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元歌
案 例
学生张Z,高一入学时成绩、各方面表现都还不错。遗憾的是,从高一下学期开始,他的成绩直线下滑,整个人萎靡不振,行为散漫,有时从早读开始就昏睡不醒……这个学生到底怎么啦?原来,他和班上一名女生产生感情问题了,两个人经常晚上打电话、发短信到很晚,而且他的情绪也是时好时坏,根本无法把心思集中到学习上来……
对 策
了解到情况后,我很焦虑,也觉得特别棘手,该怎么办呢?在稳定了自己的情绪、经过冷静的分析和思考后,我决定先和他谈一谈。
在一种很宽松的环境下,我先谈到了我对他的良好印象,以及对他目前状态的担忧和焦急。他一直沉默不语。我接着谈到了我的高中阶段,以及那个特定阶段里我还有同龄人共同遭遇的苦闷和迷惘。他灰暗而且充满戒备的眼睛慢慢变得柔和。我也谈到了那个特定阶段少男少女们彼此随时可能萌发的好感,以及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性。
我告诉他:“这很正常。但是,如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就不正常了。你觉得呢?”我加强了语气,“而且,你现在已经上了高中,要决定你未来择业和人生命运的大问题了!”看到他陷入了思考,我觉得第一次谈话已经达到预期目标。
在接下来的月考中,他考得一塌糊涂。考完当天下午他就来了,表情凝重而沮丧,说:“老师,我完了……”我问他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学业还是感情?他说:“老师,你帮我吧。”
看时机已经成熟,我就告诉他回家先考虑一下上课不要睡觉的问题。我问他能做到吗?他说:“简单。”
随后,我做了女孩子的工作,同时分别跟他们双方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建议他们都收回自己孩子的手机,原因只是影响学习,但是他们感情上的问题,我只字未提。我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严和信任。
接下来的那周,他似乎出现了一丝清醒。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的变化。并且不时地提问他,慢慢引导他回到课堂来。我培养他一点点地发现自身的优点和潜力,只要他身上有一点点好的变化我都会告诉他;并用他一点点的进步,调动他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我让他树立目标,制订计划,鼓励他坚持一月定会有好的效果……
斗争、痛苦、磨砺、坚持,张Z变了。他的精神不再颓废,同学们开始听到他的笑声,开始看到他放学后依然在奋战的身影,甚至在操场上打球时,衣服兜里都装着需要思考的物理题。他的成绩开始一点一点地回升。他担任物理课代表,并且负责给班级自制物理题和讲解的任务。他身上所具有的那不可估量的潜能一点一点地被挖掘出来了,一种不可抑制的对学习的热情复苏了。
到高三时,他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当同学问到他变化的原因时,他很含蓄地说:“心灵苏醒了就想学了。还有,我觉得不能辜负老师的赏识和信任……”
反 思
张Z的变化给我带来的又何尝不是心灵上的一次洗礼!说句心里话,我没有期待到会有这样让人惊喜的结果。这说明:学生的可塑性是极强的,问题在于我们教育者本身能不能成为他们最好的塑造师。
张Z是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在这个特定的阶段里,我对他的问题采取了疏导的方式,给他以信任,启发他自己思考,再给予时间,让他理性地权衡自己的行为。之后,我又用赏识不断唤醒他的自信,激发起他学习的热情,让他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满足和喜悦。同时又委任他以物理课代表一职,让他不囿于自己的一个小天地,而放眼周围,学会为他人服务,使他最终回到正确的轨道,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对张Z的教育,也给了我很大启发。
1.要给与学生充分的理解。理解是沟通的桥梁。教师要理解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身上所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视为正常。在这个案例中,我先谈自己的高中时代,消除学生思想上的戒备,接着从理解出发,没有把这种事情视为洪水猛兽,告诉他一切都很正常,让学生感受到亲切和温暖。
2.信任和赏识是唤醒心灵的复苏剂。“从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的好东西。”这就是信任和赏识。苏霍姆林斯曾说:“教育就是唤醒的艺术。”第斯多惠也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教育风格也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唤醒”的教育。 张Z陷入情感纠葛,不能自拔,而且失去自信。此时我投入了自己真实的情感,用信任和赏识唤醒学生的心灵,教育效果便出奇制胜。
3.启发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然后自己做出决定。现在的高中学生叛逆心理很强。方法不当,即使有良好的动机也不一定会有良好的效果。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这个案例中,我启发了张Z的内在积极性,就可以让他学会自己对自身行为负责,然后从宏观上进行疏导和调控,自己权衡,决定自己该怎么做。
4.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进行自我激励,不断进取。张Z因出现情感问题,虚度了光阴,荒废了学业。我利用张Z考试失利带来的沮丧、挫败感,不失时机地激励,重新唤醒他的自信和勇气,点燃他内心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追求,从而会使其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他的努力和勇气又给他带来了进步的快乐,从而让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不断进取。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成长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艺术在于关怀与理解、唤醒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