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荣
文本是教学的凭借,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与教材、教参及相关资料对话的过程。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与文本充分地对话呢?
一、 要与文本的写作背景对话
现行教材中的课文不少都是由文学作品节选、改编而来的,无论是作者、编者,都会在创作、改编、节选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渗透着个人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必须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去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再现作者描述事物的原貌,搞清楚文章的由来。
就拿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七子之歌》来说,我们首先要了解作者闻一多在二十世纪初因为独居异域他乡,对祖国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他在西方社会中亲身体会到的种族歧视和屈辱,更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一多于1925年3月写下了《七子之歌》。同时,我们在与文本语境对话的过程中,还应该知道在鸦片战争以后,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香港、澳门等地相继被外国列强霸占,饱尝了丧权辱国之痛和远离祖国母亲的凄凉,是那样地渴望回归。了解了这些内容,教师在执教时才能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理解文本内容,读出其中蕴含着的思想。
再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夜的工作》等写周总理的课文,因为学生离时代和人物较远,对文章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以及他逝世前后的情况,在讲课之前介绍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
所以说,与文本对话不能就事论事,要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身世,以更加广阔和深邃的目光去发现语言文字背后的蕴含,以利于准确地把握课文内涵,解开疑难症结。
二、 要与文本的教学目标对话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教学中,让教学目标顺利达成?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的教学片段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薛老师在处理爸爸让孩子放掉鱼的同时揭示: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从一件件小事养成的。薛老师没有简单地告诉,也没有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辨,而是巧妙地创设了一个饶有情趣的对话情景,采取师生换位表演的方法,即老师演孩子,学生演爸爸,同时提出阅读要求:先读读爸爸的话,谁先记住,谁就演爸爸,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然后以“如果我是汤姆,我也舍不得把鱼放掉”开始了师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扮演爸爸这一角色,来说服“汤姆”,在师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学生在情感参与、内心体验的过程中,不仅读懂读好了课文,而且主动地内化了课文语言,提升了思想认识,使得智慧得以生成,精神得以提升。由此我们看到,薛老师的教学目标始终是明确而恰当的。
当然我们也看到,不少“新课堂”更多的是关注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而忽略(丢失或偏离)了教学目标这一核心,呈现出病态的活跃。
我们曾经听过《天鹅的故事》一课的教学,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语文课上,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有滋有味地读着群鹅破冰的惊心动魄的场景,并沉浸在生命的感动与震撼中。突然,老师在屏幕上出示了一组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资料,话锋一转说:“此时,你想对那些捕杀野生动物的人说些什么呢?”学生们的心灵沉醉被打断,大家先是一愣,随即迅速地表现为义愤填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该得到我们的保护!”“放下捕杀动物的猎枪!”“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最后的课堂作业是:写一份保护动物的倡议书。这一堂语文研究课,表面看来,执教者能立足文中斯杰潘老人“挂起猎枪”这一细节,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关注生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细读文本之后,我们发现它偏离了对文本的正确理解:文章作者饱含激情地抒写了热火朝天的破冰场面,咏赞了蓬勃的生命力量。“挂枪”是斯杰潘老人生命意识觉醒的升华,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关系不大。正是老师对文本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够准确,导致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偏离,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 要细心挖掘文本的内涵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的确,读书是教师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发现课文的内涵所在。
就拿《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来说,于老师紧紧抓住“重担”和“翻山越岭”这两个词,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书,体会母亲的艰辛、伟大和虚怀若谷;然后又紧紧抓住“无数次”和“第一次”,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无私,体会作者的愧疚。假如没有于老师一次又一次地与文本对话,没有于老师透过文本挖掘出内涵所在,怎么会有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感而发?怎么会有学生情不自禁地哭泣?怎么会有学生发自内心的对母亲的感恩?
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一夜的工作》,与本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对话,抓住文本的重点语句,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目标。
1. 对“生活简朴”的理解。王老师抓住“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王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透过字里行间体会总理生活的“极其简单”,然后抓住“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提出问题:知道这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过去是谁住的吗?学生猜测不到后,老师告诉学生:这是清朝摄政王(一个比皇帝还大的亲王)住的房子。接着再让学生说说:一个亲王的宫殿内会有什么摆设?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有价值连城的古玩、有数不尽的金银珠宝……学生通过比较明白了,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房间里的摆设,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生活简朴得不能再简朴了,因此,同学们对总理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2. 对“工作劳苦”的处理。王老师抓住“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提出问题:这几句话中哪些地方看出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在审阅?然后再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体会总理是在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极其认真地“审阅”,进一步体会总理的“工作劳苦”。最后,王老师设计了四句感人至深的导语,引导学生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四句话。正因为王老师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才与文本产生了共鸣,从而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四、 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三个问题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有的教师没有读透、读懂课文,更没有把握住课程改革的精髓,致使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新课改理念“形似神异”的现象:
1.教材受到冷落。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早或过多地补充内容,海阔天空,甚至偏离文本而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有些教师整堂课很少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甚至把课本搁置一旁,就连低年级也很少指导学生读书、写字,让挂图、录音、录像、表演、讨论、交流等充塞课堂。一位教师上《海底世界》时撇开课本,让学生阅读从课外找到的关于海底动物的资料,然后让学生扮演海底动物,并介绍它们各自的特点,一堂课下来,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通,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何以达成?
2. 强调学生自主感悟,却忽视教师必要的讲解。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语文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并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对角色理解存在偏差,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就可以撒手不管,从原来的“保姆式”转变为“放羊式”,从过去的“满堂灌”“满堂问”变成了现在的“满堂悟”了。教师不敢对学生提问,不敢讲解,课堂上学生泛泛而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在没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教师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总是这样问:“你读懂了什么?”有的课上,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质疑问难,一堂课提出了几十个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等一个个问题解决了,也就下课了。难道这就叫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了吗?我们认为,一堂没有教师精彩讲授的语文课或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或许精彩迭出,但它一定缺少深度,缺少内涵。尽管新课改提倡启发、引导,但教师当讲的还要讲,不要谈“讲”色变。
3. 滥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手段以不受时空限制、直观形象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然而,现在的语文课堂似乎不采用电教手段就是保守,有的课上各种信息媒体滥用,把语文课上成了录像课、音乐课。事实上,由于电教手段运用失度,学生语文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我以为优质的语文课应有饱满深沉的内涵,引人深思,耐人寻味,而不能停留在炫目的场面,满足于那种“感官的愉悦”。
总之,与文本对话要求教师静下心来,品读教材,研究教材,只有静心地与文本对话才能领悟到文本的真正内涵,才能挖掘出文本的深层意义,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崔家集镇塔西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