锤地把道钉敲进铁轨中去。而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在极为艰险的条件下完成的。
从1881年到1885年,总共有一万七千多名华人背井离乡,饱受苦难,参加加拿大铁路修建,他们是太平洋铁路建设的主要力量。数千名华工在三桅木帆船上漂了六个月,历经磨难才登上加拿大土地。当见到落基山脉的崇山峻岭时,他们都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山是如此之高,如此之险,迎接他们的居然是一生中从未经历过的严寒。
广东是很温暖的地方,很多人习惯穿拖鞋,而不习惯穿靴子。刚来时他们没有靴子,天气冷,下了雪,他们只好把装土豆的麻袋撕成布条,将脚裹得又大又笨,当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只能如此了。因为没有现成的路好走,他们经常爬山,又没有合适的靴子,有些人从山崖上掉到涧谷里摔死了。
除了天气恶劣外,华工当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其恶劣的程度完全不亚于当地的天气。他们受到的对待根本是不人道的,住的情况也很差,因为在高山之上,零下三四十度,只是住在棚帐里。吃的东西更是简陋。所以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也不少,用火药炸开山发生意外死亡的,或者因为不满工头的虐待,敢讲几句话或反抗一下被打死的时有发生。
中国劳工承担的最艰巨的西段铁路的建筑,著名的法瑞瑟河谷从耶鲁镇到里屯的58英里的路段,山体全是坚硬无比的花岗岩。直上直下。深深的河谷中激流飞溅,险象环生,让人看了晕厥。他们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15条主要隧道,最长的一条有1600英尺长。工人们在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的绝壁上凿洞,搭上栈道以便点炮崩山,实在太危险了。特别是雷夫斯托克至温哥华的四百公里的路段,全都是峭壁悬崖,古木遮天蔽口,脚下无一寸平地,只有法瑞瑟河奔腾而过。从1882年到1883年,中国劳工在这个地区凿石爆破,修筑涵洞一百多个,桥梁十座,开凿隧道几十公里。不少五邑中国劳工死于爆破、塌方、暴风雪、疫病,甚至被出没在荒岭中的黑熊吞噬……
举例来说,1882年出现了一次塌方事故,就有几十个台山中国劳工被活活压死。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作家威廉在他写的《不列颓哥伦比亚建设者》一书中叙述说:“他们全月的粮食供应是一袋米(50磅),仅足以维持他们所从事的体力劳动消耗的一半。……1884年,有两千名华工说是死于坏血病,实际上是因为饥饿而死的。”在筑路的五年间。中国劳工究竟死了多少人,实在无法统计。有人说,整个法瑞瑟河谷每一英尺铁路下都埋葬着一个中国人的尸骨,是名副其实的“死亡河谷”、“地狱之门”。也有人说,每修筑一公里铁路就有四个以上中国劳工死亡!正如人们所说的,“千岩万壑创新路,中国劳工泪斑斑”。1891年,维多利亚中华会馆就从法瑞瑟河谷搜集到三百具中国劳工的尸骨,运回中国安葬。
但讽刺的是,尽管我们可以说,中国劳工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打通了落基山脉的崇山峻岭,将横跨加拿大的大铁路铺到了太平洋边上,可是在庆功仪式上,竟然没有看到一个华人的面孔。这些真正的筑路英雄竟然没有资格参加最后的通车仪式。
1985年,加拿大政府修建了一个纪念碑,纪念太平洋铁路建成一百周年,使得加拿大的十个省两个地区成为一个完整的联邦国家。但是,在碑文上竟然没有一处提及中国人。太平洋铁路沿线的很多城镇、山峰、河谷都以当时修建铁路的功臣命名,但却没有提到任何和中国
人有关的名字。
唯一留存的是,铁路沿线的无形和有形的中国人墓地,和1892年问一位无名诗人写下的诗句。
在这首诗里,这位被岁月淹没于无痕的诗人如此悲愤地写道:
漂泊者终于被他的同伴放在此地安息,
没有刻下一行字也未见洒一滴眼泪。
在十字架上只是简单地记着:
“为修路而死。”
1885年11月7日,在加拿大西海岸的老鹰山口附近的克莱拉奇聚集了一大片兴高采烈的人。一名身穿礼服、头戴大礼帽的绅士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拿起铁锤,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修筑工程中的最后一颗道钉敲进铁轨。从此,横跨加拿大的铁路大动脉将大西洋岸边与太平洋之滨连通。
这条铁路的开通,给加拿大带来了荣誉和自豪,也带来了繁荣和昌盛。但对参加筑路的华人来说,却是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噩梦。太平洋铁路修成了,不再需要华人苦力了。这些因为修筑铁路而来的中国人该何去何从?他们的吃苦耐劳和勤奋肯干,在加拿大的白人来看是一种带有强烈竞争性的威胁,为此加拿大政府开始关上中国移民的大门。而对留存在加拿大的中国人则颁布了一系列带种族歧视性的政策,人头税、排华法案,也就一一出笼了……
竣工的那一刻,加拿大背弃了他们
2007年3月11日的《星岛日报》上报道了人头税最年长的受害者获得赔偿的一则新闻。
周六是华裔加拿大人李龙基的107岁大寿,他同时成为硕果仅存、加拿大华人人头税受害者中最老的幸存者。李龙基等待了多年,终于获得政府赔偿与道歉。孙女安德逊表示,祖父能够在有生之年获得道歉,令人百感交集。
1885年至1923年,加拿大政府向华人移民征收人头税。李龙基当时缴纳了500加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他两年的工钱。
女儿李法叶表示,父亲远渡重洋来到加拿大,拼命工作,维持生计。他当时年仅12岁,在一间餐馆洗碗碟,同时还要上学。
去年6月,加拿大政府终于宣布向人头税的受害人赔偿。并为人头税及禁止华人移民二十四年的政策道教。李龙基也与许多华人一起参加了这次历史性盛典。总理哈珀当时说,代表加拿大政府与人民,就人头税向华裔加拿大人道歉,为排华的后果深表歉意。政府道歉的同时,为人头税受害者幸存者或他们的配偶赔偿20000加元。但部分人士表示,这远远不够。
参加仪式的华文娟指出。政府的道歉与赔偿固然好,但实际上只是涉及受害者的0.6%。目前仅有大约500名华裔加拿大人有资格获得赔偿。如果赔偿范围扩大至家庭成员,3000人应获赔偿。
一个多世纪之前,为了修建横贯加拿大东西部的太平洋铁路,联邦政府引进了一万多名华工,其中大概有四千名华工因工殉职。但在1885年太平洋铁路建成后,华工的厄运接踵而至。铁路工程一结束。太平洋沿岸省份遇到空前的经济萧条。数以千计的华工无事可做,成群结队,沿着自己修筑的铁路流浪。就在劳工们身陷困境的危难时刻,加拿大政府抛出了一项新举措一向中国劳工征收每位50加元的人头税。加拿大政府推出这一人头税的目的非常明确:赶走替加拿大修建完铁路的中国劳工。
50加元的人头税对于当年的任何一位华工来说无异于一笔天文数字,本来就昂贵的人头税还逐年见涨。到了1923年,原本每人50加元的人头税已经暴涨到500加元。这相当于当时一名华工两年的薪水,甚至能买到一幢房子,几乎没有华工能付得起这笔费用。
这是在加拿大的中国人最困难的时期,很多华工挣得的钱还不及人头税多。由于没有足够的钱财提供日常营生,只好在这遥远的异国他乡贫苦度日,最终客死他乡的案例比比皆是。但同时这也是在加拿大的中国人最团结的时候,富有的人帮助贫困的,贫困的华人相互帮助,一些保障华人利益的华人组织也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
1923年,人头税虽然结束了,但中国人在加拿大仍然备受歧视。在这一年,加拿大政府通过了以针对华人为主的《禁止输入劳工法案》(俗称“排华法案”)。排华法案禁止包括中国移民在内的所有移民进入该国,导致大量早期前往加拿大的华人无法与家人团聚。被迫与亲人分隔数十年。
由于华工勤劳肯干。不计较劳动条件,白人工人感觉很难与他们竞争。同时,这些华工来到异国他乡,原不是为了融入当地社会,而只是为了打工挣钱,寄回老家,他们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他们被白人看做“异类”,遭到歧视。在美国实行排华法案以后,在加拿大要求仿照美国移民政策的声浪日益高涨。结果,铁路建成之日,也是加拿大排华开始之时。
加拿大的对华移民政策基本是跟着美国走的。在加拿大实行对华工的“人头税”期间,美国对欧洲移民是开放的,欧洲人自由出入美国,愿意来加拿大者不多,甚至许多加拿大人都流向美国。当时加拿大实际上劳动力仍然短缺。华工无法进入美国,只好忍痛缴纳“人头税”来到加拿大。可以说,在美国开始排华以后,加拿大接纳了华工,得到了劳动力的补充,同时又乘机收取了大量赋税,真是两全其美。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以“国籍配额”开始对欧洲移民也实行限制,欧洲人于是只好转移目标去加拿大。加拿大不再需要华工。于是干脆对华工关起大门。1923年7月1日,加拿大通过的这个排华法案,进一步阻止华人移民加拿大,除外交官、商人和学生外,一律禁止华人入境;同时取消了“人头税”,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征税的对象了。
加拿大政府这一招数立竿见影,1885年年底,第一批华工回国了。尽管五年来的全部汗水仅仅维持了生存和还清债务,但他们毕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那些身无分文滞留在北美的华工。孤苦无助地沿街乞讨,没有来得及看一眼年迈的父母、多年未见的妻儿,就在异国土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还有一批华工死在筑路工地上。他们的尸骨几经辗转,一部分人的回到了中国的故乡。华人霍华回忆道:“我记得我父亲曾经告诉我,他年轻时,曾沿着铁路边搜集华人尸骨,这些尸骨是当年草草埋葬的。我父亲捡起这些白骨,洗干净,贴上标签,送到温哥华,再由温哥华运到中国去。”
温哥华中华会馆主席余宏容介绍说:“据我所知,中华会馆为铁路华工做了大量的工作,当时铁路华工有不少单身汉,没有家庭,他们死后,骨灰、遗物都是由中华会馆代寄回国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排华法案”的执行日期是与加拿大国庆日同一天,所以当时在加拿大的华人便称国庆日为“耻辱日”,并拒绝庆祝加拿大国庆。在排华法案存在的二十四年间,能获准入境的只有50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年只有两个人获准入境,更多的中国人被排除在外,无法与已经来到加拿大的亲人团聚。
迟来的道歉
多年来,华人社团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为平反“人头税”和排华法案而奔走努力,但一直因华人社团意见不一和加拿大政府的态度未明而悬而不决。
进入20世纪80年代,广大华人社团开始为“人头税”的平反奔走呼号,呼吁加拿大政府承认错误,承认华人对加拿大这个国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些社团的行动得到了很多主流社会正义人士的同情和支持。各华人社团力争平反排华法案和人头税这两大历史遗案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但主要分歧点在于是否要求个人赔偿。联邦政府和高等法院都曾否决,并且拒绝受理个人索赔。
在2006年的联邦自由党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中,联邦政府为推行全民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意识,拨出2500万加元给曾受害的族裔团体,包括华裔、意大利裔、乌克兰裔等六个族裔,经费只对团体不对个人。
有消息指出,其中1250万加元是用于华人社区的,用于纪念和教育公众,并表彰华裔建设加拿大的贡献,同时教育下一代,了解国家曾对华人群体所犯下的错误,希望此类的歧视事件不要再度重演。加拿大政府希望同时也能够对“人头税”这个历史遗案做一个了结。
经过二十多年的抗争,随着华人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上的提高,历届政府对平反“人头税”的态度经历了从不予理睬,到虚与委蛇,再到积极处理的转变。在2006年1月的联邦大选中,“人头税”问题成为争取百万华人选票的重要议题。保守党政府总理哈珀上台后,一直表示将兑现大选承诺,平反“人头税”,并最终定在议会举行“人头税”平反仪式,正式就歧视华人的“人头税”政策向全加华人做出正式道歉,并公布平反方案。
6月22日下午,加拿大总理哈珀就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人头税”政策向全加华人正式道歉,并宣布将向受害者进行象征性的补偿。哈珀说,华人在加拿大建国初期的最重要工程——太平洋铁路的建设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大约一万五千名华人参与了工程建设,至少一千多人在施工中丧生。“如果没有华人工人的参与,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加拿大”。
哈珀指出,1885年太平洋铁路竣工后。加拿大政府没有让任何中国劳工参加敲人最后一颗道钉的庆祝仪式,反而开始为限制华人入境实施“人头税”,这种做法是“极其不公正的”。如今,加拿大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人头税”政策给华人带来的耻辱和痛苦。他谨代表全体加拿大人和政府向华人表示真诚道歉,同时也为1923年“人头税”停征后实施的“排华法案”表示最深切的悔过。
在随后举行的平反庆祝仪式上,加拿大祖裔部部长小田宣布了具体的补偿方案。加拿大政府将为目前健在的“人头税”受害者和其他受害者遗孀共约四百人每人补偿2万加元(1加元约合0.9美元),同时还将拨款1000万加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反种族歧视宣传。
乎反仪式在加拿大各大电视台全程现场直播,并提供英语、法语和汉语等同声传译。三百多名“人头税”受害者及其家属、华人社区代表应邀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参加平反仪式的有七位尚健在的“人头税”受害者,其中年龄最大的是106岁的李龙基先生,最小的马林笑容女士也已85岁。李龙基老人已不能讲话,他的女儿李惠玲表示,补偿与否、补偿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道歉。是要纠正历史错误,还华人以尊严。
加拿大总理一声“迟来的”道歉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对那些在加拿大死去的故人,也对于留下来的生者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