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解读庄子的《庖丁解牛》,庄周在文中传达了自己的养生之道:处在充满错综复杂矛盾的人世间,人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以无厚入有间”,方能“游刃有余”。由此,我想到高考成语辨析题的复习。汉语成语浩如烟海,考生时间弥足珍贵,怎样才能用宝贵而有限的时间投入来获取更理想的复习效果?
一、以一当十——高效利用高考资源
当前,有关高考复习资料漫天飞舞,良莠不齐。成语辨析的复习的确需要一定量的训练。因而不少老师用心良苦,费心费力收集资料,我们同学为了减少遗漏,搞题海战术,但是始终穷于应付。笔者以为,考生可利用的最规范、最权威的复习资料莫过于历年的高考试题。试想,高考作为我国最高规格的考试,哪一道题目不是经过了专家组的精心研究、反复讨论推敲、层层筛选、最后才确定下来的?因而高考出现过的每一道题目都有“一以当十”的作用。但是,我们的不少同学,往往以“已考过”或“已作过”为由,忽略了对最珍贵的复习资料的充分研究与利用,这无疑是最大的浪费,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所犯的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低级错误。
二、望、闻、问、切——摸索试题特点
子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成语辨析的复习也如此。当我们面对题目时,不要急于去寻找答案,而要进行仔细观察、深入研究。
首先让我们来观察2007年的全国高考成语辨析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07年全国卷)
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衢,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题干要求考生选出“不恰当”选项,意味着有三个成语的使用是恰当的。可采用排除法。“无足轻重”与“举足轻重”意义相反,“甘之若饴”中的“饴”与“糖”意义相同,“沧海桑田”形容变化很大,结合语境,不难判断它们的使用是恰当的。“蠢蠢欲动”是一个贬义词,属于成语感情色彩与语境不相协调的问题。
拿到试题,考生首先要整体观望,明确题干的要求;要有灵敏的嗅觉,感受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搜索大脑储备,追问是否存在比所考查的成语更为常用或意义相近或相反的成语;仔细把脉,比较对照,排除干扰,准确判断。
通过对10多年的高考试题的“望”、“闻”“问”“切”,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此类题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高考成语辨析题重在考查考生的辨析、运用能力,抗干扰能力,所以所考查到的多为常见的且又容易混淆、误用的成语。比如1995年所考查的四个成语“无所不为、半斤八两、首当其冲、想入非非”,1996年考查的近义成语“目不暇接、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应接不暇”,1997年考查的“莘莘学子”(复数成语用于单数环境中)、“不孚众望”(容易与“不负众望”混淆)、“万人空巷”(让人误认为“空无一人”)、2004年的“事倍功半”(容易与“事半功倍”混淆)、2005年的A项“百里挑一”(误用为“鳞毛凤角”)等都具有这个特点。
②命题者多从以下角度设置障碍:或故意曲解成语的意义(如望文生义、顾名思义、不考虑成语使用范围而随意搭配、任意扩大缩小语义等);或故意混淆成语感情色彩,以次充好;或张冠李戴,指鹿为马;或断章取义、割断古今等等,以达到混淆视听、搅乱考生思维的目的。考生若能仔细观察、深入分析研究,便可明确此题型特点,并逾越障碍,找出题目的突破口,进而有的放矢地选择、确定正确答案。
③分析成语辨析题的题干要求,从1997年开始,要求选出“恰当”选项的有7次,“不恰当”选项(分别为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7年)的有4次。2003年之前,题干多要求正选,这有利于汉语言的规范与纯洁;2003开始多要求选出“不恰当”选项,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题难度,也从一个侧面体现高考从选拔性向大众化逐渐转变的轨迹。
④通过对近几年高考成语辨析题的观察,我们还不难发现,考试范围在进一步扩大,不回避考查常用的惯用语、俗语、歇后语。比如2007年浙江省的高考题就考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马尾巴串豆腐等俗语。考试范围的扩大对考生提出了关注生活,从群众中学习语言的要求。
三、辨证施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中医给病人诊断注重望、闻、问、切,对不同病症,乃至患同一病症的不同患者进行辨证施治;成语辨析中也应力求做到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思考成语的意义。
①“一词多义”型成语的辨析。
汉语词汇中存在大量一词多义的现象,作为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也是如此。一个成语孤立地理解其意义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它一旦被置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其意义便被确定下来。
例: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驳斥得体无完肤之后,他又轻声念起来。
“体无完肤”一般情况下用于形容人体受伤程度,但是它还可以用来比喻论点等被全部驳倒或文章等删改很多。例题中显然是采用了第二种用法。
又如:前面提到的2000年的高考题,不少考生只是片面的理解B项中的“淋漓尽致”只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而不知它还可以指暴露得很彻底,所以误认为这个成语的使用是不正确的。
②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的把握。
像前面提到的1997年高考题中的A、D两项中所考查的“莘莘学子”“万人空巷”,都很容易让人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对于前者,很多考生把“莘(shēn)”读成“(xīn)”音,进而也就把它的意义等同于“辛苦”的辛,所以也就不理解整个成语是“众多的学子”的意思。对于后者,根据字面,很容易让人误解为“街上空荡荡的,路上没有行人”,而事实上,它是指街巷居民都出来了,多用来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奇的事物把居民给吸引住了的场景。
再如:他给杂志社的稿子退回来了,大家取笑为不刊之论。
辨析该成语,关键是对“刊”这一语素的理解。有些同学望文生义想当然地认为“刊”即“刊登”,而不知道“刊”是“删除”的意思,进而便误解了整个成语的意思,还有比如“文不加点”、“空穴来风”等词语经常为人们所误用。
类似容易让人望文生义的成语的辨析最忌主观臆断,考生在复习中应该做到“四勤”,即勤查词典、勤质疑、勤归纳(典型例子)、勤制卡片。
③考虑成语的适用范围和搭配对象。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很多成语也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搭配对象。
例: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可谓汗牛充栋。
以上两例分别是1999年高考题B项和2000年的A项,都是成语运用不恰当的选项。两者的共同毛病在于搭配错误。“美轮美奂”是用来形容房屋的高大华美,然而例题中则把它用来形容花鸟虫兽、人物形象上;“汗牛充栋”的意思是书多得堆满屋,往外运时牛马累得出汗。后用该成语来形容书籍或资料很多。例题中拿它用来形容刻苦学习的楷模很多,显然失当。
诸如美轮美奂、汗牛充栋、良莠不齐(用来比喻好人和坏人难于区分,较参差不齐的使用范围要狭窄得多)等成语,辨析时不妨考虑它们的搭配对象或使用范围,也可采用成语的替代方法来确定其使用是否正确。
2.考虑成语及其所在语境的感情色彩是否协调一致。
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在的语境的感情倾向是否一致,是成语辨析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1995年—2007年的全国高考卷试题中,涉及考查成语的感情色彩的占了绝大多数。比如:1995年的A项(无所不为)、1997年的C项(趋之若鹜)、1998年的B项(处心积虑)、2006年的C项(拍手称快)、2007年的B项(蠢蠢欲动)等成语多为贬义词,命题者故意把它们用在褒义的语境中,这就造成了成语的感请色彩与语境的感情倾向的不和谐。当然还有褒词贬用的情况,考生要注意辨析。
下面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
⑴谭嗣同愿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⑵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⑶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例题⑴中的“始作俑者”常比喻首开恶例的人,语境中则蕴涵着对谭嗣同的由衷的赞美,二者不和谐。题例⑵中的“面目全非”也是一个贬义词,与语境不符。例题⑶中的“同心同德”则是个褒义词,而语境讲的是罪犯间相互勾结,共同犯罪,显然成语的色彩与语境的倾向是不协调的。
由上述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成语的辨析离不开对其本身和语境的感情色彩的分析研究、比较对照。
3.追本溯源,探究成语的来源,避免断章取义。
例:我厂的改革任重道远,堪称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一语出自《庄子· 秋水》,讲的是燕国有一个人,看到赵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只好爬着回去。现用来比喻模仿别人的东西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给忘了。了解了这一典故,结合具体的语境,考生便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
类似于邯郸学步、相濡以沫、叹为观止、火中取栗等有着渊源的成语的辨析,我们必须追本溯源,考察它的出处,这样方能避免断章取义。
总之,考生在复习这一类题目时,不可拘泥于一个角度、一种方法,而应该统观全局,把所要考察的成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研究,即要联系上下文做整体阅读;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也不宜搞题海战术,要充分重视历年高考试题的资源的利用,并授学生以“渔”,引导他们多思考,通过一定量的典型题目的分析研究以深入挖掘潜藏于题目中的规律,并用于指导实践。那么,学生在复习或考试时,就能像庖丁解牛一样做到游刃有余了。
吴细云,语文教师,现居浙江苍南。本文编校: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