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继汤
教师发展理论是一种以探讨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呈现的阶段性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的理论。对于技术院校的教师,依据教师发展理论,在各个发展阶段中,注意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尽快成为骨干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前阶段
技术院校的新教师大都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对教师这个职业缺乏了解,没有接触从事教师职业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也没有接受相应的教学实习训练,这给他们担任技术院校教师增加了困难。教师发展理论认为,这个阶段的教师还不知道怎样去当一名教师,他们对从事教师职业所面临的困难缺乏心里准备,教学方法贫乏,对学生缺乏控制和沟通的方法。笔者对此深有体会,新教师走上讲台就讲课,不知道去组织教学,所讲授的课题目的、内容也不说明,与学生间缺乏互动,不知道营造课堂教学环境等。为了让新教师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备课的基本要求,院(校)方所能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先不安排新教师课程,组织新教师听老教师的课,课后新老教师充分交流,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获得最基本的教师职业训练,并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教师角色,基本具备上台讲课的教学能力。
二、适应阶段
教师发展理论认为,这个阶段的教师具有以下特点:缺乏必要的教学经验,局限于教科书的内容,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教学效果一般不被同事和学生认可。许多新教师没有接受全面系统的教师职业训练,他们需要获取较全面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求得各方认可。主要采用“以师带徒”的方式,由有经验的教师~对~地传帮带。如在编写教案时,应当指导他们在钻研并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着手拟订教案,不要随备随写,把教案写成支离破碎的记录。在上课前夕,应对自己所备的课进行一次“默备”,特别是要将重点、难点及基本概念的彼此衔接等提纲挈领地在脑子里过滤一遍、两遍……直至把讲课的顺序系统全部记清。教学语言应带有一定感情,能感召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等。板书应做到清晰、简明、准确。
三、成熟阶段
教师发展理论认为,进入成熟阶段的教师,一般都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得到了基本的认可,教学中逐步获得了自信心。他们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更多地关注教学所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技巧,以及如何将其整合并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开始注意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以及如何对不同学生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这个阶段技术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应注重引导教师学科教材教法的掌握,使教师熟练地掌握一到两门课程教学技巧,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主要采用的方式:一是教研交流活动。通过说课、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课等教研活动,由学科带头人牵头学习、研讨教材教法和帮助教师归纳、总结教学经验,并在交流中相互促进。二是自我总结方式。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必须学会自我总结。院(校)方应注重培养教师掌握教研、科研的基本方法,论文写作等,有条件时可以让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四、徘徊阶段(也称“高原阶段”或“更新阶段”)
教师发展理论认为,这个阶段的教师尽管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教学技能,对教学工作应付自如,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下降,教学上的追求基本停滞,进取心较差。提高这个阶段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应当经常性地通过走出去学习或提供给教师新知识信息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二是院(校)方协调、推动教师参加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入专业学会等,从专业和教学两方面开拓教师的认识空间,激发其新的探索欲。三是鼓励教师学习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有了理论高度可促使其教学内省,摆脱教学工作的徘徊期。
五、骨干阶段
教师发展理论认为,度过徘徊阶段后的教师会确立新的追求目标,他们似乎又焕发出活力,积极吸收新知识,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追求专业方面的长足发展,经过多年的教学磨练,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正朝着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提高这个阶段教师的教学能力,院(校)方应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条件,主要以承担教研和科研课题为主,有条件的还可以承担省或国家有关部门的教研和科研课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为教师的教研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这些教师的成长依然离不开环境(经费、设备、时间等)的支持,通过教研和科研活动,使之尽快成为教学中的骨干和专家型教师。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