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票友

2009-12-07 03:38
上海戏剧 2009年8期
关键词:票友跟我学老生

枣 树

上海京昆艺术中心“followme京昆跟我学”时尚课堂同学会于7月5日晚成立。低吟浅唱间,不禁令人想到过去传统的曲社票房活动——他们不就是一群“准票友”嘛!然而细细品来,又有不同,也许现在的票友,也有了“新概念”吧。

零基础:“先结婚,后恋爱”

在戏曲界,票友的力量一向不容小视,不说俞振飞、言菊朋这些从票界“下海”的大师,也不说袁寒云、张伯驹这些书卷味十足的“文化玩家”,就是身边敢在台上来两句的票友也无不精于音律、谙于戏曲。

不过,这次“follow me”的同学却多是“白丁”,许多人甚至连行当都搞不清楚。一名公务员在报名时居然发问:“我是女的,也能唱‘男(南)梆子吗?”不过,由此嘲笑或贬低他们对戏曲的兴趣是不公正、不应该的,因为在他们的文化成长历程中,没有戏曲传播的环境熏染。有人说,这些“新票友”往往是以一种“先结婚,后恋爱”的方式爱上戏曲的——从最初的新奇,到慢慢了解,便很快喜欢上了戏曲,成了京昆爱好者。他们经常结伴走进剧场,观演已成了他们业余生活中的必需。学习之余,他们还自娱自乐,进行交流,拍摄戏曲写真。在这个浅尝辄止的时代,这恐怕是年轻人与戏曲结缘的最好方式。

时尚传播:传统的另类回归

同学会成立活动是在建国路八号桥创意园区内举行的,无论是会场布置还是表演方式,都透露着时尚气息,体现出上海昆剧团吸引青年的创意和诚意。已演十年、效果显著的“昆剧走进青年”专场,目前正酝酿着顺应时代的新版内容。圈内人士表示,只要戏曲界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戏曲同样可以吸引年轻人,关键在于引领的方式。或许有一天,像“Follow me京昆跟我学”这样的传统文化课堂也会像瑜伽、拉丁一样,成为沪上青年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回头看历史,戏曲何尝不是一种“时代风尚”?只是当它被边缘化以后,它变得清苦了,变得孤傲了,变得寂寞了,它与时代、与青年拉开了距离。戏曲要发展,离不开观众的发展、票友的发展;在本体传承上,戏曲可能需要矜持,但在传播方式上,戏曲不该把时尚拒之门外。

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于“传统价值”的意识也在悄然觉醒。笔者发现,“follow me”学员中有不少外企职员和“海归”。也许,这些频繁与国外文化接触的年轻人更早地意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可贵,更渴望民族性的自我认同。当这种意识愈加强烈并且弥漫开来,传统也就成了时尚,以一种特有的形式得到回归。

小众化:年轻白领女性俱乐部

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任何艺术门类的分众在所难免,戏曲必会形成自己新的观众和票友群。活动当天,参与的学员和跃跃欲试的报名者八成是年轻的自领女性。这与传统曲社中多男性老人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差异。

当日参与演出的学员情况亦然——京剧老生组中女老生居然比男老生多;昆曲小生组中只有区区两位男生;其他组别清一色女性,且多为年轻女自领。这一现象是否昭示着京昆艺术受众“年轻女性化时代”的到来?

猜你喜欢
票友跟我学老生
嘻哈跆拳族
Songs from the Past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京剧行当——老生
浅析票友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作用
跟我学看图,教你会计算
跟我学
老生:那一抹沧海与桑田
跟我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