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泉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思想品德课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技术支撑。从这种意义上说,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是思想品德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而优化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却是建立有效课堂、较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迫切要求。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创造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新授思想品德课八年级(上)第七课《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时,我们可以用展示两幅漫画来创设情境: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甲不小心踩了乙的脚,从两种不同的行为态度(两幅漫画)引出行为与后果的关系。这样开课既简单明了,又富有启发性,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形象贴切的画面,富有情感的音响,再加上教师恰当的讲解和点拨,能充分借助视听的效果与优势,促使学生去思考,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较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教师可以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引导、指点,针对问题,师生共同思考、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作简要评述,也可让学生总结,教师进行点评。这样就能有效拓宽师生互动空间,教与学的交流也就变成了情感和心灵的交流。
●优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构建新理念下的思想品德教学体系
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一是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内容的感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从中得出正确的道德结论;二是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他们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觉感悟。
用榜样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可以用真情感染学生,也可以把深奥的理论性知识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或人物形象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如在九年级,我们可以播放孔祥瑞、刘翔等优秀人物的电视片段;在八年级,我们可以播放爱迪生、孔子、李时珍等人的影视视频;在七年级,我们可以播放孙中山、爱因斯坦、周恩来等中外名人的影视故事。因此,用好音像教材最能直观展示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高尚品德,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在学校具备网络资源的条件下,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充分彰显多媒体优势,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的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等特点制作教学课件,使单调的教学内容形真、情切、意远,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可以利用网络超越时空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探究的兴趣: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网站、资源库,使教师的教学资源能与学生交流与共享,等等。总之,优化好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形象化、动态化、理寓其中的情境创设。能够为后续教学环节的有效进行作必要的铺垫和较好的梳理。
优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可以让多媒体与活动课整合,这样既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结合,也突出了多媒体的示范、指导、激趣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遵循一定的原则优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和优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1.把握好分寸的原则。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也不能过度,如果长时间刺激,也容易使学生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或转入抑制状态,造成疲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多媒体与其他教学形式交替使用,以保证学生注意力的稳定。2.有效性和针对性原则。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要遵循学生思维规律,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多媒体材料内容要符合思品课的特点和规律,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把多媒体操作与准确把握教材有机结合起来,还要通过多媒体控制教学活动,并能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以使多媒体优势在思想品德课中得到充分发挥。3.突出师生为主的原则。思想品德课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手段,要防止因使用多媒体手段而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4.有效筛选原则。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整合过程中,师生要进行信息节食,避免信息污染,进行信息筛选,讲究信息的有效性,不做信息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