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毅
许多史诗大片,都不会忘记拍一部前传,以佐证英雄们日后所取得的辉煌和成就,总是千丝万缕的关联着自己童年的经历或是诞生之前的故事。
2009年,共和国空军建军60周年。这支创造了无数辉煌的英雄部队,不仅有着自己的厚重历史,还有着属于自己的无比精彩的前传。从这里,我们将看到一个沉甸甸的梦想是如何插上翅膀、飞上天空的,并理解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的军种,在60年的岁月里所经历的搏击和较量、所取得的胜利和光荣。
惊人的远见:
比建国史还长的空军奠基史
今天,拥有一支强大的空军,已成为世界上每一个强国梦的一部分。更没有人会怀疑,空军对于一个国家实力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意义。但是,也许没有人会相信,人民空军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追逐这一梦想的历史,竟比共和国建国的历史还要漫长。
早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就是离共和国建国尚有20多年,甚至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建立自己军队的时候,就凭借着敏锐的判断、大胆的想象以及断然的行动,开始了自己征服天空的步骤。这种惊人的远见,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就开始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航空技术人才,为将来建立空军积蓄力量。
1924年1月,以孙中山为领袖的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实现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史称第一次国共合作。9月,广州革命政府在广州大沙头创办航空学校,由航空局局长陈友仁兼校长,苏联人李糜任顾问,德国人雅尔台等3人任教官。航校招收第一期学员共10名,大部分来自黄埔军校毕业的学员,其中,就有刘云、王翱、王勋(即王叔铭,后来投靠蒋介石,曾任国民党空军总司令)、冯询等多名共产党员,还有后来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唐铎。他们在国内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被送往苏联深造。
1925年7月,学校招收第二期42名学员。次年6月,又从第一期留校生和第二期学员中选出包括常乾坤、徐介藩等5名共产党员在内的12人送往苏联学习。
第一二期赴苏联学习航空的共产党员,成为中国共产党航空事业最早的一批骨干力量,有的还成为后来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技术骨干和航空事业的拓荒人。这其中,就包括后来担任东北老航校校长、军委航空局局长及至空军副司令员的常乾坤,还有担任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主任的唐铎等人。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内已没有继续培养航空人才的土壤,中国共产党就在苏联留学的党、团员中两次选调了约20人转入苏联航校学习。这两批学员,有的因身体和技术原因停学,有的学成后在苏联空军服务。其中,学员王弼、王琏(朝鲜人)、刘风、李凡、王春等回国。后来,王弼曾任军委航空局政委、空军副政委兼工程部部长、空军副司令等要职,王琏后来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任空军部长,刘风曾任空军第二航空学校校长、国家体委航空司司长。
除了上述努力之外,1938年前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又见缝插针地安排了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报考国民党空军飞行学校和机械学校,利用国民党航校为自己培养航空人才。这些人后来,多数都辗转到达延安,加入我党航空事业的奠基工作之中。
“红色航空队”:
命运多舛的一支航空队伍
在我党早期培养和储备的航空技术人才中,抗战时期被派往新疆盛世才航校学习的一批红军干部学员,虽然经历了很多困难,却是人民空军初创前一支很重要的骨干队伍。
“芦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这时,国民党政府新疆督办盛世才打着抗日救国的旗号,取得了苏联政府的援助,在边防督办公署航空队附设的航空训练班公开招生(对外称“航空学校”),培训飞行和机务人员。时任中共驻新疆代表的陈云向中共中央建议,从红军中选一些人送到盛世才的航校去学习。他的建议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支持,经过多次交涉和协调,中共与盛世才达成了为中国共产党培训航空人员的协议。
中共中央对选调学员的工作非常关心,明确指出:这是关系到未来建设人民空军的大事,要陈云亲自负责,尽可能做到红军一二方面军中都有入选。10月初,陈云首先到红军西路军进疆部队(代号“新兵营”)物色了25人。同年,陈云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回到延安,他又到延安“抗大”和摩托学校中挑选了19人。
当时的选拔工作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是体格检查和文化测验,确定预选对象后,名单送到陈云手中,然后由陈云亲自考察决定。陈云的考察方法也很特别,他让学员读一段报纸,来测验文化程度;然后把怀表放在预选对象身后的不同位置、距离,以考察听力;让学员下棋以观察灵活性。最后,还要详细询问每个人的经历。
最后,经过八路军后方政治部的审查,陈云确定了19名共产党员,包括严振刚、方华、方槐、夏伯勋等人。陈云还特地把他们叫到自己屋里,勉励他们说:“你们将是第一批红色飞行师,是红色空军的第一批骨干,不要怕文化低,不要怕被人家看不起,要以坚强的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要把技术学到手。”考虑到大家对航空这一全新的事物可能会有畏难情绪,陈云又鼓励大家,“我们共产党人是特殊材料制成的,长征时,不是凭两条腿战斗到陕北吗?将来你们一定要成为党的空军飞机驾驶员,现在不会的,经过努力学到手了,才是真本事!”
1938年3月初,两部分学员会合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继任陈云的新疆代表邓发,将43名学员(一人因病返回延安)分成飞行和机械两个班,两个班建立一个党支部,吕黎平担任支部书记。这支特殊的学员队伍正式成立。这是一支存在于盛世才航空队中的“红色航空队”,后来被习惯地称为“新疆航空队”。
当时,盛世才的航校有6架初级教练机、9架侦察轰炸机,共产党派来的学员参加了第三期飞行班和第二期机械班。3月上旬,航空训练班正式开课。经过一段共同的航空理论知识学习后,两个班开始分别进行专业训练。
飞行班学员经过大约4年的学习,到1942年4月毕业,先后飞过苏制乌-2双翼初级教练机、埃尔-5双翼侦察轰炸机、伊-15双翼战斗机和伊-16单翼战斗机4种飞机,平均每人飞行约1000个起落、300小时,飞行技术达到了作战水平。1939年9月,机械班毕业,留在盛世才的航空队当机械员,到飞行班学员毕业时,已能熟练掌握多种飞机的维护技术。
1942年9月,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被蒋介石拉拢的盛世才撕下亲苏联共的伪装,突然将共产党在新疆工作、学习的人员分几处软禁起来。航空队的共产党员开始被囚禁在教导队驻地,后又转移到一个叫刘公馆的地方,完全切断了与外界的联
系。1944年11月6日,又将他们投入监狱进行残酷折磨。但是,学员们绝大多数都坚贞不屈,一边与盛世才进行斗争,一边在狱中学政治、学文化,复习航空理论,徒手模拟飞行。
在得知航空队的共产党学员被关后,中共中央多方设法营救。1946年7月10日,被关押3年9个月之久的新疆航空队人员回到延安,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东北老航校:
一段记忆深处的传奇
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中共中央做出了一个特别的决定:在东北创办一所航空学校。这项任务落在了从苏联学成回国的王弼、常乾坤等人肩上。
为什么要不远千里,从延安跑到东北去创办航校?
在王弼、常乾坤临行前,刘少奇说:东北是日本扩大侵华战争的主要基地,估计该地航空器材很多,这是着手兴办航空事业的一个有利条件。任弼时也指出:中共中央决定派干部去东北,设法创办一所航空学校,为的是给将来人民空军建设培养一些种子。
这些话充分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于创建空军是早有远见卓识的,亦说明此前对于航空人才的积极培养和储备的举动,绝非心血来潮,而是源于一种非常理性的决策和周到细致的安排。
不过,对于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王弼、常乾坤来说,在当时动荡的战争条件下,要白手起家办航校,实在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这其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航空器材的极度缺乏。
1946年初,王弼按中共中央东北局指示,带领魏坚等人,分赴延吉、牡丹江、哈尔滨、佳木斯和齐齐哈尔等地,四处搜集侵华日军散落在东北各地的航空器材。在人民政府和群众的帮助下,他们竟神奇般地找到了散落各地的和“东总”收编的日本关东军一个航空训练大队的破旧飞机120架、发动机200多台、仪表100多箱、油料近千桶。
找到这么多器材不易,运过来也是一个难题。没有汽车,更没有火车,载重最大的工具就是马车和牛车。于是,马拉飞机、牛拉飞机,甚至肩扛、手抬,在东北大地的林海雪原中,这样的一幕幕悲壮而豪迈的情景不断地上演着,一批批对于创办航校至关重要的“家当”,被陆续运送到了吉林通化。
今天,作为后辈的我们,常常会从史籍上看到下面这幅熟悉的画面:在冰雪覆盖的平原上,一位头戴大棉帽、系着绑腿的军人,赶着一辆马车艰难地行进着。沉重的车轮深陷在厚厚的积雪里,吱嘎响着,慢慢向前滚动。而马车后面,令人惊讶地倒拖着一架破旧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
这样的画面,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并已成为人民空军的先驱们怀揣梦想昂首前进的一个缩影。
1946年3月1日,吉林通化,人民军队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宣告成立,这就是后来闻名的“东北老航校”。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通化军区司令员何长工受东北局和“东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委托,宣布了“东总”关于航校成立的决定。
航校成立之初,校长由常乾坤担任,吴溉之兼政委。5月,免去吴溉之的兼职,任命王弼为政治委员。10月,又任命马文为第一政委、王弼为第二政委。1947年2月,国民党起义飞行员刘善本从延安抵达东北,被任命为副校长。全校共631人,有各型飞机百余架,其中三四十架经修理后可以使用。
航校诞生后,被国民党视为眼中钉,频频出动飞机轰炸、扫射,企图把航校扼杀于摇篮之中。大家一边在轰炸的夹缝中组织飞行,一边不断转移。在老航校成立后的4年时间里,就曾向牡丹江、东安、长春等地进行过4次迁移。
各种困难也接踵而至。第一期飞行学员开训时,他们突然发现,航校仅有的4架初教机因过于破旧而不堪使用,中级教练机则一架也没有,只有几架日制的九九式高教机可勉强使用。不过,这没能挡住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惊人地开创了在世界空军飞行学员培养中,越过初、中级教练机,直接飞高教机的先例。接着是燃料问题,库存的汽油很快将被耗尽了。飞机没有燃料无异于一堆废铁。于是他们反复研究,摸索出了用酒精代替汽油作燃料的办法。没有充气设备,大家就排着队轮流用自行车打气筒给飞机轮胎充气;螺旋桨和轮胎不够用,他们就等前一架飞机着陆后,赶紧拆下来装到后一架飞机上接着飞;转场时飞机上没有计时表,学员们就把教室里的闹钟绑在了腿上……
物质极度贫乏,精神却极度昂扬。依靠心灵深处进发出的能量,去战胜一切难以想象的险阻。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航校于1948年3月由东安迁回牡丹江,次年3月又搬到长春。环境安定了,条件有了改善,航校的规模和开设的班期也随之扩大。到1949年5月,解放前夜,东北老航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
截止到当年7月,老航校在创办4年多的时间里,共培养出各类航空技术干部560名,其中包括126名飞行员。他们大多数成为了撑起人民空军强大铁拳和创办国家航空事业的骨干,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空战英雄王海、刘玉堤、张积慧等。
新中国成立后,老航校的规模和条件,已不能适应人民空军建设的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决定:以东北老航校的干部、学员为骨干,在苏联的帮助下,成立新中国的第一批航校。按原计划,第一批共建6所航校,其中2所轰炸机航校、4所歼击机航校。后来考虑到东北老航校尚有的日籍教员和飞机、器材,中央军委决定:在牡丹江再成立1所航校,以培训运输机空地勤人员。1949年11月20日,中央军委正式颁布命令:上述航校依次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至第7航空学校。
此时,已完成使命的东北老航校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东北老航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它是历史,是一段曾经的传奇,是一个既清晰又迷离的梦境,更是一个既简单又深刻的烙印。它留在每一个经历过那段岁月的先人们的记忆里,也留在每一个以景仰和虔诚的心态回望这段岁月的人们心中……
组建军委航空局:一个全新的军种呼之欲出
1949年1月8日,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这个平平常常的小村庄,当时就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正是在这里,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并向全党发出了《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的任务》的指示,正式提出了建立空军的任务,并要求在1949年及1950年,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
当时,东北老航校已经集结和培养了一批空地勤人员和其他技术人才,而且在已经解放的广大地区内接管了不少机场,缴获了一批飞机和航空器材,具备了建立空军的客观条件。
1949年3月8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议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召见了常乾坤、王弼,听取他们对航校工作
的汇报。根据两人的建议,决定成立军委航空局,统一领导和管理航空事业。
3月17日,中央军委先后电告四野和东北军区:军委决定成立航空局,人员从东北航校中抽调。3月30日,军委航空局正式宣告成立,常乾坤被任命为航空局局长、王弼为政委,下设作战教育处、航空工程处、民航处,情报科等机构,暂编64人,办公地点设在北平(今北京)灯市口同福夹道7号。
军委航空局是人民空军领导机关的前身,到1949年人民空军正式成立,存在了7个多月时间。这期间,为人民空军正式组建做了许多工作。
军委航空局建立后,一边加强组织建设,开展航空业务;一边抽调干部组成航空接收组,分赴华东、华中、西北各地,接管缴获的航空器材和收容航空技术人员。在各地野战军的支持下,到1949年10月底,共接收国民党空军飞机113架,航空发动机1278台,各种航空物资器材40000余吨,收容航空技术人员2267人。至此,人民空军初建时拥有的航空技术人员已增加到2938人,飞机达到159架。
为了支援前方作战和恢复解放区生产,军委航空局积极组织各地修复机场,迅速开辟空中运输线。另外,还于1949年8月在南苑机场组建了一个飞行中队,担负北平地区的防空任务,并组织该中队参加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受阅飞行。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空军至今沿用的机徽和军徽,正是当时的军委航空局组织设计的。人民空军的机徽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红星军徽的基础上,两边配以镶有金黄色边缘的红带,标志着人民空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是在陆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象征着空军在祖国大地上奋飞的雄姿。人民空军的军徽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红星军徽的基础上,配以雄鹰的两翼,象征着人民空军英勇果敢,为捍卫祖国领空安全而翱翔无阻。
设计简炼、大方的机徽和军徽,60年来一直伴随着人民空军的成长壮大历程,成为人民空军光荣的象征。
冲出地平线:人民空军诞生
1949年8月1日,一架客机缓缓降落在莫斯科机场。
欧洲夏日的阳光轻轻洒在步下舷梯的人们身上,人群中,三位身着深身西服,气宇轩昂的黄皮肤人显得有些特别。三人中为首的,就是后来的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他带着王弼、吕黎平来到莫斯科,是受中共中央的委派,参加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根据中苏双方商定的原则,就苏联帮助中国组建空军的各项具体问题进行商谈。
此行的国内背景是: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大陆只有两广的“桂系”尚未解决,西北歼灭马步芳的战役正在紧锣密鼓的布置之中。除此之外,大陆上已基本无仗可打,但在海上尚有台湾、海南岛未解决,需要投入大力。中共中央分析,未来要取全胜,必须渡海作战,而渡海作战,必须有空军和海军。但是,空中的力量太弱,难以担当渡海作战的重任。
1949年7月10日,毛泽东写信给周恩来,信中说:“我空军要压倒敌人空军,短期内(例如一年)是不可能的,但似可选派三四百人去远方(指苏联)学习六个月至八个月,同时购买飞机100架左右,连同现有的空军,组成一个攻击部队,掩护渡海,准备明年夏季夺取台湾。”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周恩来随即着手组建空军的各项工作。刘亚楼等三人的此行,正是为了落实这一指示。7月26日,中央军委给四野的电报中进一步提出:“现在必须以建立空军为当前首要任务,此种条件已渐渐生长,准备一年左右可以用于作战。”虽然,利用空军配合渡海作战,解放台湾的设想,后来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而被搁置,但在当时,这个设想的确成为了建立空军的最重要动力,各项相关的工作都进入了快速通道。
刘亚楼完成使命,从苏联回国后,于10月25日被正式任命为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出生于福建武平县大洋泉村的一个贫苦家庭,时年39岁,为四野第14兵团司令员。由于曾在陆军担任要职,指挥过大兵团作战,又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对合成军作战比较熟悉,且了解人民航空事业发展情况,因而被选中担任共和国首任空军司令员。
四野第13兵团政委肖华被任命为空军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常乾坤任空军副司令员,王弼任副政委,王秉璋任空军参谋长。
1949年11月9日,聂荣臻代总参谋长向毛泽东主席报告,空军领导机关正式成立的条件已经具备。11月11日,中央军委致电各军区、各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现已宣布成立,原军委航空局随即取消,所有干部及业务移交空军司令部接收。”
后来,中央军委决定:1949年11月1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日。
从1925年到1949年,经过数十年的艰难孕育和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人的空军梦,终于一步步成为现实。一支新生的强大的人民空军冲出地平线,腾飞于共和国的天空。
责任编辑思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