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平,方丽,谢昀烨,金立新,陈春华,王汉荣*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2.杭州市富阳区农林局,浙江 富阳 311400)
芦笋(Asparagusofficinali)是浙江省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在浙江省种植较广,现已形成杭州富阳和萧山、湖州长兴、嘉兴平湖、衢州开化等多个集中种植区。茎枯病(Phomopsisasparagi)是芦笋上最重要的病害,对芦笋产量影响较大。茎枯病有化学和非化学两类防治措施,前者快效、显示度高,受关注和研究多[1-4];后者慢效、显示度不高,受关注研究少[5-6]。目前我国农业正致力于减施化学农药,而消费者对减少化学防治的比重也较关切。2017—2018年通过在杭州富阳区进行芦笋茎枯病非化学治理田间试验,对大棚避雨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和品种抗性等对茎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和评价。
2018年在杭州市富阳区进行试验,供试材料为3年生芦笋品种阿特拉斯。
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处理面积均为225 m2。在不同栽培条件处理下,在处理区中间随机取3点,每点随机取15丛,按株调查芦笋茎枯病病情。6月16日调查春季母茎病情,9月20日调查秋季母茎病情,并以露地栽培为对照,计算大棚栽培对芦笋茎枯病的相对防效。
在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两种条件下均设不覆盖、白地膜覆盖、黑地膜覆盖等3个处理,每处理面积均为225 m2。6月16日,每处理在处理区的中间随机取3点,每点随机取15丛,按株调查春季芦笋母茎茎枯病病情,以不覆盖栽培为对照,计算各地膜覆盖栽培处理对芦笋茎枯病的相对防效。
1.4.1 品种抗病比较试验
2017年在杭州市富阳区进行品种抗病比较试验。参试品种有紫色激情、阿波罗、UC157、格兰德、阿特拉斯、皇冠、绿龙、丰岛1号、太平阳早生等9个,均为浙江主栽芦笋品种。各品种在大棚和露地两种条件下栽培,其中每品种种植面积均为30 m2。
1.4.2 不同品种芦笋嫩茎汁液对茎枯病菌生长的影响
2018年4月,采集不同品种嫩茎榨取其汁液,在汁液中添加2%琼脂粉,混合均匀后灭菌,并制成不同品种嫩茎汁液琼脂培养基平板。选茎枯病菌菌株PH2011-13,在PDA平板活化后,用打孔器打取菌落圆片,在嫩茎汁液琼脂平板中央植菌落圆片1片;每品种的嫩茎汁液琼脂培养基做3个平板。平板均在25 ℃下培养,待有培养物快要长满平板时,量取所有培养物的菌落直径。
1.4.3 主栽品种在露地与大棚避雨栽培条件下茎枯病的病情调查
2018年6月,每处理在处理区中间随机取3点,每点随机取15丛,按株调查春季芦笋母茎茎枯病病情,计算病情指数。
调查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
病情分5级。0级为整株无病斑;1级为主茎上病斑0~5个,大病斑包围主茎1/3以下,或分枝发病;2级为主茎上病斑5个以上,大病斑上病斑包围主茎1/3~2/3;3级为主茎上病斑连片,大病斑包围主茎2/3以上,不枯黄;4级为主茎上病斑包围主茎,开始枯黄或枯死。
表1显示,6月16日对春季芦笋母茎的茎枯病的调查表明,大棚、露地栽培的芦笋母茎的病情指数分别为7.3、25.4;大棚栽培对芦笋茎枯病的相对防效为71.3%。9月20日对秋季芦笋母茎的茎枯病的调查表明,大棚、露地栽培的芦笋母茎的病情指数分别为7.4、21.2,大棚栽培对芦笋茎枯病的相对防效为65.1%。结果表明,大棚栽培是一种高效的防控芦笋茎枯病的方法。
表1 露地与大棚避雨栽培对芦笋茎枯病的影响
表2显示,6月16日对不同覆盖处理的春季芦笋母茎的茎枯病进行调查表明,露地栽培条件下,白地膜、黑地膜覆盖对茎枯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35.3%和37.5%;大棚栽培条件下,白地膜、黑地膜覆盖对茎枯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37.3%和39.8%。黑地膜覆盖防效略好于白地膜覆盖,大棚栽培地膜覆盖的防效好于露地栽培。
表2 不同地膜覆盖对芦笋茎枯病的影响
2.3.1 不同品种芦笋嫩茎汁液对茎枯病菌的生长的影响
提取不同品种芦笋嫩茎汁液原液制成琼脂平板培养茎枯病菌。表3显示,茎枯病菌在不同品种的芦笋嫩茎汁液琼脂平板的菌落直径在6.5~8.1 cm,最大值比最小值增幅为24.8%;按大小依次为阿波罗、阿特拉斯、紫色激情、格兰德、绿龙、皇冠、UC157、丰岛1号、太平阳早生,说明品种阿波罗对茎枯病菌营养作用最强(或对茎枯病菌抑制作用最弱),品种太平阳早生对茎枯病菌营养作用最弱(或对茎枯病菌抑制作用最强)。
表3 浙江主要栽培芦笋品种对茎枯病的抗性
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
2.3.2 露地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芦笋对茎枯病的抗性
由表3可知,露地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芦笋茎枯病病情指数在16.4~33.6,最大值比最小值增幅为104.4%;按大小依次为紫色激情、阿波罗、UC157、格兰德、阿特拉斯、皇冠、丰岛1号、绿龙、太平阳早生。品种太平阳早生、绿龙、丰岛1号对茎枯病抗性相对较强。
2.3.3 大棚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芦笋对茎枯病的抗性
由表3可知,大棚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芦笋茎枯病病情指数在6.6~12.1,最大值比最小值增幅为84.0%;按大小依次为紫色激情、阿波罗、UC157、格兰德、阿特拉斯、皇冠、绿龙、丰岛1号、太平阳早生。品种太平阳早生、丰岛1号、绿龙对茎枯病抗性相对较强。
2.3.4 浙江主栽芦笋品种对茎枯病的抗性
浙江主栽芦笋品种对茎枯病的抗性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大。抗性较好的有绿龙、丰岛1号、太平阳早生等品种,这些品种在大棚和露地栽培条件下,茎枯病较易控制,暴发的风险相对较小。抗性次好的有格兰德、阿特拉斯、皇冠等品种,这些品种在大棚栽培条件下茎枯病也较易控制,暴发的风险也相对较小;在露地栽培条件下,茎枯病控制有难度,暴发的风险相对较大。抗性较差的有紫色激情、阿波罗、UC157等品种,这些品种在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条件下茎枯病均较难控制,暴发风险大。
浙江主栽芦笋品种对茎枯病的抗性与其嫩茎汁液物质成分和栽培条件有关,按最大值比最小值增幅的大小依次为露地栽培、大棚栽培、嫩茎汁液物质成分。结果表明,嫩茎汁液物质成分对茎枯病的抗性的关联度较小,与露地栽培的关联度较大。
试验结果显示,大棚避雨栽培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效在65%以上,是一种高效的对芦笋茎枯病非化学治理措施。浙江省属亚热带气候,雨水频繁,雨量大,是芦笋茎枯病极易发生区。20世纪80年代前后,该病频发、重发,很多笋田毁种[6],致使浙江芦笋遭遇毁灭性打击;随后,先后推广换茎栽培法和大棚避雨栽培法[5,7],芦笋茎枯病得到有效控制。
试验结果显示,地膜覆盖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效在35%以上,该法防病的机制可能是地膜覆盖对病菌与植株的隔离作用。因为来自于笋田的芦笋茎枯病菌是茎枯病发生的重要侵染源,通过地膜覆盖将土壤中的茎枯病菌侵染源与芦笋植株隔离,减轻了茎枯病发生。芦笋养茎前后培土可减轻茎枯病发生,可能是基于同一防病机制,即将无(或少)茎枯病菌的新土覆盖多茎枯病菌的老土。另外,地膜覆盖特别是黑地膜覆盖还对杂草有较好的防效[8-9],可节省大量人工、农药。
与水稻、小麦等很多农作物相比,芦笋品种对茎枯病的抗性属于低水平,在芦笋茎枯病治理中,其作用也不如这些作物突出。芦笋品种间对茎枯病的抗性有一定差异,如太平阳早生、绿龙、丰岛1号对茎枯病抗性相对较强,种植这些品种还能起到一定的防病作用,尤其在露地栽培茎枯病成灾风险较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