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芳
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选择学习的自由度大大提高,按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介入,既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也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
在现代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是调动学生情绪的方法,也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之进入最佳思维状态。
1 精心安排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的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2 营造美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美感是人类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冲动,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也是处处存在着美。在学习过程中,这种由美而引发的冲动、注意、情感、兴趣,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成为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的驱动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赏心悦目的感觉,学习的动力也就提高了。美的气氛只靠教师的一张嘴是无法创造的,单凭课本中的文字也是无法创造的,这时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相信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一定会增加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顺利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运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采取“吸引教学法”时,坚持“以用为主,培养能力”的原则。例如《荷》专题的教学,让学生在网上寻找关于“荷”的相关资料,包括基本知识、图片、影视、诗歌及文学作品等,使学生在运用计算机完成这一部分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亲身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体会到探索、发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得到锻炼。当然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
4 教师大胆放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喜欢把每一部分内容都讲得过分细致。这种做法有4点弊端:1)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容易形成被动学习;2)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扩展,思想容易被框死;3)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难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些问题完全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来,然后放手给学生去寻找答案。在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个个都带着十足的好奇和疑惑,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再把他们的结论展示在多媒体上,通过学生的争抢发言,课堂气氛会变得十分活跃。
事实证明,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扎实的。同时,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得到充分的发挥,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 运用多媒体创设多种手段,及时巩固课堂知识
可以运用多媒体,利用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进行课文知识的检测。例如《荷》专题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听古诗的朗读;可以让学生读精美的文章;可以看图片说给同学听;可以把看到的美景用生动的语言写下来。运用多媒体的多种手段,既生动活泼又巩固知识,还培养学习兴趣。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多渠道、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掌握基础知识,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否则必将为社会所淘汰。
课堂教学是学好每一门课程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研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把多媒体适当地运用到每一节课中,并不断总结好的模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总之,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杨溪铺镇初级中学)