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云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扎扎实实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感?经过实践研究,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 深情朗读,触发语感
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但天性好动,因此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是十分必要的。
1. 范读激情。低年级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弱,在初学课文时,教师可将范读作为引领的一种手段,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动听的声音信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学生借助听觉形象披文入情,课文中优美的词句,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都会像一股甘泉慢慢地流入学生的心田,一点点地打动他们,激发他们探究课文的欲望。如《春到梅花山》一课,教师在范读时,若以比较紧凑的语速读出“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以比较高昂的语调读出“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晶莹透亮”,最后轻缓地读出“淡淡的清香”,学生都被陶醉了。这时,教师可趁机引导:“你们也想读出这美景吗?”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课堂上顿时充满了悦耳的读书声。
2. 个性朗读。低年级课文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调动他们已有的认知和经历,努力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当然,每个学生的理解感受能力是各不相同的,语感也各不相同。如《蚂蚁和蝈蝈》一课中的“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指名读时,有的学生认为小蚂蚁热了,读时强调“满头大汗”;有的学生强调“有的、有的”,认为这样可以看出小蚂蚁搬粮食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学生把重音放在“个个”上,强调每个蚂蚁都没有偷懒。这充分体现了读的自主性、独立性,倾注了学生对语句内涵的切身体验和个性理解。
3. 评读激励。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语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一些内容简单的课文,他们不仅能读得正确、流利,还读得绘声绘色。这时,当他们听别人读时,就会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评价。如《谁的本领大》一课中,船夫高兴地喊:“起风了!快挂帆吧!”一位同学站起来读,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有的说:“他读的时候,没有让人感到高兴。”有的说:“他读的时候没有喊出来。”还有的说:“这里要读出感叹的语气来。”通过感情朗读和评价,学生的语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 利用韵律,训练语感
低年级实验教材中,诗歌、童话等体裁的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音韵、错落的节奏,它们都是培养儿童语感的极好材料。教师不仅要留意发现其中的韵律性,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文字美、音乐美。如在教学《小小的船》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画面,美妙的画面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情境,再指导学生重点朗读,配上轻柔的音乐,学生们反复吟诵,陶醉于诗的优美旋律,在这种悠然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训练了语感。
三、 品析推敲,体验语感
低年级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能力相对较弱,这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品味词句,通过比较,让学生去发现、去领悟作品语言的独到之处,这对训练学生的语感大有裨益。
1. 换词比较,体味用词准确。将句中的关键词语调换成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再与原句比较,可挖掘其蕴含意义,体味出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及作者用词的准确。如《梅兰芳学艺》中写道:“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来做“紧盯”和“注视”两个动作,再换了读一读,使学生体会到“紧盯”比“注视”更专注,“盯”久了还会眼睛痛,从而很容易地领悟出梅兰芳练眼神儿很不容易、很辛苦。
2. 增删比较,发现规律。在文章的重点部分增添或删减词语,两者对比,可加深理解课文。如《月亮湾》一课中,有一句“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教师引导学生将“清清的”去掉,再读一遍。通过对比,学生很快能感受到月亮湾的小河水很清,清得都能映出小桥、绿树和青山的影子,这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能进一步加深他们的理解、感悟。
四、 充分想象,拓展语感
1. 续想。有很多课文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尽,续想就是让学生展开想象,沿着文章的思路把故事续编下去,让故事产生新的结局。如《狼和小羊》一课,讲到课文最后时,老师问:“当狼扑向小羊时,小羊会怎样呢?”有的学生说:“小羊没死,被放羊的老人救了。”有的说:“小羊一躲,狼没有吃到小羊,反而掉到河里淹死了。”……老师趁机引导学生将这些结果编成小故事,课堂上出现了争相出谋划策的勃勃生机,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创造才能。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2. 补白。教师在教学时可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为学生搭建施展想象力的平台,让他们在想象的海洋中遨游。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知道了“我”想变成雨滴、小鱼、蝴蝶……,就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变成一只小鸟,在树林中自由地飞翔。”有的学生说:“我想变成一棵大树,给人们带来阴凉。”……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其想象既符合了文中描绘的美景,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充分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教体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