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劲松 徐勤芳
玉米苗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多种镰刀菌,包括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刀菌等。种子可带菌,病菌存在于种皮、胚、胚乳等部位,可随病残体进行越冬并引起初侵染。该病原腐生能力较强,可脱离寄主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一般情况下,种子带菌感染率(可达70%以上)高于土壤带菌感染率。种子萌动期即可侵入,以夏玉米受害为重,从出苗至三叶期开始表现症状。根据笔者调查,导致玉米苗枯病的原因很多,而农事操作不当则是近年来造成该病大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 玉米良种不断更新,但其抗病性并没有同步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大力开展良种的繁育和推广工作,而1个新品种在产量、抗病性、品质等性状上往往难以兼顾,尤其在抗病性方面更难以兼顾。玉米品种不抗病是苗枯病大范围流行的重要原因,而当前推广的品种多注重对多种叶斑病、粗缩病等的抗性,对苗枯病抗性普遍重视不够。
根据临沂地区近年来的情况,对苗枯病抗性较好的品种有掖单2号、丹玉13号、登海3号、中单2号等,易感病品种有鲁单50、农大108、掖单4号、鲁单981、郑单958等。苗枯病发生重的地区应尽可能选用抗病品种。
2. 种植模式单一有利于病害发生
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是山东各地比较常见的种植模式之一,这种种植模式对玉米苗枯病的发生十分有利,原因是造成小麦根腐病的部分菌源同时是造成玉米苗枯病的菌源(例如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刀菌、玉米丝核菌、小麦蠕孢菌等)。调查发现,小麦根腐病、叶枯病、颖枯病发生重的年份,玉米苗枯病往往发生也重,而这种种植模式的长期延续对玉米苗枯病的发生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打破这种循环,对于防治玉米苗枯病的发生无疑十分重要。可尝试采用冬小麦—夏花生—冬小麦或冬小麦—夏甘薯—冬小麦等模式。
3. 免耕播种加重了病害发生
近年来,小麦机收面积迅速扩大,由于抢农时,机收后免耕播种面积也随之扩大。大部分玉米种植户在种植夏玉米时,都改变了过去耕后播种的习惯,采取了免耕作抢茬直播,播后随即喷施乙阿合剂、都阿合剂等除草剂封闭地面。该种植方式的最大缺点是容易导致土壤板结,而土壤板结有利于菌原积累,不利于幼苗生长,形成弱苗,病害发生重;同时,免耕直播田追肥较晚,易导致苗期严重缺肥,尤其是缺钾,会直接影响幼苗长势与抗病性,造成苗枯病严重发生;另外,这一时期农民忙于收麦、打场,播种质量差、田间管理水平低,也影响了玉米长势,加重了病害发生。
解决办法:播后及时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通透性,以利玉米扎根;也可以使用土壤免耕剂防板结,然后再喷施乙阿合剂、都阿合剂等除草剂控制杂草,及时追施速效化肥,尤其注意补充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苗早发,增强抗病力。
4. 不重视种子带菌问题,没有养成药剂处理种子的习惯
玉米苗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带菌,其次才是土壤带菌,因此,播前种子处理是防病的关键措施之一。笔者曾经做过试验,除药剂拌种外其他处理完全相同的两块玉米地,药剂拌种的地块苗枯病发病率要比没有用药剂拌种的地块低30%。然而,当地调查表明,玉米播种时进行药剂拌种的农户不足20%,因此,大力推广播前拌种十分重要。播前可用2%福尔马林溶液浸种3小时,或用抗菌剂402、多菌灵等800~1000倍液浸种5~6小时,晾干后播种;也可用多菌灵、立克锈等药剂按种子量的2‰拌种。近年来,选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克,对水100毫升后拌种5千克,可有效消灭种子带菌,并可抑制土壤所带病菌的侵染,对防治玉米苗枯病效果十分明显。
5. 栽培管理不善
实践证明,播后遇雨或播后苗前气温偏低的田块,玉米苗枯病发生明显较重,因此生产上应做到适期播种:一方面应根据气象预报,尽量避开播后遇雨或者持续阴天;另一方面应抢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播后保证墒情,幼苗期遇高温、干旱天气要注意浇水;同时对土壤积水的田块,大雨后一定要及时排涝,否则会形成“芽涝”现象,幼苗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根系发育不良,植株免疫力降低,也会引发苗枯病。
据测定,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土壤中氮、磷、钾总量虽变化不大,但速效锌、硼的含量大量减少,水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明显降低,因此,这一时期应及时追肥,特别注意追施有机肥,并适时间苗、定苗,避免玉米苗过密而导致争肥、争光、争水现象。
在苗枯病发病初期,可选用恶霉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重点喷施苗基部或浇灌根部,每隔6~7天喷1次,连喷2~3次;并结合用药对叶片喷施云大120、天达2116等,增强植株抗逆、抗病力,以有效控制苗枯病。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临沭县农业局 邮编:27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