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红
摘要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规划关注的一大主题。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已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且转变困难的原因,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措施势在必行。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循环经济 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DF3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这是“十一五”时期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
一、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一般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尽管我国早在“九五”时期就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看,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表现出粗放的特征,其基本表现为:
(一)单位GDP能耗居高不下,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中国科学院2008年3月1日发布的《2008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表明,在对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的排序中,中国仅排在第56位,位于资源绩效最差的国家之列。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也显示,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比较低,主要工业产品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比较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火电供电能耗约高22.1%,吨钢可比能耗约高9.8%,每吨电解铝电耗约高7%,每吨水泥能耗约高43%,加工每吨原油耗能约高56.2%。按照国际先进水平计算,目前,我国仅上述几种产品每年就多消耗能源2.26亿吨标准煤,约占能源消耗总量的10.2%。高能耗意味着高成本,高成本必然导致高价格。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难以提升。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不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我国就有被发达国家越拉越远的可能。
(二)我国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约束矛盾不断加大。
2002年以来,单位GDP能耗又出现了增长,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大于GDP增长速度。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总量虽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居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其中人均淡水资源(不可贸易)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列入严重缺水的国家。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我国人口众多而资源短缺,未来资源供给制约越来越突出,不允许我们继续走粗放增长的路子,否则经济运行就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
(三)高能耗引发环境危机,对公众健康产生较明显的损害。
在某种程度上,目前社会已经存在着环境“透支”,仅大气污染一项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占整个GDP的3‰~7‰。如果城市空气质量都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硫的环境容量应该在1200万吨左右,但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预计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将达到3100万吨,2020年达到3900万吨。因此,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环境将难以承受。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带来自然灾害增多,导致社会财富的减少,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人类的健康发展。
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的原因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且转变困难,有着深刻的体制和政策原因。
(一)各级政府仍然保持着过大的资源配置权力。
在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在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经济要素的资源配置中享有过大的权力,妨碍了市场根据效益原则实行要素的优化配置,并且人为扭曲了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和价格,造成了资源的滥用和浪费。以土地为例,由于各级政府掌握着土地批租的权力,有些地方为了尽快树立“形象”,创造“政绩”,各种投资项目纷纷上马,特别是随着公共工程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政府通过招商引入社会资本,权力和资本强强联合,虽然城乡面貌改善了,地方形象提升了,官员的政绩突出了,开发商的腰包鼓胀了,但一些市民和农民的利益却受到损害,有的甚至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为“政绩工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方面的教训一再证明,以政府权力强力配置资源的方式获得的经济增长成果,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政绩考核使得GDP增长率成为部分地区首要的考虑。
尽管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以求抑制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但是,统计显示,我国的投资率仍相当高,很多地方对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多占地的粗放式经营项目的投资冲动,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抑制。地方的投资冲动与地方政府唯GDP是问的政绩观有关。地方难以压抑的投资冲动背后,有着真金白银般的利益驱动。
另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的原因还有目前的财税体制促使各地仍然热衷于粗放式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因为这样GDP增速快,财税收入高,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严重偏低等。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今后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要实现年均增长7.5%,同时还要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两个约束性指标。怎样才能在节能降耗20%的情况下,保证经济年均增长7.5%?这就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找准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
(一)政府转换角色,退出产品和要素市场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政府不但要退出产品市场,而且要逐步退出要素市场,真正将职能变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良好市场环境的创造者和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需要在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重视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加强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创造条件。这样,政府在纠正“错位”、“越位”和“缺位”问题,把政府行为纳入法制轨道,完成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过程中,将释放出更大的体制和政策空间,从而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二)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产业依托。
“十一五”期间,我国要通过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其核心任务是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整体竞争能力。走符合我国国情和国家利益的工业化道路,既要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更要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化是就全国而言,各地区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应盲目提高工业比重;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注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避免低水平扩张和重复建设;重视产业优化问题,注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建立节约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为原则,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突破口。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传统的线性经济增长方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即“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相对于这种方式,循环经济的运行路线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循环往复。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价值取向,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新型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要以冶金、煤炭、化工、建材、造纸等行业为重点,进行循环经济再造,推行清洁生产,实行全面节约战略。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提高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
(四)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研究表明:我国通过大量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但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没能同步提高,关键技术自足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我国对外技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和创新,造成不断重复引进和对引进技术的持续依赖。当代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生产力的动力源泉。因此,“十一五”期间,我国必须下大功夫解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以应对目前经济增长中的深层次问题,最终达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
(五)体制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保证
大力创新体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从制度上保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是要以职能转换为重点,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把“经济管制型”职能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职能。二是在企业层面推进体制创新,塑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经济基础。企业是实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行为主体,如缺乏相应制度安排,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就难以实现。因此,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切实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三是抓紧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和“现代环境产权制度”,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制度支撑。通过产权流转制度,可让优质环境的受益企业支付相应的转让费;通过产权保护制度,可以维护环境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各级政府都要增强紧迫感、危机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变到注重质量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确保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
(作者:新乡市人民公园办公室,经济师,从事研究方向:人力资源与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