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工业园构建与发展研究

2009-11-30 04:32麻智辉
鄱阳湖学刊 2009年2期

[摘要]发展生态工业园是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互动互促的有益探索。通过重构绿色导向机制,建立生态工业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完善的市场调控体系,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加大对生态园区的政策扶持等措施,促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将有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工业园;工业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F061.5;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09)02-0023-06

[作者简介]麻智辉(1962—),男,浙江缙云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研究。(江西南昌330077)

[收稿日期]2006-05-25

Study o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industrial

Park in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MA Zhi-hui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mposition of constructing the industrial system of the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industrial park is a helpful exploration to realize the interaction and interpromotion of the regional eco-economization and the economy ecologization. The measures, such as reconstructing a green-oriented mechanism, setting up an eco-industrial technical supporting system and a complete market regulating system, develop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with autonomou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trengthening the policies support for the ecological park, would help the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transform its economic growth mode and adhere to the road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to achieve th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its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Key words: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eco-industrial park; industrial ecosystem

工业化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走向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在工业化进程中,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与高度化,有效地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有助于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构建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

生态工业园是指以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按照工业园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合理循环、能量合理流动、信息高效调控、人力资本密集运用以及价值高效增值的原理,将园区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集聚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生态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生态系统”。生态工业园是一种能使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也是一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继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特征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生态工业园的构建以工业生态学为原理,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工业生产,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生态工业园的形成,还须运用循环经济理论,通过废弃物交换将企业联系起来,废弃的石油产品和有机物的综合利用,可以形成生态产业链,进而形成生态工业园。

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生产者有机体——消费者有机体——分解者有机体”的模式,强调实现工业体系中物质的闭路循环和能量的合理流动,建立工业体系中不同工业流程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共生;通过建立工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协会途径和食物链网,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利用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建立工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副产品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最终达到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与产品正效益的目的(马传栋,2007:154)。

生态工业园综合地运用了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体现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生态工业园具有以下特征:

1.高效益的转换系统

即生态工业园的各项活动在其自然物质——经济物质——废弃物的转换过程中,应是自然物质投入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物排泄少;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使工业生产尽可能少地消耗能源和资源,通过高新技术提高物质的转换与再生和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利用,从而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2.高效率的支持系统

生态工业园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持系统,为生态工业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需的条件,从而使工业园在运行过程中,减少经济损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工业园支持系统包括道路交通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物资和能源供给系统、生活服务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和防灾系统等。

3.高水平的环境质量

生态工业园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和废弃物,都能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充分的处理和处置,使各项环境要素质量指标达到较高的水平。

4.多功能的绿地系统

生态工业园的绿地普及应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决定,绿地覆盖率达到50%,居民人均绿地面积达90平方米、居住区内人均绿地面积为28平方米,这样才可能维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的平衡。绿地系统还应具备多种功能,包括防护功能、调节功能、美化功能、休闲功能和生产功能等。

5.高质量的人文环境系统

生态工业园应具有高质量的人文环境系统,包括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水平,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发达的医疗条件和祥和的社区环境,以及自觉的生态环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6.高效益的管理系统

生态工业园应具备高效的园区管理系统,对园区内的各个方面,如人口、资源、社会服务、就业、治安、防灾、城镇建设、环境整治等实施高效率的管理,促进工业园区的健康运行。

二、构建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工业园能实现区域内工业体系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合理利用资源,充分保护环境,促进清洁技术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它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1.构建生态工业园,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江西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发现各类有用矿产165种,探明资源储理的101种,保有矿产资源储量属全国前10位的矿种53种,其中铜、钨、铀、钽铌、稀土世界知名;但江西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水平较低,尤其是工业常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等主要工业资源贫乏;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也远远低于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从国外的实践看,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实行资源减量化,再循环与回收利用,废物的再资源化等措施能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减少资源的使用量。通过地域毗邻的企业集群相互利用废弃物,使物质与能源再源化,达到合理利用。

2.构建生态工业园,有利于充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鄱阳湖区域环境质量

生态工业园的企业改变了污染处理方式,从企业对污染的末端治理转为主向全过程污染预防与控制为主,再辅以末端的污染治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生态工业园强调以生态为中心,工业体系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行循环经济模式。企业实行全生产过程的污染防治,生产无污染产品并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承诺,从提供产品到提供职能服务,能极大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由于区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三废得到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排放到环境中的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也减少。

3.构建生态工业园,有利于促进清洁生产技术与环保产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作为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目前在江西刚刚起步,规模小,技术落后,在工业中所占比重很低。建立生态工业园必然要求企业利用清洁生产技术,扩大环保企业的市场需求,增加就业,促进环保企业与其他企业在生态工业园组成布局。

4.构建生态工业园,有利于提升、改造现有工业园区,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江西现有的工业园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与污染等问题。园内的企业并非有机地群聚,而是无机地杂合,不能形成工业链与工业代谢关系,集聚经济效益差。生态工业园通过提高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再生利用废物和避免环境污染,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率,使园区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此外,一些关联服务可以在园区企业间实现共享,例如废物管理、培训、采购,突发事件的处理,环境信息系统和其他辅助服务,这种共享成本的办法可以使园区企业通过合作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生态工业园区环境的改善,将会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使生态工业园成为所在社区经济发展的基地,从而吸引越来越多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加入,为新企业和本地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场所。

5.构建生态工业园,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园区企业走向世界

企业实行绿色生产与绿色营销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企业降低了资源消耗与治理污染成本,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满足了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了环保的非关税壁垒,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获得国际竞争优势。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工业园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即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和Theats分析,其分析方法是由国际知名管理学者Steiner提出。它把环境分析分成“机会和威胁”,而把资料分析分为“优势和劣势”。波特(Michael E.Porter)在《竞争优势》(1985年)一书中提出了基于SWOT分析的4种可供选择的战略,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为了全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工业园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来分析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现状,并从总体上提出发展策略。

1.优势分析(S)

鄱阳湖流域资源丰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正在试点的生态工业园为区内生态工业园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该地区地表水资源总量1459.93亿m3,单位面积耕地水资源占有量为61305m3/hm2,高于全国和长江流域平均水平;全省耕地资源4288.51万亩,人均耕地0.99亩,高于东部和江南地区;森林覆盖率60.05%,居全国第二位;林业资源蓄积量4亿多立方米;竹林资源丰富,居全国第二位;生物多样性明显,用材树种500多种,工业原料植物资源丰富,纤维植物300多种,油料植物410多种,药用植物2000多种。从横向比较,根据中科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江西的土地资源指数、水资源指数、水土资源匹配资源指数、生物资源指数总体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第3位,在中部6省中排第1位。

鄱阳湖流域总体水质良好,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6.4%,在11个设区市中,有9个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该区已建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28个,占全省国土面积5.4%以上,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基本得到保护。尤其是经过近20多年的保护和治理,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由上世纪80年代的462万公顷下降到335万公顷,重度流失面积大都得到治理,年均进入鄱阳湖的泥沙量由2406万吨减少到1409万吨,鄱阳湖水域面积基本恢复到1954年的5160平方公里,增加蓄洪容积46亿m3。这为我们实施生态经济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也有明显进展。入园项目都要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价,优先发展循环经济项目,优先安排能将上游企业的“废物”作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的企业入园,使其在园区内形成较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达到园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将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根据这个理念,江西星火有机硅工业园,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卡博特公司入园,利用星火有机硅厂的副产品——甲胺做原料,生产白炭黑。类似这种循环经济抓得好的工业园,还有江铜工业园、靖安工业园、婺源工业园、武宁工业园、湖口工业园等。

2.劣势分析(W)

(1)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偏小。不少园区实际开发面积均在2平方公里以下,没有形成适度的规模,不仅分散了土地、资金,加大了管理难度,也降低其应有的集聚和规模效益以及资源的集约利用度。同时,处理废水、废气、废物的设施建设不足,容易使园区成为新的污染源。

(2)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趋同。部分工业园区只注重近期开发,忽视远期建设,只注重企业数量,忽视产业连接,甚至为了争项目,不计成本、压价招商、无序竞争,致使引进的企业大同小异,同一产业分散在各个园区,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业发展产业链。

(3)工业园区产业层次较低,不少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导致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部分工业园内的企业并不是有机的集聚,而是杂合集中在一起,不能形成工业链和工业代谢关系,集聚经济效益差,导致工业园总是在生产—消费—污染的困境中徘徊。

3.面临的机遇分析(O)

(1)江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给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2)江西资源供需的缺口比较大,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接近于极限,其综合利用率较低,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生态工业园区中企业采取的资源使用减量化、资源再循环与回收利用、废物的再资源化等措施能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通过地理毗邻的企业集群发展,相互利用废弃物,使物质与能源再资源化,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所以,生态工业园区是江西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现实选择。

(3)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面临着全面与国际接轨;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走生态工业发展道路。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恰恰为企业创造了实现循环经济、提高生态效益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使区域企业层次的循环经济成为现实,为传统产业转为循环经济提供了范例,也为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4.面临的挑战分析(T)

(1)体制与规则因素

鄱阳湖地域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很多方面的规则不健全。在一些工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往往过多干预,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生态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需要制定统一的规则来不断完善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化促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实践。规则建立的范围较为广阔,包括各种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以及各种行为准则等。目前,还有许多规则要制定或修改,面临的障碍较大。

(2)技术因素

生态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它的开发对环保技术的要求很高,而江西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面对西方国家对我国严格的技术贸易壁垒,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企业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自主研究和开发环境保护技术的能力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的跨国企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技术障碍也显而易见。

(3)组织因素

生态工业园区的开发模式要求企业之间形成共生网络,对基层组织的要求也很高,它需要企业和社区一体化发展。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类似组织的发育程度比较低,在协调各方面利益和风险的过程中,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生态经济区内工业园区的管理主要依靠市、县政府下设的职能部门,如管委会等,在协调企业集团以及企业与社区之间的利益等方面能力有限。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重点产业

1.生物医药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良好基础,应围绕江中药业、汇仁制药、金小宝药业、仁和药业、济民可信、天施康药业、博雅生物、珍视明药业、桑海药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医药产业,打造一批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2.环保有色金属产业

有色金属工业是硫化物、氮氧化物、固体废弃物以及重金属离子排放量很大的工业,做好技术改造升级,减少污染物、废物的排放,是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保有色金属产业的必由之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铜、钨、钽铌等有色金属企业应通过技术改造来发展生态经济,对一些生产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原材料和能耗高、基本无力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则应坚决依照有关法规和条例进行取缔和淘汰。

3.电子信息产业

要以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等为中心,以微软公司、联创充电、晶湛科技奥克斯、鸿源数显、TCL等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应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具有自主品牌的网络交换设备、网络接入设备、高速路由器、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产品;推进高性能计算机、超高速网络系统的产业化;积极发展终端、主机板、键盘等外部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开发生产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家电技术互为融合的数字化产品。

4.新材料产业

在新金属材料方面,要充分利用我省的稀土优势,在南昌等市实现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光转换材料、蓄光材料、储氢材料,实现稀土镁、稀土铝、稀土铜、钇铝吕金、钪铝合金、高纯金属镝、高纯金属铽、高性能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稀土锆化合物新材料等稀土新型功能材料的产业化;充分利用我省铜资源优势,在南昌、鹰潭等市发展高纯铜及铜合金、超强超导铜材料、超薄铜箔材料和高技术档次的线材等高新技术产品,加快铜新材料的产业化。要充分利用我省稀有金属优势,研究和推广应用低、成本高、效率制取高的纯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新工艺、新技术;充分利用江西星火有机硅的资源优势,在九江、南昌等市发展适用我省汽车、纺织、电器等行业的有机硅聚合物,与汽车工业有关的硅橡胶生胶、混炼胶及橡胶制品,与建筑、轮胎等工业有关的硅烷偶联剂,与机电、涂料等工业有关的硅树脂、氟硅树脂产品。

5.生态光伏产业

应以新余赛维LDK公司为核心,整合南昌、抚州、景德镇、上饶等市光伏产业资源,扶持、发展高纯硅料、多晶硅锭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太阳能光伏产品,加快产业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形成年产多晶硅料3500吨和多晶硅片1500MW的规模;积极发展多晶硅铸锭坩埚、切片浆料、硅片线切割专用碳化硅磨料、太阳能电池面板玻璃、太阳能发电并网控制逆变器、大功率储能蓄电池等配套项目;开发太阳能路灯、草坪灯、庭院灯、城市景观、广告灯箱、交通信号灯和标识、计算器、充电器、玩具等光伏应用产品;力争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的多晶硅片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形成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产业。

6.应用软件产业

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国民经济需要和信息安全为出发点,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点发展有特色、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全国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具有发展前景的软件产品;充分发挥南昌高新区金庐软件园及先锋软件、泰景软件、捷德智能卡、行知教育软件等企业的优势,发展数字内容服务网络与平台软件,开发面向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系统、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网络,面向城市公交、地铁和小车的移动多媒体应用网络平台,基于及第二代互联网技术的流媒体应用网络平台等;拓展增值业务内容,扩大网络覆盖率,培育全国知名品牌。

7.节能环保汽车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汽车工业的发展应根据市场需求及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采取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突出自身特色,通过错位竞争获得发展。要以江铃、昌河汽车为龙头,立足于发展小排量的微型面包车和轿车,同时加大技术投入,积极引进、研发环保节能型汽车和乙醇汽车等多能源汽车、混合能源汽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8.绿色陶瓷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发展绿色陶瓷得天独厚的条件,景德镇、高安、黎川等都是国内陶瓷业发展的重镇。以此为基础,构建绿色陶瓷业发展的重点就是打造一大基地——景德镇市国家级新型陶瓷产业化示范基地;创建南昌市、九江市、宜春市、抚州市四个新型陶瓷产业化省级示范区;加快生产在国内外具有闪亮点、有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如发光陶瓷系列产品,压电陶瓷和介质陶瓷,多孔、泡沫陶瓷以及环保抗菌陶瓷等;在国内生产出一流产品,提升其精加工水平,部分产品纳米化。

五、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1.重构环境法规的绿色导向机制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的许多环境法规的名义目标是保护环境,但由于大部分环境法规是以末端控制(EOP)为主,企业的环境目标只是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将污染物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因而往往不能达到治本的效果。因此,必须对现行的环境法规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法规要充分体现市场手段和自愿性措施相结合的作用,能够鼓励企业采用过程控制,对采用零排放、闭路循环能源再生以及非物质化生产的企业,在污染物排放配额分配、绿色奖赏(如环境标志ISO14000等)、环境税费等方面予以支持,起到真正的绿色导向作用。

2.建立生态工业技术支撑体系

生态工业园建设,实质上是根据一定的地域内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产业结构,进行产业间的组合、链接和补充,使之形成互为关联和互动的工业生态链或生态网,这就需要较高的工业技术予以支撑。因此,必须尽快构建发展生态工业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污染治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再利用回收和再循环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和零污染排放技术等。应借助现代高新技术,通过区域合作方式,对一些关键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生态无害化技术、循环物质性能稳定技术以及闭路循环技术等进行联合攻关,不断增强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3.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

园区内的企业能够构成生态链,达到能源的多级利用,是生态工业园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有较高的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技术,但技术开发水平不高和国外的技术限制使我省在这两个方面的发展较为落后。如果不加大研发投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则必将在以后的国内外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自我研发的过程中,应重视无害环境技术,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科研资源,研制和开发适合我省省情的先进实用技术;同时也不应忽视一些地方和企业在长期处理环境问题中形成的特色技术,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体系。

4.加快扩大生态工业园区的试点

通过开展生态工业试点取得经验是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工业体系的重要步骤,这方面我们的步子还太小,试点生态工业园过少,应进一步扩大。生态工业园扩大试点可以选择以下两种类型进行:一是选择典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进行单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主要通过产品设计、污染零排放、清洁生产等措施进行;二是选择一批现有的特色工业园区,根据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生态结构改造,建立废物系统、企业间的闭路循环和生态链,以及虚拟生态工业园,基本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

5.加大对生态工业园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要通过安排财政补助和贴息资金等,支持生态特色工业园区在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运输技术等方面的建设。对利用废物生产产品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的,应按照国家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有关规定,减征或免征增值税;对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生态特色工业园区,其所需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应由省里单列解决(麻智辉,2008)。

[参考文献]

马传栋.2007.工业生态学与循环经济[M].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麻智辉.2008.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的基本构架[J].企业经济,(8).

尹继佐.2004.建设循环经济型的国际大都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责任编辑:王俊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