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什么最大

2009-12-04 02:52
感悟 2009年11期
关键词:陈寅恪韦伯亚里士多德

朱 晖

想当年,西南联大群贤荟萃、清华国学院四导师名满天下……而如今,大师何在?

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恪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曹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这才同意聘请陈寅恪。

陈寅恪在国外断续留学20余载,潜心读书和研究,不仅学贯中西,而且通晓三十多种文字。由于他始终对“博士”、“硕士” 之类的学位淡然处之,所以连大学文凭也没拿过。幸亏梁启超慧眼识珠,才使得这位旷世奇才没有 “遗之在草野”,也才成就了这位日后清华园里大名鼎鼎的“教授中之教授”。按理说,陈寅恪对梁启超不说感恩戴德,至少也应该宽让三分。但是,因为一个古人陶渊明,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

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期,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也是有名的隐士。东晋灭亡后,陶坚决归隐,誓不与新政权合作。他的举动,关系到所谓的“名节”问题,也引发了后世的长期争论。作为史学大家的梁启超,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家之言,他认为:“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动机,是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掉。”陈寅恪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认为陶渊明“耻事二姓”才是可信的。同时,针对梁启超本人“无论从政还是从教,都不在乎在清朝还是在民国”的亲身实践,陈寅恪批评他“取自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

应该说,陈寅恪批评不仅力道十足,而且尖酸刻薄。有好友劝他:“梁公对你有知遇之恩,你这样做,就不怕别人说你忘恩负义。”陈寅恪笑答:“错了,我这样做才是对梁公最大的尊重,也才没有辜负他对我的赏识和抬举。”那么,梁启超又会怎么想的呢?“饮冰室主人”生性洒脱不羁,当有人嘲笑他“引狼入室”时,他回敬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无论是批评陈寅恪还是讥讽我的人,都把我们看得太小了。”

相对于梁启超所言的“小”,西方著名的社会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曾相应地表述过“大”。有学生问他:“您教书的目的是什么?”韦伯答:“是让后来的人超越自己,超越老师就是尊敬老师。”学生又问:“您就不怕学生超越了你反而瞧不起你了?”韦伯大笑:“孩子,这样想太狭隘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做一件比他们自己本身还大的事,那就是学术。”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追随柏拉图。他对老师非常崇敬,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当亚里士多德思想日益成熟之后,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柏拉图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他勇敢而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结果遭致众人的谩骂,说他背叛了老师。对此,亚里士多德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梁启超、陈寅恪、马克思.韦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都被后世称作为大师。

环顾今天,学术界因为亲疏远近或师承关系,彼此抱成一团、形成派系的现象并不少见。当季羡林、任继愈等大师陆续离去后,人们都在呼唤新时代的大师何时出现。到底何为大师呢?他既不是头顶的光环,也不是姓名前的头衔;除了顶尖的学问、广博的见闻、宽阔的胸襟,更需要一种超越个人荣辱成败和恩怨情仇的境界。大师者,把学术看得远大于自身,超越一切的是对真理诚挚而永不妥协的探索。

妮妮摘自《中国青年》

猜你喜欢
陈寅恪韦伯亚里士多德
五月是什么
韦伯空间望远镜
郭沫若、陈寅恪致沈兼士——关于《“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的通信
陈寅恪与唐筼的爱情故事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开始组装
大学的精魂——重温《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