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北京服务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

2009-12-03 08:25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北京市办学北京

蔡 朔 尤 欣

创建于1960年的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学校自诞生之日起,一直遵循“服务北京”这一朴素的办学指导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学校适应时代要求,明确提出了“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理念,在50年的办学进程中,不但将“立足北京、服务北京”作为立校之本、发展之道,更是历经几代工大人的铸就与传承,积淀凝结成为学校特有的风格和精神,融入工大人的血脉之中。

50年风雨历程,50载沧桑巨变,凭借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科技成就和引人瞩目的综合实力,北京工业大学奠定了地方高校排头兵的地位。作为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建校以来近10万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首都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成为北京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固化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成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担起为北京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

1958年,北京工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市长的彭真同志提出了“高、精、尖、新”发展的北京工业建设总方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市委决心创办一所世界一流的、万人规模的工业大学,为北京的工业和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这样,肩负着为北京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重任的北京工业大学诞生了。

学校建校伊始就胸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首都建设服务”的办学之志,在专业设置上强调面向北京经济建设需要,设立了机械制造、电机、无线电、化工、数理5个系共16个专业。学校坚持教育为首都经济建设服务,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方向,鼓励各专业教研室与北京市的科研院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要求师生向工农学习、向实践学习,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成长道路;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置于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试行半工半读的“前三后二”教育模式,即学生前3年在学校学好理论知识,后两年深入工厂企业,边学习边参加生产劳动,最后半年结合工厂技术革新项目进行“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这种既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培养生产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学校探求真知灼见、成就实践之功的教学理念。

科学定位优化重组服务北京展新貌

上世纪80年代,学校秉承为首都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思想,把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突出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了“实践教学一条线”的教学改革思路和人才培养特色。同时,学校努力探索产学研结合助力北京经济发展之路。从国内第一台TP单板机的研制问世,到先后参加或主持北京的交通规划、公路石方爆破工程、环境治理工程、激光加工工程、新型焊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等大批重点工程建设,学校努力为北京城市建设服务,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与企业结合,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锐意改革的时代先锋。

1996年12月13日,是一个值得工大人永远记忆的日子。这一天,学校正式取得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资格,跻身全国重点建设100所大学行列。“211工程”建设的全面开展为学校在新世纪的发展焕发了勃勃生机。

学校提出“科学定位,找准目标,办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办学思路,以大力培养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按照“立足北京,融入北京”的办学定位,以“基础厚、口径宽、素质高、能力强”为目标,从知识、能力、素质3个方面构筑人才培养模式。“九3E'期间,学校重点建设了面向本科生的10个教学基地和1个现代化教育中心,全面实行学分制管理,实施选课制、弹性学制、主辅修专业、双学位等项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学校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出发,紧密围绕北京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及相关行业需求,对院系进行重组,对学科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与优化,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学科体系。学校逐步成为相对独立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实体;研究院成为跨学科承接重大科研和工程开发项目、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的研究基地。

学科整体实力的增长带动了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经过“211工程”“九五”期间的建设,学校的科研条件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科研实力得到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在促进首都经济建设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践行科学发展扎根北京归宿地方

进入新世纪,学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十五”期间,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更加突出了“融入北京,服务奥运”的特色,确立了“立足北京,融入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中长期办学指导思想。

经过几年建设,学校基本实现了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从工科大学向以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的转变,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211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学术交流及总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实现了新的跨越。

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手段以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2003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在全校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还大力推进以名课程、名教材、名专业、名师为内容的“四名工程”建设,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学校已有36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8个教学团队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2个专业入选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名教师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在大力培养适应首都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过程中,学校不断深化”实践教学一条线”的实践教育理念,通过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适应性强的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了地方大学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为首都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2004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103项(次),获省部级以上(含)科技竞赛奖465项,获奖942人次。其中,两次获得“微软创新杯”3D渲染技术专题全球冠军,两次获得“微软创新杯”界面设计专题全球亚军,还获得了2008年GMC国际企业挑战赛世界亚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竞赛一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学校的科技工作以融入北京、服务北京为亮点,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积极为北京发展聚集人

才资源,提供智力支技。学校始终坚持紧密围绕北京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相关行业,大力开展应用型、工程型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把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和首要目标。学校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和“863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每年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类科技奖励,获奖的数量、层次、水平不断提高,为提升学校科技服务北京的能力和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准确瞄准需求,敏锐把握契机,紧紧抓住北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以及奥运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寻找与北京市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学校通过“新北京、新奥运、新工大”的战略构想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发挥学校人才和科技优势,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和政策参考,为首都奥运提供科技成果支持。例如,许多教师结合自身专业,在场馆建设、交通规划、环境治理、信息服务、奥运文化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土木工程学科承担了奥运会国家体育馆、羽毛球馆和老山自行车馆的结构实验,张毅刚、曹万林、薛素铎3位教授共同主持完成的国家体育场柱脚锚固性能试验研究项目,确保了“鸟巢”建筑柱脚与基础之间的锚固设计合理:张爱林教授承担的“2008奥运羽毛球馆新型弦支穹顶结构优化设计”项目,为建造出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预应力弦支穹顶钢结构作出了重要贡献。交通学科配合北京奥组委交通部和北京市交通委,完成了《北京奥运会交通战略计划》、《北京奥运交通行动计划》和《应急交通疏散仿真预案研究》以及多个奥运比赛场馆的交通运行方案测试;结合我国国情,系统建立了适合我国大城市特点的交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和实施对策,为缓解首都交通拥堵状况提出了重要对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紧密结合北京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以城市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恢复、循环利用,大气污染治理、新型清洁能源等为重点,完成了一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课题,为北京市的水环境恢复、大气污染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工程中,学校利用自身优势,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服务三农,规划下乡”活动。自2005年以来,已经完成北京市级、区县级、乡镇级等各类村庄规划百余项,在编几十项,为指导村庄未来的经济发展、规范村庄各类项目的建设、改善村庄的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9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校以“立足服务北京,坚持科学发展,凝聚全校力量,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为主题,认真总结梳理建校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经验,进一步凝练和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在学习调研的过程中,“立足北京、服务北京”的办学理念得到进一步确立,在师生中形成了广泛的思想共识。最终,学校根据搜集整理的服务北京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对服务北京办学定位的内涵、切入点及工作思路进行专题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北京工业大学服务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该《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服务方向、服务重点以及组织实施与政策保障,重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3个方面下功夫;通过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深化培养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整合优势科技资源,搭建10大技术服务平台,为北京城市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服务:同时强调学校作为北京市属的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要发挥排头兵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建设服务北京的校际科技服务大平台。

回顾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工大人从未停止过进取与追求的步伐。在“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精神鼓舞下,学校将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作出切实的贡献,续写服务北京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北京市办学北京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北京,北京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