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世英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人类社会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既是人类文明中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及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具体形态,既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中学教育作为人类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中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帮助他们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特点
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和文明两个概念构成的复合概念。这里的生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生态概念,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而是动物、植物和自然物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作为地球生命系统的一部分,本身就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和发展的产物,是活的有机体,需要不断地从生态环境中获取能量和养分,以保证自己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活动。因而,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文明是社会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水平和程度,是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程度和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2、生态文明的特点
(1)全面性。生态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对象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不能狭隘地只是从满足自身的需求出发,而是要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进化需要。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积极运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主动地维护好生态系统的发展进化。
(2)和谐性。生态文明注重人、环境、社会的相互关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在三者相互协调的情况下,在三个子系统各自内部协调的情况下共同发展。
(3)高效性。在各行业、部门间建立起协调、共同的网络化系统,使物质能源、信息在这个整体系统中得到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资源的利用途径和方式,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通过再生、转移、循环、转化等得到再利用。
(4)持续性。生态文明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对象,以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生为基础,以生态系统承载力为依据,以人类持续发展为总目标,因此,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1、我国环境状况
目前,人类面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壤荒漠化、大气污染、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十大生态环境问题。上述生态环境现状不仅给生态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而且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据估算,中国1986年环境污染损失之和为381.55亿元,占GNP的6.75%,到了1993年损失上升到1085.1亿元,占GNP的3.16%。1997年统计,仅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8%。这样巨大的数字使人类深刻认识到因为生态环境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呈不断上升的态势,环境保护的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分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主要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三是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监管不利。
2、我国中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状况
目前公布的一项中学生生态保护知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当代中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但在一些知识性、常识性的问题上还有所欠缺。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中学生已具有基本的生态保护意识。例如,94.2%的学生否认了“生态系统破坏后可以恢复,因此,不用过于担心发展会导致生态系统破坏”的说法。但对于“生物多样性包括什么”等较专业的知识,只有31.3%人做出了正确回答。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76.2%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人类对生态的影响下,生物的灭绝速度是自然速度的100倍以上,这说明绝大多数接受调查的中学生对当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破坏有了清醒的认识。部分中学生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已经初步具备了主动意识,70.5%的中学生表示,他们从来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也会主动劝告他人不购买这些制品;68.7%的中学生自己不吃野生动物,但不能阻止别人不吃,这说明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3、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组织的,而相对忽视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教育内容。当前,世界生态环境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培养现代人的生态伦理意识为前提。而中学教育作为人类发展的有效教育途径,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学生是我国社会倡导生态保护的生力军,就整体而言,中学生对生态保护的理解和认识并不深刻。对生态保护的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很肤浅,所以,要把生态道德教育列入中学德育的内容,使中学生受到系统全面的生态保护教育。
三、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措施
1、学校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内容。课堂是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也主要是在课堂内进行。可以通过各学科教学,一方面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环境科学与环境卫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其生态道德意识,通过课堂生态理论的学习,规范受教育者的生态行为。因此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培养中学生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和培养生态道德,让中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行为。
2、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现代科学的发展为我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科学基础。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保护地球环境,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要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认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从而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的包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交互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使传统道德观的内涵大大拓展,增添新的内容,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自觉维护后代人的发展权利。要使学生形成既要对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也要对后代、其他生命形式及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的道德观。
3、加强中学生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经济比较落后。虽然我国环境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属资源大国。但人均环境资源占有量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使中学生深刻地意识到在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中,人类起主导作用,负主要责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破坏生态环境就是自取灭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4、道德原则的增加
应使中学生遵循三个新的原则:所有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破坏、过上健康生活的权利,并承担子孙后代持续发展的责任;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每个人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不道德行为。不随地吐痰、不摘折花木、爱护小动物等道德行为习惯,以往都是从社会公德的角度提出的,而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中学生道德教育后,可使学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角度,进一步体会这些道德行为习惯的价值。
总之,学校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人、自然、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自然观,热爱和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培养一种与环境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简朴的生活方式;树立知行统一观,积极参与美化环境、促进环境良性发展的行动。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