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明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倡导教与学必须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即活动是品德课程的生命线,是学生实现经验增长、潜能开发、生命成长的有效载体。因为无论是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因此,融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的生命教育,只有在自然多彩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体验亲情的温馨,享受生活的美好,品味博大的情怀……才能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命获得。
1丰富情感体验
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生命间的“对话”,课堂上,当学生相应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无形中会生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推动他们用心经历,真诚体验。从而收获生命的真谛。
如《从一滴水说起》一课,如何让学生感知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仅靠文字的表述,显然无法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切苹果”的演示方法,用一个完整的苹果代表地球上所有的淡水资源,然后将“水资源”一分为二。去掉的部分表示人类不能直接饮用的淡水。接着再去切剩下的二分之一……随着苹果块越来越小。学生的情感也变得越来越强烈,有的学生禁不住发出了“还要切呀?”“我们人类可饮用的水太少了”的呼喊。当教师最终举起手中一层又小又薄的苹果,告知“这才是人类可以直接饮用的淡水资源”时,场下突然陷入了沉静。真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信此刻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爱护水、节约水的愿望会油然而生。
2注重诱思探究
生命教育最忌讳的就是侃侃而谈的“说教”,萧伯纳曾定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我是你的旅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的前方”。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激起学生的“疑”,唤起学生的“思”,以参与求体验,以探究求感悟,才能真正使生命教育“渗”进学生的心灵,才会使学生自觉地去追求丰富的内在生命,为自己拓宽更为广阔的精神生命、价值生命的空间。
如《心中的110》一课,一位教师采用了创设情境、换位体验的方式,现场模拟了几个场景:陌生人说自己是推销员,免费让你品尝饮料;放学路上,发现有人尾随;一个人在家,陌生人称是你爸爸的朋友,要求进屋。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这里,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展现自我的时空,让课堂顿时变得鲜活灵动起来。同学们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想出各种应对方法。其间,不乏对安全防范的自我认识及沉着、机智的应变表现,更有体现现代生命观、价值观的引导,如对小学生奋不顾身救助他人的行为是否值得提倡的问题讨论。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从自己的情感累积和独特体验出发,朴素地揭示和拓展生命的意蕴。显然,在上述体验、探究活动中学生萌发的对生命“珍爱、保护”的感悟,是诸多说教无法实现的。
3加强技能训练
发生煤气泄露如何处置?人多拥挤如何自我保护?遭遇火灾后如何逃生?这些生存知识和技能,青少年本应掌握却普遍缺乏。如今,令人欣慰的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为学生的生存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其“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让生存教育走进课堂、走进校园成为现实,“用知识、技能守护生命”成为一句时尚的口号,也终将会成为教育永恒的目标和重要的使命。
一位教师教《天有不测风云》时,敏锐地捕捉和利用课程资源,通过现场模拟地震的实际场景,进行了地震灾害发生时紧急疏散的课堂演练。学生从开始时的惊慌忙乱,到逐步掌握自护的动作要领,参与室内紧急避震,到能够有序、快速地向外撤离,经历了一次生命“磨砺”的过程。过程中还引发了“万一没能顺利逃生。该怎么办”的热议,整节课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生存技能,更让孩子们由衷地发出了“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坚守生命”的心声。
教学实践中,注重展望学生的生存需求,直面学生在真实生活中面临的恐慌、危险,让学生感悟生存的意义,训练生存的技能,这是让教与学回到教育的元基点。回归教育的本质,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温馨、灵性和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