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奥赛是件好事

2009-12-07 07:38赵丽英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9年7期
关键词:奥赛万里行奥数

赵丽英

奥数经济主要存在于小学阶段

中国质量万里行:你对奥数经济怎么看?

闫东:主要看从哪个角度来说。高中不会太多涉及经济层面,因为高中学生比较理性,会量力而行。奥数经济链主要围绕小学。现在小学、初中尽管是义务教育,但有些地区没有严格执行,造成一定漏洞。体制有漏洞,经济链是永远也割不断的。这种现行的政策体制造成办快班、培训班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南北两地有一定的差异,在北方要好一些,因为北方比较死板,没有通过额外的考试提高入学率的现象,南方学校就比较活跃。每年我都带一部分学生到一些比较出名的地方学习,比如北京的燕园学堂、人大附中网校等。像广东、浙江等地区都办了很多学习班,这种学习班本身就是以营利为目的,每个学生交两三千元钱就可以学,但是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我们也觉得很遗憾。如果单从利益角度来说,小升初的利益是最大化的。因为有些学校把奥数作为标准来选拔学生。它考查的力度是最大的。

中国质量万里行:为什么这么说?

闫东:一般孩子的英语是一直学的,语文也是。别的科目也没有什么考查点,只有数学是。数学考一个证,拿一个奖,可以直接决定初中能否上快班。我们现在的小升初也没有一个严格的衡量制度,拿一个奥数证书去,学校就认为你是好学生,考查非常单一。孩子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根本体现不出来。奥数经济就是因为很多人要取得这个砝码兴起的。从高中生的角度来讲,就不涉及这些问题了。因为高考的选拔是非常全面的,凡是保送的、推荐的,必须全科达到选拔学校的要求。像清华、北大、浙大、交大、同济、人大这些学校选拔学生都是自主命题,全国海选,非常严格,有一科偏科都选不上。即使奥数拿了一等奖,如果别的科目偏科也不能被保送。我们鼓励、提倡高中生发挥特长。特长包括很多,竞赛是其中一个方面。我当了12年快班的班主任,从高一到高三带了4个来回。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培养特长还是很有好处的。

对于高中生来说搞奥赛是件好事

中国质量万里行:大连育明中学的奥数班是专门为高考培养特长生准备的吗?

闫东:是的。我们学校办学的理念就是看重学生特长的培养,高中的五大学科都有奥赛。我们的培训也是理性的,从高一的时候就报名,孩子们积极性都很高,二三百人报名,最后经过千挑万选只能剩20人左右。

中国质量万里行:学奥数还得经过挑选?

闫东:一开始是海选,人人都可以报名。开学一个月左右,学生适应高中生活了,主教练就会出海选卷。批完卷之后还要去找各班的数学老师了解学生情况。选出一轮以后培训半年,然后再次考试。大概300人报名海选,第一轮能剩下100多人。第二轮之后就只剩下50人左右。这50人再次培训,完了再考。这一次达不到年级前200名我们就不允许参加了。因为我们一个年级700人左右,前200名比较能保证学生各科成绩。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基本上是严重偏科的,我们会很理性地劝退。这样最后剩下的基本上就30人左右了。这些学生就可以开始进行严格的训练了。所以我们高中的奥数不是说学生想学就可以学的。要求全方面发展,不允许偏科。小学跟高中截然不同,盲目性更大一些。我的孩子也在上小学,也在学奥数,题确实挺难的,我也很头疼。

中国质量万里行:连你都觉得小学生的奥数题难?

闫东:因为他们不是像我们经过循序渐进培训的,老师直接出几道奥赛题给孩子,孩子都没经过培训,肯定不会,所以很多孩子缺乏信心。我也同意一些专家的看法,小学应该有序、有度地推广奥数,我们有一些尖子生可以挑出来培训,而不是全面铺开,营利性地培训,那就没有意义了。我们高中是选一些尖子生来培训。因为我们希望真正有兴趣的孩子,从内心喜欢数学的孩子去学习奥数,进行培训,然后坚持住,循序渐进。奥数不是谁都能学的,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必须要有天赋,还得自己喜欢,没有这两个原则搞不出好成绩。

中国质量万里行:你认为高考取消奥赛加分和保送是一种倒退?

闫东:进入名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我觉得更需要单科拔尖的学生。能拔尖说明他有天赋,有兴趣。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搞奥赛是件好事,可以使学生双赢。既不耽误其他科目的学习,又可以发挥特长。而大学对于这些特长又有绿灯,提前保送。如果取消加分和保送,根据目前的报考模式,考生可以填报3个志愿,竞争非常强。考高分的基本上都可以报好学校,中高分的学生就没有机会上他心仪的学校了。如果算上他的特长加分的话也许还有机会竞争。

中国质量万里行:现在的高考除了奥赛,还有什么别的项目可以加分保送吗?

闫东:有。比如省级的优秀学生、优秀干部,或者科技发明,国家一些特殊的发明奖,得了文艺方面的奖项,还有体育特长生等。但是真正公平公正的只有奥赛,其他项目“可操作性”太强。像体育特长加分,把孩子送到省队,一天比赛都不用打就可以混个二级运动员。而竞赛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单科竞赛每一科就取二三十名进行挑选,一等奖只有前三名或者是前五名才有资格拿到。所以这些学生确实具备竞赛要求的一切特点,他们被保送是理所应当的。高考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我带的07年毕业的一个高三班,考试成绩在650到660分的就有12个。那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658分,清华660分。如果这批学生中有奥数拿奖的,就可以上这两个学校了。但是这些学生没有,基本上都去了香港大学、香港理工等。整个体制不活,竞争太激烈,让一大批尖子生分数达到了,但是不一定能上自己心仪的学校。所以我们通过单科竞赛这条道路。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单科竞赛又拿了奖,如果他想去清华,就可以去参加清华的招生考试。虽然那也有50%以上的淘汰率,但是毕竟多了一个机会。高校对于这类学生是非常看重的,因为确实是品学兼优,在大学发展也非常好。所以我认为我们现行的高考体制还应该加大特长生招生力度。

中国质量万里行:如果取消高考奥赛加分和保送,你觉得会有什么影响?

闫东:那得看政策怎么调整。估计高校选拔人才还会寻找其他的方法,不会因为奥赛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高校奥赛加分的目的还是吸引更好的人才。应该说现在找不到更好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高考,只有竞赛这种机制更加公平公正。清华、北大这些学校在辽宁省的招生人数是非常有限的。有很多人冒着风险去搞一些歪门邪道。这样不是比学生能力,是比家长能力。有很多平民百姓就这样吃亏了。我们每年通过竞赛上去的学生中,越是家庭困难的,越容易出成绩;一些家境比较宽裕的,反而很难出成绩。国内的体

制没有办法给大部分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只有通过竞赛。

希望大学继续培养学生奥赛精神

中国质量万里行:你的学生毕业以后是个什么状态呢?

闫东:我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去国外留学了,回大连的基本没有。我带的是快班。

中国质量万里行:是不是他们选择继续深造的专业也与他们在高中时表现出的兴趣相关?

闫东:是的。不仅仅是指数学。因为咱们培训也教给同学们很多东西,第一认识到强中自有强中手,心态要好。第二通过培训,同学们能够体会奥运精神,能够团结互助,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样才能不断往前走。培训要让大家有双赢的思维,化敌为友,取长补短。通过这两年半的培训,达到这种境界。因为数学题非常枯燥,非常抽象,我有时候4道题要出一整天。对学生韧劲的培养、团队精神等,我们的要求都非常高。有时候学生觉得累,教练还会做思想工作。我们希望孩子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能把这种精神延续下去。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我们的孩子出去之后都挺要强,遇到挫折也能过去。

中国质量万里行:对于奥数在中国的发展你有什么期望吗?

闫东:我一开始就教数学。因为我特别喜欢数学。我认为中国的奥数应该往前再走一步,应该有更广阔的空间。我们高中学习奥数的孩子到了大学很多失去了这方面的能力,就知道玩儿,失去追求了。我建议高校给孩子多些鞭策,多给些动力。我有一个学生,非常聪明,被保送到清华基科班,结果第二年就当逃兵了,去学金融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太累了,受不了,不想学了。我认为我们的高校应该选拔出一批拔尖的孩子进行培养,配备最好的实验室、最好的导师。这样对于为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也有好处。我的学生留在国内的太少了,基本上都出国发展了。为什么呢?说白了,国内留不住人。当代最年轻的数学大家陶哲轩的成长历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家里有非常多的藏书,自己也很喜欢数学。从小学的时候他就参加比赛,拿了很多奖。现在已经是终身教授,以数学研究作为终身的事业了。他的成长与不停地参加各种竞赛,总有人鞭策他不断地往前冲密不可分。所以说我国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我们选出来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很容易就被一些自制力不是太强的学生拉下水,没有原动力了,觉得太枯燥了。还有的学生转专业,出去经商,就被社会所影响,不能专心做研究了。

猜你喜欢
奥赛万里行奥数
野蛮生长的学科奥赛,该管管了
2017年斯洛文尼亚奥赛不等式试题的推广
中国梦·法治情
——普法万里行走进红旗渠(一)
奥数是不是数学
中国好人网:第四届“帮好人万里行”
品牌之窗——“五老”送法万里行
“蓝丝带”空气净化产品质量万里行在京启动
一年级奥数测试题
一年级奥数测试题
二年级奥数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