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丹江 王洪伟
[摘要]北大附中成都实验学校作为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的学校,一直强调要以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带动学校现代化,以学校现代化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学校已经建设成为了一所同时拥有光纤互联网、手机无线网,电话呼叫网,“三网合一、重在应用”的新型数字化校园。作为一名学校负责信息化整体工作的主管教师,如何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最大功效,构建数字校园,提升办学效益,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我校构建数字校园的实践。通过转变观念,立足应用,开放使用,资源共享,利用学校网站平台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数字校园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数字校园;办学效益;学校网站
“数字校园”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学生学习、家校联系、办公管理等工作全过程中运用校园网实现学校办学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数字校园是以数字化的方式来体现我们的工作、学习、交流与管理的校园生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学习和管理模式。它的目标是将校园内的各种信息数字化,增进交流,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校的办公效率和协同高效,增进学校与社会、家长的沟通,真正做到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此外,它还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化分析工具,使学校各方面的信息可以直观而便捷地反映到管理者的面前,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的。
数字校园以校园的全方位生活和工作为中心,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例如,教师在办公室利用办公电脑制作好多媒体课件,放到服务器上的网络驱动器,利用校园“一号通”在教室电脑登陆,调出自己的课件,通过背投电视给学生展示一堂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堂;学生则可以通过数字校园,随时查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复习已学知识,发表文章,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利用数字校园各平台开展各种研究性学习;管理者则利用数字校园提供的平台,进行各种信息的管理,如。学生教师信息管理、网上协同办公系统、学生成绩统计查询、维修申报、工资查询、各专用教室预约、领物申请等,同时对数字校园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和管理提供数字支撑。一句话,数字校园是数字时代学校的目标。
结合北大附中成都实验学校几年来在构建数字校园、提升学校办学效益的实践过程,谈谈我校在构建数字校园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观念先行,构建数字校园的环境氛围
观念先行是构建数字校园的基础。在网络和信息化教育中,重要的并不是教会学生掌握所有知识,而是教会他们利用这一工具去探索和获取知识。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坚持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实现信息化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对学校的工作模式和业务流程进行重组的过程。或者从一个更深刻的层面来说,这是一个内部变革的过程。而改革往往是会带来阵痛、流血,甚至是牺牲,这也就需要我们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
构建数字校园的过程是一个内部变革的过程,决定实施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和硬件的保障,而内部的工作和管理模式的能否成功转变,从根本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员工的信息化建设的观念更新方面,我们要因势利导,让大家在观念上先求同存异,再逐步走向统一。
●立足应用,抓好师资队伍培训
数字校园的建设首先是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变革,数字校园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意识和素养。如果说优越的硬件条件是高速公路,各种完善的应用系统软件是性能卓越的汽车,那么我们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是我们优秀的驾驶员。只有我们同时拥有了这三者,才能让我们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驰骋,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及管理。所以,我们在进行硬件的建设和应用系统开发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全方位引入信息技术设备的同时,一手抓设备管理,一手抓师资培训,让设备动起来,教师用起来,使师资队伍建设与信息技术教育同步,提出高标准的信息化教育管理要求。配合此项工作的开展,教师培训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教师高效获取信息,有效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电子办公相结合,在实践中推动数字校园的构建进程。
我们的培训工作先以基础培训为主,使教师能够学会使用我们数字校园的各种功能,将重点由“点”,逐渐过渡到“线”,即从掌握信息技术某个应用模块,到将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渗透到某一学科的整体教学体系中来,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学科交流网站、学科成果展示,为课程整合奠定基础。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已融入我校教师的教学和生活当中。
●开放使用,充分发挥数字校园设备效益
学校在每间教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实物展台、背投电视,方便教师们的教学和应用。同时我校的校园网通过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账号,通过这个账号教师可以登录校园内任何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在服务器上建立个人文件夹,供教师们存放自己的重要文件、课件。建立部门文件夹,供部门存放部门的公共文件。建立公共文件夹,供全校教师存放文件,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安装了MSN校园内部通讯服务系统,通过它,局域网内的传输文件更加简单,只需要简单的几步就可以把文件传输给对方,消除了以往共享文件夹的繁琐。同时MSN还有语音通话和即时通讯的功能,在不同的办公室,教师也可以通过语音和文字进行交流,方便了教师间的交流。
校园网内部也安装了邮件系统和协同办公系统,供校内使用。以前发送通知和文件都是通过纸张的形式来进行发送,现在有了电子邮件和力公系统,方便快捷,节省了人力物力,极大地方便了教师教学及办公的应用,并迅速推广了信息化在学校各方面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现在每节课老师们几乎都会用到教室的多媒体设备。
传统的教学形式正悄然发生变化,这种独特的数字校园文化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建立资源中心,实现资源共事
网络可以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建立正确的资源观念并强调资源共享有利于充分有效地发挥网络的作用。
我校在构建数字校园的同时注重建立资源中心。我们着重抓了资料的搜集、归类与整理工作,尤其是收集了平时教师和学生创作的各类网络和多媒体软件作品。教师制作的课件按年级和学科归入资料库,供全体教师共享。因此,其他教师在使用时。可作为资料。结合自己
班级或年级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再利用。资源共享为师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种资源中心还将为学生实行开放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提供条件。
●利用数字校园应用平台,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我们觉得,要想切实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硬件建设是基础,而软件的开发应用才是关键,学校网站乃是整个数字校园的核心。我校网站依靠自身技术力量进行开发,含有众多应用平台,所有平台都使用学校网站的统一账号密码,实现了“一号通”,使用户能够很方便地进行相应的操作,而无需记住每个平台的用户名和密码。学校网站在促进教师的教学教研、拓展学生的学习教育渠道,以及在提升学校管理的协同高效、家校联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校管理实行网上办公。
学校协同办公系统承担了学校无纸化办公的重任,学校和各部门的周工作计划、通知、文件等教师都可以随时登陆浏览,减少了纸质文件的下发。校园信息化管理平台综合了各管理模块,包含新闻发布、工资查询、领物申请、维修申报、报告厅预约等相关功能,使信息化真正渗透到学校管理工作中。
教育教学利用网络平台。
教师博客: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故事、成功案例、教育教学经验及反思发到博客上,引起群体思考和讨论,对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各教研组还利用教师博客网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家校联系通过网络平台。
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学生评语系统、家校联系系统,加强了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和互动,让家长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可随时上网与班主任及各科教师取得联系,进行网上交流沟通。
学生应用校园网自主学习。
原创作文网使更多的学生热爱写作,学生们可以随时发表文章,教师审核,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游客也可以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论。学生的文章写的很真实,连家长看后都很感动,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展示的平台。
网上假期作业活动是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种特色与创新的网络学习活动,是以网络为平台结合学科知识的探究与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在网上,学生们可以发表征文习作,参加网上知识、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活动、网上旅游节活动、网上奥运知识竞赛活动,能让孩子们体验到网络游戏学习、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和网络学习的乐趣。
利用校园网实现校园VOD点播。
我校从2005年就组建了学校VOD点播系统,并录制了大量的电视节目和视频资料。如百家讲坛、探索发现、人与自然、新闻周刊、面对面、新闻会客厅、高端访问、对话、走进科学、希望英语、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等央视的优秀节目,统一放到学校的VOD点播系统里面,这些电视节目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历史、文学、新闻等内容。每天晚间19:00-19:40,全校以年级组为单位,确定观看内容,并由班主任教师陪同学生一起观看,使学生在小学校里了解大社会,让学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思想、视野不封闭。
网站各平台不仅实现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我校的信息化管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优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已成为数字校园的特色和亮点。
通过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数字校园的构建,使学校办学效益不断提升,同时数字校园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管理。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学生开始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索知识,他们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与能力越来越高,创造意识也越来越强。数字校园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手段和方法的变革,还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变革,它给学校带来了全新的面貌。我们期待着大家共同努力,去打造更加务实高效的数字校园,去亲身体验教育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